白洞噴發影響域時間流速與外界差異巨大)
置身於這片由白洞噴發塑造的、混亂與創造並存的奇異星域,萬一樂首先感受到的,是此地能量的極度“混雜”。
外界的宇宙空間中,能量雖也多樣,但總有其主導屬性與相對穩定的流轉規律,五行之力更是構築物質的基礎,清晰可辨。
但在這裡,一切都被打碎了,然後被白洞以暴力手段強行揉合在一起。
五行能量並非不存在,相反,它們異常活躍,卻如同被投入了宇宙級的攪拌機,彼此劇烈碰撞、融合、湮滅,其上更附著著各種因極端環境而產生的未知輻射、扭曲的時空波紋、乃至基本粒子衰變釋放的原始力量。這些能量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鍋沸騰的、屬性混沌的“能量濃湯”。
想要在此地單一地提取、駕馭某一種五行能量,其難度遠超在外界正常星空,幾乎不可能做到。
它們不再是溫順的工具,而是狂暴自然現象的一部分。
同樣受限的還有空間之力。
此地的空間結構本身就不完整,如同破碎後又勉強黏合的玻璃,布滿了看不見的裂痕與畸變點。
強行施展大範圍或精妙的空間技巧,極易引發連鎖反應,導致自身所在區域的空間徹底崩塌,被卷入更深層次的混亂之中。
萬一樂嘗試了幾次小範圍的空間挪移,都感覺險象環生,仿佛在刀尖上跳舞,不得不放棄依賴空間手段快速移動的想法。
唯一讓他感到些許慰藉與指引的,是那玄之又玄的願力。
在這片連時空都顯得支離破碎的域界,在他小心展開的感知邊緣,始終有一個方向,隱隱傳來一種純淨而堅韌的願力波動。
這願力並非磅礴無邊,卻如同黑暗暴風雨夜中遠方燈塔射出的一縷微光,穿透重重能量迷霧,為他指明了唯一可感知的“秩序”方向。
更讓他驚喜的是,當他靜心凝神,嘗試引導那一縷縷遙遠的願力時,它們竟真的跨越混亂星域,絲絲縷縷地彙聚而來。
這些願力帶著一種奇特的“安撫”與“修複”特性,如同溫潤的泉水,緩緩浸潤著他因穿越空間亂流和抵禦能量侵蝕而受創的身體與神魂。
那股附著在傷勢上的、屬於黑洞邊界混亂法則的滯澀與刺痛感,在這外來願力的滋養下,開始慢慢消褪。
他用了大概三天時間以自身生物鐘感知),小心翼翼地引導這遠方的願力療傷,不敢大肆吸收,以免引發不可測的連鎖反應。
傷勢大致穩定,雖未完全複原,但已不影響行動與感悟。
傷愈大半,前方那願力的源頭便成了他唯一的目標。
他無法借助混亂的五行遁法,也無法依賴破碎的空間穿梭,隻能依靠最本源的方式——飛行。
他周身願力微光流轉,宏願境的氣息內斂,化作一道幾乎難以察覺的流光,開始朝著願力感應的方向前進。
速度,在此地成為了需要精確控製的變量。s左右;二鍛,兩倍常人極限身體素質,速度在30s左右;三鍛,兩倍常人極限身體素質,速度在51s左右;四鍛,兩倍常人極限身體素質,速度在76s左右;五鍛,兩倍常人極限身體素質,速度在105s左右;六鍛,兩倍常人極限身體素質,速度在138s左右;七鍛,兩倍常人極限身體素質,速度在175s左右;八鍛,兩倍常人極限身體素質,速度在216s左右;九鍛,兩倍常人極限身體素質,速度在261s左右。s左右,九鍛後期,速度在310s左右,九鍛圓滿速度極限音速。s左右,圓滿時在100ks左右;星源境,掌控一源時,速度在101ks左右,五行圓融時速度在1000ks左右;星衍境後,速度在1001ks左右,圓滿恒星體係初成時速度在1萬ks左右;星命境後,速度在ks左右,圓滿時速度在10萬公裡秒左右≈13光速。
即慈航境界圓滿時,相比較於他的願力大道,星火大道因為對於鍛體的看重,速度更快,但也相差不多,而宏願境以後,他又經過一次洗禮,已經差不多)
以他宏願境的修為,若在外界正常星空,心念所至,光速亦非極限。
但在這裡,他的感知被嚴重壓縮,周圍遍布著能量聚合反應、突然爆發的恒星雛形、遊蕩的致密星雲團以及隱形的空間裂縫。
他必須將速度控製在遠低於極限的水平,如同一個凡人行走在雷區,需要時刻警惕,不斷規避風險。
他的旅程,變成了一場漫長而艱辛的“星際跋涉”。
他飛掠過剛剛由星雲塌縮點燃的原始恒星,目睹那藍白色的、劇烈燃燒的巨獸如何揮霍著自身的質量,向四周拋射著物質與能量;他繞過正在成形的行星係盤,看著塵埃與冰塊在引力作用下碰撞、聚合,或許在千萬年後會形成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