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海外公司盈利!跨國收益
三月二十一下午3點,林晚辦公室的落地窗前,春日金光如碎金般潑灑進來。整麵牆的智能調光玻璃切換成半透明模式,既能將江城cbd的車水馬龍儘收眼底,又不乾擾室內的高端會議——會議桌中央的全息投影裝置正懸浮著“晚星國際q1盈利報表”的三維數據圖,藍色數據流在空氣中蜿蜒流轉,每一個數字都清晰得仿佛觸手可及,細微的“嗡鳴”聲是粒子碰撞的回響。
林晚端坐於意大利定製的真皮辦公椅上,一身炭灰色真絲西裝剪裁利落,內搭同色係高領打底襯得脖頸修長,指尖那枚鉑金戒指在光線下泛著冷冽的光澤。她指尖輕觸啞光黑的觸控板,目光如炬,牢牢鎖定在投影數據的每一處波動上。
“林總,晚星國際第一季度盈利數據已整合完畢,現在為您全息彙報。”全息投影中,宋明身著筆挺的黑色西裝,背景是晚星國際倫敦總部的全景會議室,落地窗外泰晤士河的波光與遊船的汽笛聲隱約傳來,“首先是法國普羅旺斯的‘光之城堡’莊園:q1共承接高端私人租賃12單——其中沙特王室的阿勒瓦利德親王包場兩周,光是這一單就貢獻淨利潤1500萬;品牌商業拍攝3場,dior的春季高定大片就在薰衣草田取景;還有2場明星婚禮,新娘對莊園的18世紀酒窖和私人馬術場讚不絕口,已預定今年暑假的檔期。整體扣除運營成本後,淨利潤3000萬元,同比增長40。”
隨著他的話音,投影中浮現出莊園的實景畫麵:晨光中紫色的薰衣草浪濤、晚宴時水晶吊燈下的香檳塔、馬術場上純白駿馬揚起的鬃毛,每幀畫麵旁都標注著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營收明細。林晚微微頷首,想起月初在莊園度假時,那座文藝複興風格的城堡裡,管家為她定製的專屬下午茶——原來這份“放鬆地”的投入,早已悄然轉化為穩定的盈利引擎。
“其次是哈薩克斯坦的‘星辰油田’項目。”宋明的聲音帶著技術流的嚴謹,投影切換到油田的智能監控畫麵:穿著橙色工裝的工程師在數字化鑽井平台上操作,屏幕上“日產量1.2萬桶”“能耗降低22”的實時數據不斷跳動,“我們去年追加的德國進口智能開采設備已全部投入使用,開采效率提升40,同時通過與阿特勞煉油廠簽訂長期協議,原油銷售價格鎖定在85美元桶的高位。q1淨利潤60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最新儲油量勘探報告顯示,核心區塊可采儲量仍有1.2億桶,未來三年產量能保持穩定。”
林晚指尖在觸控板上快速滑動,調出油田的成本結構表:“設備維護成本比預算低5,很好。讓技術團隊牽頭,聯合西門子再優化一輪開采算法;同時讓法務部對接哈薩克斯坦能源部,爭取‘新能源配套開采’的稅收減免政策。”
“收到,林總!”宋明應聲,隨即切入第三板塊,“最後是海外股權投資:我們持有的特斯拉、微軟等科技巨頭分紅2000萬元,投資的歐洲‘綠能先鋒’基金到期贖回收益3000萬元,股權類合計淨利潤5000萬元。三項業務疊加,晚星國際q1總淨利潤1.4億元,已全額彙入您指定的離岸賬戶。”
全息投影上的“1.4億”數字瞬間放大三倍,藍色光暈如煙花般閃爍三下,視覺衝擊感十足。袁琳坐在一旁的沙發上,平板上的同步數據表格裡,紅色的“盈利”字樣格外醒目,她忍不住低聲驚歎:“海外業務的盈利增速,比國內板塊還猛。”
林晚卻未被數字衝昏頭腦,很快調出東南亞環保市場的熱力圖:“盈利隻是開始,我們要做的是‘可持續增值’。宋明,立刻執行‘利潤再投資計劃’:第一,將50利潤7000萬元)投入東南亞環保項目——聯合晚晴基金,在泰國清邁的退化林地種滿柚木和橡膠樹,同時在越南胡誌明市周邊建設10座小型光伏電站,既修複生態又解決當地村民的用電難題;第二,剩餘50作為流動資金,優先用於倫敦總部的人才梯隊建設,重點招聘環境科學和能源工程領域的博士,組建海外環保項目運營團隊和油田技術研發中心。”
宋明的記事本在全息投影的光線下泛著銀邊,他寫得飛快,連林晚補充的“光伏電站要適配當地220v電壓,配備多語言操作界麵”的細節都一一記下:“明白!東南亞的環保項目我們已與當地ngo‘綠色地球’達成初步合作,他們能提供本土化的勞工和苗木資源;倫敦的招聘也在對接劍橋、帝國理工的畢業生,預計下月就能完成核心團隊組建。”他抬起頭,語氣是毫不掩飾的敬佩,“林總,實不相瞞,當年羋女士林晚母親)管理晚星國際時,更偏向‘資產保值’,海外投資多集中在房地產和貴金屬,很少涉足環保這類長期回報的領域。但您現在的布局,既抓牢了莊園、油田這樣的‘現金牛’,又提前布局環保和新能源的‘未來賽道’,兼顧商業收益與社會價值,比羋女士更有遠見,格局也更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全息投影中,宋明的眼神真誠懇切,沒有半分諂媚。林晚知道,母親當年接手晚星國際時,恰逢海外資產動蕩期,“穩健”是迫不得已的選擇;而如今她手握千億資本,又有預知能力加持,自然要走出一條更具厚度的路。
“不是超越,是站在她的基石上再拓疆域。”林晚的聲音平靜卻有力量,“商業的終極意義從不是冰冷的利潤數字,而是對世界的正向改變。把盈利投入環保和扶貧,既能獲得當地政府的政策傾斜,又能培養未來的市場,這是‘公益+商業’的雙贏,比單純的資產增值更有生命力。”
宋明豁然開朗,立刻補充:“我懂了!東南亞的光伏電站可以和當地電力公司合作,未來拓展儲能業務時,我們就是‘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盈利模式會更立體!”
“正是這個思路。”林晚調出東南亞電力市場的缺口數據,“當地新能源滲透率不足5,我們先以公益建立信任,再逐步滲透商業領域,這步棋要走得又穩又遠。”
會議結束,全息投影如潮水般退去,辦公室恢複了靜謐。袁琳看著平板上的利潤數據和宏大的投資藍圖,由衷讚歎:“林總,現在晚星國際的海外版圖,既有莊園、油田這樣的‘印鈔機’,又有環保、新能源這樣的‘潛力航母’,未來的收益和社會影響力,想想都覺得震撼。”
林晚走到落地窗前,春日的暖陽將她的身影拉得很長。從繼承母親留下的海外資產,到親手調整布局、開拓新域,兩年時間,她讓“晚星國際”從一個“保守的資產包”蛻變成“多元的價值體”,更賦予了它溫暖的社會底色。
她知道,真正的跨國企業,不僅要在商業版圖上征服全球,更要在責任維度上連接世界。而她的海外征程,才剛剛翻開最具分量的篇章。
喜歡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請大家收藏:()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