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陳雪新劇本!再續爆款_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4章 陳雪新劇本!再續爆款(1 / 1)

第84章:陳雪新劇本!再續爆款

三月二十三下午2點,江城老城區的一棟百年洋房閣樓裡,陳雪工作室的木門被春日的暖風輕輕吹開,帶著街角梧桐樹新芽的清香。這間不足五十平米的空間,被陳雪打理得兼具文藝氣息與創作溫度——整麵牆的原木書架從地板頂到天花板,上麵整齊碼放著劇本手稿、影視理論書籍和采訪筆記,最上層擺著《逆光》的白玉蘭最佳編劇獎杯,獎杯旁放著一個泛黃的搪瓷杯,杯身上“電影廠編劇組”的字樣早已模糊;靠窗的型書桌上,攤著《追光》的最終版劇本,a4紙被翻得邊緣起卷,紅筆標注的人物情緒起伏線、藍筆修改的台詞、黑筆圈出的情節衝突點,密密麻麻織成一張創作的網;桌角的複古唱片機正轉動著黑膠唱片,舒緩的《卡農》鋼琴曲流淌在房間裡,與牆上掛著的《逆光》劇組合照相映成趣——照片裡,陳雪和蘇曉舉著票房破30億的紀念牌,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

林晚坐在書桌旁的米色單人沙發上,右手食指輕輕抵著下巴,左手捧著《追光》劇本的後半部分,目光專注地停留在“發布會對峙”的章節。她今天穿了一身米白色的針織套裝,上衣是圓領設計,袖口有精致的珍珠扣,下裝是直筒闊腿褲,外麵搭了件淺灰色的羊絨開衫,柔軟的麵料襯得她氣質溫和;長發鬆鬆地挽成一個低髻,用一支木質簪子固定,露出纖細的脖頸和耳垂上的碎鑽耳釘,整個人褪去了投資人的淩厲,多了幾分與朋友相處時的鬆弛。

袁琳站在沙發後側的落地燈旁,手裡捧著一個文件夾,裡麵裝著《逆光》的完整數據報告——a3紙大小的報表上,“總票房32.6億”“場均人次38”“豆瓣評分8.2”的核心數據被紅筆圈出,旁邊附著分賬明細:製片方分賬11.5億,發行方分賬4.8億,院線分賬16.3億;還有一頁是觀眾畫像分析,2535歲的白領占比62,女性觀眾占比58,“現實題材”“職場共鳴”“演技在線”是評論區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袁琳時不時低頭看一眼報表,又抬頭看看林晚的表情,眼裡滿是期待。

“翻到最後一頁了?”陳雪坐在林晚對麵的藤編搖椅上,手裡緊緊捏著一個印著“《逆光》劇組限定”的馬克杯——杯身上還沾著一點咖啡漬,顯然是常用的物件。她今天穿了件藍色格子襯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的皮質手鏈,頭發隨意地紮成丸子頭,額前的碎發垂下來,遮住了些許緊張的眼神。“《追光》跟《逆光》不一樣,《逆光》講的是職場女性的生存困境,更偏向個人成長;但《追光》是群像戲,三個來自底層的年輕人——農村出身的女主蘇蔓、北漂攝影師阿哲、富二代轉行者林溪,在新媒體行業裡摸爬滾打,一邊要應對流量至上的行業規則,一邊要堅守新聞真相的初心,最後聯手揭露了一個‘數據造假’的行業黑幕。”

陳雪說著,身體微微前傾,語速不自覺地加快:“我改了八稿,前兩稿把阿哲寫成了工具人,被影視公司的朋友罵‘浪費人設’;第四稿結局太悲觀,蘇蔓最後放棄了新聞理想,你之前說‘現實題材要有光’,我又推翻重寫;直到第八稿,才定下‘發布會撕報告’的結局——蘇蔓拿著證據,當著所有媒體的麵,撕掉了造假的流量數據報告,說‘我們追的不是點擊量,是藏在數據背後的人’。”

林晚終於抬起頭,眼底帶著掩飾不住的亮意,她把劇本翻到第127頁,指著那段台詞說:“就是這裡,寫得太有力量了。尤其是蘇蔓撕報告時的細節——‘指甲嵌進紙頁裡,指節發白,卻沒有一絲猶豫’,還有她眼神的描寫‘不是憤怒,是一種清醒的堅定’,能讓觀眾瞬間共情。”她頓了頓,翻到人物設定頁,指尖點在“蘇蔓”的名字上,“這個角色的成長線比《逆光》的女主更紮實:從一開始為了留在大城市,被迫寫標題黨文章,晚上躲在出租屋裡哭;到後來發現數據造假的黑幕,害怕被報複卻又無法袖手旁觀;最後在阿哲和林溪的支持下站出來——每一步轉變都有邏輯支撐,不突兀。”

提到角色,陳雪的眼睛立刻亮了:“我寫蘇蔓的時候,腦子裡全是蘇曉的樣子!上次《逆光》裡,蘇曉演的女記者在暴雨裡追新聞源,摔在泥水裡還緊緊攥著錄音筆的鏡頭,我到現在都記得。這次蘇蔓的隱忍和爆發,跟她的戲路完全契合。我上周把劇本發給她,她淩晨兩點給我發微信,說‘陳姐,蘇蔓的痛我懂’,還說為了這個角色,她願意推掉兩個偶像劇邀約,提前一個月去新媒體公司實習,體驗生活。”

林晚聞言笑了笑,想起去年《逆光》上映時,蘇曉還是個小透明,靠著女二號的角色出圈;現在已經能接到偶像劇女一號的邀約,卻願意為了陳雪的劇本推掉流量資源,可見劇本的吸引力。“蘇曉的眼神裡有股韌勁,跟蘇蔓很像。讓她主演,票房至少有了一半保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這時,工作室的木門被“咚咚”敲響,緊接著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華影影視的老板張遠帶著製片人王姐匆匆走進來。張遠穿著一身量身定製的黑色西裝,領口係著紅色領帶——顯然是特意打扮過,手裡提著一個棕色公文包,額頭上沾著細密的汗珠,臉上卻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林總,陳老師,實在對不住,來晚了!剛才在公司樓下被三家投資方堵了,都聽說陳老師要開新劇本,搶著要參投,我好說歹說才脫身!”

王姐跟在後麵,手裡拿著一個平板電腦,上麵顯示著《追光》的初步預算表。她笑著補充:“張總一路上都在催司機,說‘要是趕不上跟林總談投資,今年的重點項目就黃了’。”

張遠快步走到書桌旁,拿起攤在桌上的《追光》劇本,翻到自己標記過的第89頁——“蘇蔓潛入數據公司偷證據”的章節,語氣篤定:“不瞞你們說,我上周就托王姐拿到了初稿,連夜看完,淩晨三點給陳老師發消息,說‘華影必須拿下聯合出品權’!《逆光》上映時,我就後悔沒參投,看著它從3000萬投資賣到32億票房,腸子都悔青了;這次《追光》,說什麼也不能再錯過了!”

林晚放下劇本,身體微微後靠在沙發上,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專業:“《追光》的總投資初步定在1.6億,我這邊出5000萬,占30的投資份額。我的要求有三個:第一,全程參與劇本打磨,晚星資本的文學策劃團隊會配合陳老師,補充新媒體行業的專業細節;第二,選角權要握在我們手裡,除了蘇曉主演,其他主要角色必須通過試鏡確定,不接受帶資進組;第三,後期宣發由晚星資本對接,我們有合作的短視頻平台和影評人資源,可以提前預熱話題。”

張遠一聽,立刻拍著大腿答應:“沒問題!這三個要求太合理了!上次《逆光》就是林總您把關選角,拒絕了兩個帶資進組的流量明星,才保證了演技質量;宣發方麵更不用說,《逆光》的‘職場共鳴’話題能刷爆微博,全靠您團隊的精準策劃。有您投資,我們華影絕對放心!”

他示意王姐打開平板電腦,指著預算表說:“我們華影出3000萬,負責院線發行——您放心,我們跟全國80的院線都有長期合作,萬達、大地、金逸這些頭部院線,都承諾給《追光》至少35的排片率;另外,我們還能對接iax廳資源,重點城市的首映禮可以放在iax影院,提升觀影體驗。剩下的8000萬投資份額,我估計今天就能被搶光,畢竟‘林晚投資+陳雪劇本+蘇曉主演’的組合,現在就是圈子裡的‘票房保險’!”

陳雪坐在搖椅上,看著兩人敲定投資細節,心裡懸了半個月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她想起一年前寫《逆光》時的窘迫——當時她剛從電影廠離職,手裡隻有一個粗糙的劇本大綱,跑了十幾家影視公司,不是被拒絕就是要求改得“更狗血”。直到在一次編劇聚會上遇到林晚,林晚看完大綱後,隻說了一句話:“這個故事有溫度,我投3000萬,你按自己的想法寫。”正是這份信任,讓她寫出了《逆光》,拿到了白玉蘭獎。

“林晚,張總,”陳雪深吸一口氣,語氣裡滿是激動,“這次《追光》我真的花了很多心思,為了寫數據造假的情節,我采訪了五個新媒體公司的運營總監,還跟著暗訪記者跑了半個月;蘇曉為了角色,願意去新媒體公司實習;再加上你們的投資和發行資源,我敢保證,《追光》的票房肯定能破40億,口碑比《逆光》還好!”

林晚看著陳雪泛紅的眼眶,心裡也泛起暖意。她知道,對編劇來說,最珍貴的不是投資金額,而是對創作的尊重。“我相信你。從《逆光》到《追光》,你沒有停留在舒適區,而是不斷挖掘現實題材的深度,這才是好編劇的核心競爭力。後期要是需要行業顧問,我可以聯係字節、騰訊的新媒體負責人,給你提供專業支持。”

張遠也跟著附和:“沒錯!陳老師要是需要采訪素材,我們華影可以幫忙對接——我們有個合作的紀錄片團隊,剛拍了一部《新媒體浪潮》,裡麵有很多行業內幕,可以給你做參考。上次《逆光》裡的互聯網公司細節,不就是我們找了十個高管做顧問嗎?這次肯定更專業!”

袁琳適時從文件夾裡拿出一份打印好的投資意向書,遞到張遠麵前:“張總,這是我們擬定的投資意向書,裡麵明確了投資金額、權益分配、違約責任等條款,您可以過目。如果沒問題,我們下周就能簽訂正式合同,啟動項目籌備——文學策劃團隊已經準備好了,明天就可以過來和陳老師對接。”

張遠接過意向書,快速瀏覽了一遍,連連點頭:“條款寫得非常清晰,比我們之前合作的投資方專業多了。尤其是‘票房分賬優先保障製作方’的條款,太貼心了!我今天回去就簽字蓋章,下周一一早就讓法務部過來簽正式合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抬起頭,看著林晚,眼神裡滿是敬佩:“說真的林總,現在圈子裡都傳‘跟著林晚投項目,穩賺不賠’。您數數看,從星辰科技上市翻十倍,到新能科技的充電樁賣斷貨,再到《逆光》的32億票房,您投資的每個項目都成了爆款。不是我說,您這眼光,真是娛樂圈和商圈雙料第一!”

林晚聞言笑了笑,沒有居功:“不是我眼光好,是陳老師的劇本有力量,雲裳的企業有潛力,蘇曉的演技有質感。投資的本質,從來不是賭運氣,而是識彆人、信任人——找到真正有才華、肯堅持的人,再給他們資源支持,自然能做出好項目。”

陳雪聽到這話,再也忍不住,站起來走到林晚身邊,輕輕抱了抱她:“謝謝你,林晚。每次我覺得撐不下去的時候,你都在。”

林晚拍了拍她的背,輕聲說:“我們是朋友,不是嗎?”

下午4點,張遠和王姐帶著投資意向書離開後,工作室裡隻剩下林晚、陳雪和袁琳。唱片機裡的《卡農》結束了,自動切換到一首舒緩的鋼琴曲,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劇本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陳雪重新坐回搖椅上,拿起《追光》的劇本,輕輕撫摸著封麵上“追光”兩個字——這是她親手寫的毛筆字,筆鋒裡藏著對新聞理想的敬意。

“真希望快點開機,”陳雪輕聲說,“我已經能想象到蘇蔓站在發布會上,撕毀假報告的樣子了。”

“快了,”林晚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春日的暖風湧進來,帶著花香,“從籌備到開機最多兩個月,選角、搭景、劇本圍讀,一步步來。夏天拍完,秋天上映,正好趕上國慶檔,那時候觀眾的觀影熱情高,票房肯定能再創新高。”

袁琳拿著手機走進來,臉上帶著興奮的笑容:“林總,陳老師,剛收到消息,《追光》要啟動的消息已經在影視行業群裡傳開了,有三家影視公司——檸萌、新麗、耀客,都聯係我們,想搶剩下的投資份額;還有五個一線男演員的團隊發來簡曆,想爭取男一號阿哲的角色,其中包括去年拿金雞獎的李然!”

陳雪驚訝地抬起頭:“李然也願意來試鏡?他現在可是頂流啊!”

“當然願意,”林晚笑著說,“現在圈子裡都知道,你的劇本能拿獎,我的投資能賣座,誰不想來分一杯羹?不過還是要試鏡,阿哲這個角色需要能演出身世的自卑和理想的堅定,光有流量不行。”

陳雪用力點頭:“對!試鏡一定要嚴格,不能砸了《追光》的招牌。”

夕陽西下時,林晚準備離開。陳雪送她到洋房門口,手裡拿著一本厚厚的采訪筆記:“這是我采訪新媒體人的記錄,裡麵有很多真實故事,下次文學策劃團隊來的時候,可以一起參考。”

林晚接過筆記,封麵是陳雪手寫的“追光·真實故事集”,紙頁邊緣已經有些磨損。“好,我讓團隊認真看。有任何需要,隨時給我打電話。”

坐進車裡,林晚拿出手機,給蘇曉發了一條微信:“《追光》下周簽合同,蘇蔓這個角色是你的了。要不要提前進組體驗生活?我可以聯係‘澎湃新聞’的新媒體團隊,讓你跟著跑幾天采訪。”

不到一分鐘,蘇曉的回複就彈了出來,還附帶了一個激動的表情包:“太謝謝林總了!我明天就把偶像劇的邀約推掉,隨時可以去體驗生活!陳姐的劇本寫得太好了,我一定要演好蘇蔓!”

林晚看著手機屏幕,嘴角揚起一抹淺笑。車窗外,春日的餘暉灑在老城區的街道上,給紅磚牆鍍上了一層暖金色。她想起一年前《逆光》首映禮上,陳雪緊張得手抖,蘇曉站在角落裡

喜歡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請大家收藏:()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哥們,正經搞玄學!真沒勾引你們 80年替考北大後我成了學術妲己 朝桉不馴,祁總難招架 全球首富從養獸人開始 EVE:星海傳說 末世,說好的炮灰怎麼成團寵了 末世重生:囤貨為了提前養老 南滄傳:誤入獸世,撩動萬獸獸魂 奇觀無限升級,我有世界級奇觀! 地脈覺醒我靠殘卷種田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