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晚晴基金鄉村學校!教育扶貧
四月十一上午10點,湘西武陵山脈深處的望溪村,正被春日的陽光揉成一塊溫熱的琥珀。蜿蜒的青石板路從村口的老槐樹延伸至山腰,路麵被幾代人的腳印磨得光滑,縫隙裡冒出幾簇嫩綠色的車前草;路兩旁的毛竹挺拔如劍,翠綠的竹葉被山風一吹,發出“沙沙”的輕響,像是在哼一首古老的山歌。
山腰上的望溪晚晴希望小學,是晚晴基金捐建的首批鄉村學校之一,嶄新的三層教學樓在黛色青山的映襯下,像一顆落進綠海裡的明珠——米白色的外牆貼著淺灰色啞光瓷磚,陽光照上去不刺眼卻顯亮堂;藍色的鋁合金窗戶鑲著雙層鋼化玻璃,窗框邊緣用銀灰色膠條密封,能牢牢擋住山裡的寒風;屋頂平鋪著深藍色的太陽能板,在陽光下泛著細密的銀輝,與不遠處幾間牆皮斑駁、屋頂蓋著茅草的舊土坯房形成刺眼卻溫暖的對比。
教學樓前的水泥空地上,早已被人群填得滿滿當當。村民們大多穿著過年才舍得穿的衣裳:大爺們裹著藏青色的舊棉襖,袖口磨出了毛邊卻洗得乾淨;大娘們穿著碎花襯衫,頭發用發網攏得整齊,手裡提著竹籃,裡麵裝著自家種的蜜橘、曬好的核桃,還有剛蒸的糯米粑粑;三十多個孩子穿著統一的天藍色校服,胸前印著“晚晴希望小學”的白色宋體字,背後是小小的白鴿ogo,嶄新的藍色雙肩包上還掛著卡通掛件,他們排著歪歪扭扭的隊伍,小臉蛋紅撲撲的,時不時踮起腳尖望向村口,眼睛裡滿是亮晶晶的期待。
臨時搭建的主席台上,鋪著紅色的絨布,背後的紅色背景牆用金粉寫著“望溪晚晴希望小學開學暨剪彩儀式”,字的兩側貼著剪紙窗花,是村裡的老藝人連夜剪的“喜鵲登梅”;台邊掛著兩串紅彤彤的鞭炮,炮仗上的紅紙屑被風一吹,輕輕落在孩子們的肩頭。
老校長王建國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藏藍色中山裝,領口扣得嚴嚴實實,手裡攥著疊得整齊的發言稿,指腹反複摩挲著泛黃的紙邊——這篇稿子他改了五遍,從初稿的緊張到定稿的從容,每一個字都浸著激動。他身後的三位老師,也都換上了新衣裳:教語文的李老師穿了件淺粉色襯衫,教數學的張老師難得係了領帶,教美術的年輕女老師紮了個高馬尾,幾人時不時彎腰整理孩子們的衣領,低聲叮囑:“等會兒林姐姐來了,要大聲問好,知道嗎?”
“來了來了!林總來了!”村口傳來村民李大叔的吆喝聲,他扛著鋤頭剛從田裡趕回來,褲腳還沾著泥。人群瞬間騷動起來,孩子們踮著腳往前擠,村民們也紛紛伸長脖子,目光齊刷刷投向村口。
隻見一輛白色的越野車緩緩駛上石板路,車輪碾過石板發出“咕嚕咕嚕”的輕響,在教學樓前穩穩停下。車門打開,林晚先探出頭,她穿著一襲淺藍色棉麻連衣裙,裙擺上用銀線繡著細小的雛菊圖案,走動時雛菊像在風裡輕輕搖晃;頭上戴著一頂草編遮陽帽,帽簷下的碎發被風吹到耳後,露出白皙的臉頰,平日裡商場上的淩厲被柔和取代,眼神裡滿是親和。她身邊跟著晚晴基金的兩名工作人員,手裡各提著兩個印著白鴿ogo的紙箱,裡麵裝滿了書包、文具和繪本。
“林總,辛苦您了!”王校長快步迎上前,雙手緊緊握住林晚的手,他的手掌粗糙堅硬,布滿了常年握粉筆、修校舍留下的老繭,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您看這新學校,亮堂得很!比我做夢都不敢想的還要好啊!”
林晚笑著回握他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粗糙的皮膚傳過來,讓王校長緊繃的神經放鬆了些。她的目光掃過嶄新的教學樓,又落在孩子們身上,語氣輕快:“王校長,這是晚晴基金和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看到孩子們能在這麼好的環境裡讀書,比談成任何一筆投資都讓我開心。”她轉頭看向排隊的孩子們,摘下遮陽帽揮了揮,“小朋友們,早上好呀!”
“林姐姐好!”三十多個孩子異口同聲地喊起來,聲音清脆得像山澗的泉水,在山穀裡回蕩。幾個膽子大的小男孩還調皮地敬了個不標準的隊禮,紮羊角辮的小女孩則害羞地揪著衣角,卻偷偷抬眼打量林晚,眼裡滿是好奇。村民們被孩子們的樣子逗笑了,笑聲混著山風,格外熱鬨。
上午10點18分,村支書李大爺拿起話筒,清了清嗓子,聲音帶著山裡人的淳樸和激動:“今天!是咱們望溪村祖祖輩輩都該記著的大日子!以前咱們娃上學,要走兩小時山路,擠在漏風的土坯房裡,黑板掉渣、桌椅歪腿;現在!多虧了晚晴基金,多虧了林總,給咱們建了這麼好的教學樓,還有城裡娃才有的新設備!以後咱們望溪村的娃,也能好好讀書,有出息了!”
話音剛落,台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大爺大媽們用力拍著手,手掌都拍紅了;幾個年長的村民抹了抹眼角——他們這輩子沒讀過書,最大的心願就是娃能走出大山,如今新學校建起來了,心願總算有了盼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晚接過話筒,指尖輕輕碰了碰微涼的金屬外殼,目光緩緩掃過台下的孩子和村民,語氣溫柔卻透著堅定:“望溪村的鄉親們,老師們,還有可愛的孩子們,今天望溪晚晴希望小學正式開學了,這不是結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晚晴基金不僅建了教學樓,還為每間教室配備了智能教學屏、vr探索設備,還有裝滿繪本的書架——我們想讓山裡的孩子,不用走出大山,就能看到北京的故宮、上海的外灘,能聽到名師講課,能通過知識打開眼界,改變自己的命運。”
她的話剛說完,兩名工作人員就推開了一樓一年級教室的木門。“哇——”孩子們瞬間發出一陣驚歎,像一群好奇的小麻雀,爭先恐後地湧了進去,腳步踩在光滑的水泥地上,發出“噠噠”的聲響。
教室裡的景象讓孩子們挪不開眼:淡藍色的可調節桌椅整齊排列,桌腿上有旋鈕,能隨著身高升高降低;前方的黑板換成了86寸的觸控教學屏,屏幕上正播放著卡通版的拚音教學視頻,穿著紅衣服的小恐龍蹦蹦跳跳地教“a、o、e”,還會發出清脆的讀音;教室後排的原木色書架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書籍——有帶插畫的《安徒生童話》,有講宇宙奧秘的《十萬個為什麼》,還有幾本封麵印著宇航員的科普繪本;書架旁的桌子上,放著四台銀色的vr眼鏡,鏡腿上貼著彩色貼紙,旁邊的牌子上用童體字寫著“天文探索專用”。
“老師!這個屏幕會動!”紮羊角辮的小女孩叫妞妞,她小心翼翼地伸出胖乎乎的手指,輕輕碰了碰屏幕上跳動的小恐龍,屏幕立刻彈出“a”的發音,嚇得她往後縮了縮,隨即又興奮地笑起來,轉頭朝林晚揮手,“林姐姐!它會說話!太神奇了!”
“這是智能互動教學屏,”林晚走到妞妞身邊,蹲下身幫她理了理歪掉的衣領,笑著解釋,“裡麵存了全國名師的講課視頻,還有動畫版的課本,以後李老師上課的時候,會用它教大家學拚音、認漢字,還能看外麵世界的風景呢。”她拿起一副vr眼鏡,走到穿灰色校服的小男孩身邊——他叫小明,是村裡最調皮的孩子,此刻正盯著vr眼鏡挪不開眼。林晚幫他調整好頭帶,輕輕按下開機鍵:“試試這個,能看到月亮上的環形山,還有會發光的星星哦。”
小明屏住呼吸,戴上眼鏡的瞬間,眼睛猛地瞪得大大的,嘴裡發出“哇——”的長音,小手緊緊攥著拳頭:“我看到月亮了!好大!上麵有坑坑窪窪的!還有星星!離我好近啊!”他摘下眼鏡,拉著身邊的小夥伴,激動得跳起來,“快試試!真的能摸到星星!”
教室裡頓時炸開了鍋,孩子們圍著教學屏和vr眼鏡,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有的踮腳看視頻,有的好奇地摸vr眼鏡,還有的跑到書架前,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繪本,坐在地上翻看起來。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落在孩子們興奮的小臉上,睫毛上仿佛沾了細碎的金粉,連空氣裡都飄著歡喜的味道。
王校長站在教室門口,看著這一幕,眼眶不知不覺紅了。他教書三十年,最開始在土坯房裡上課,用的是墨汁刷的木板當黑板,寫不了幾個字就掉渣;後來學校勉強翻修,卻還是漏風漏雨,冬天孩子們凍得手都握不住筆。如今看著嶄新的設備和孩子們的笑臉,他悄悄抹了把眼淚,心裡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好好教這些娃,不辜負林總和晚晴基金的心意。
剪彩儀式結束後,林晚跟著孩子們走進教室,坐在最後一排的空位上,聽李老師上了一堂《小公雞和小鴨子》的語文課。李老師用觸控屏調出動畫課件,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形象活靈活現,孩子們看得聚精會神,當看到小鴨子救小公雞時,幾個心軟的小女孩偷偷用手背抹了抹眼睛。課後,孩子們湧到林晚身邊,把自己提前畫好的畫遞過來——有的畫了紅牆藍窗的新學校,煙囪裡冒著粉色的煙;有的畫了會說話的教學屏,屏幕上有卡通小人;還有的畫了牽著林晚手的小女孩,旁邊歪歪扭扭地寫著“謝謝林姐姐”,字跡雖然稚嫩,卻一筆一劃寫得認真。
“林姐姐,我們一定會好好讀書的!”妞妞仰著小臉,辮子上的粉色蝴蝶結輕輕晃動,眼裡滿是認真,“等我長大了,要當像李老師一樣的老師,回來教望溪村的小朋友。”
“我要當科學家!”小明舉著自己畫的vr眼鏡,大聲說,“研究更厲害的眼鏡,讓大家能看到火星!”
“我要當醫生,給村裡的爺爺奶奶看病!”一個紮著馬尾的小女孩小聲說,聲音雖輕,卻透著堅定。
林晚接過孩子們的畫,一張張小心翼翼地疊好,放進隨身的帆布包裡。這些畫紙有的是舊作業本裁的,有的邊緣有些卷角,卻承載著孩子們最純粹的夢想。她摸了摸妞妞的頭,又拍了拍小明的肩膀,語氣真誠:“孩子們,知識是你們走出大山最好的武器,也是實現夢想的階梯。隻要你們肯努力,肯堅持,將來一定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加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村民們見林晚和孩子們聊得熱絡,紛紛把竹籃裡的東西往她手裡塞。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娘拉著林晚的手,絮絮叨叨地說:“林總啊,俺們沒啥能報答你的,這蜜橘是俺家樹上結的,甜得很,你嘗嘗。以前俺家孫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走山路,冬天凍得腳生凍瘡,現在學校就在家門口,還能用上這麼好的東西,俺們心裡都記著你的好啊!”
林晚笑著接過老大娘遞來的蜜橘,橘子皮上還帶著新鮮的果香。她剝開一個,掰了一瓣放進嘴裡,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開,帶著陽光的味道:“大娘,您太客氣了。晚晴基金會定期派工作人員來學校,補充新書和設備,還會組織城裡的老師來支教,保證孩子們能一直有好的學習條件。”她轉頭對王校長說,“王校長,後續設備的維護和課程的對接,我們的團隊會和您保持聯係,有任何問題隨時找我們。”
“哎!好!好!”王校長連連點頭,臉上的笑容從未停下。
離開望溪村時,夕陽已經西斜,將教學樓的影子拉得很長,一直延伸到山腳下。孩子們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下,揮著小手大聲喊:“林姐姐再見!下次還來!”聲音在山穀裡回蕩,一遍又一遍。林晚坐在車上,搖下車窗揮手回應,直到孩子們的身影變成小小的藍點,才慢慢關上窗戶。
她從包裡拿出孩子們畫的畫,一張張翻看,嘴角不自覺地揚起。畫裡的太陽是彩色的,雲朵是做的,新學校亮得像星星,每一張都透著對未來的憧憬。她想起晚晴基金成立時,自己在發布會上說的“教育是根本,教師是關鍵”,此刻,這顆名為“希望”的教育種子,已經在望溪村的土地上紮下了根。
手機輕輕震動,彈出晚晴基金的工作彙報,上麵用加粗字體寫著:“首批10所晚晴希望小學均已順利開學,覆蓋湘西、貴州、雲南等5省貧困地區,受益學生共計1200人,智能教學設備、圖書及生活用品已全部調試配送完畢,後續支教計劃已對接3所師範院校。”林晚回複了“重點跟進設備維護和支教落地,確保實效”,然後放下手機,望向窗外的青山。
車窗外,晚霞將天空染成橘紅色,山風吹過竹林,發出溫柔的聲響。林晚知道,一座學校的建成隻是教育扶貧路上的一小步,未來還有更多的山村需要幫助,更多的孩子需要照亮。但隻要能讓山裡的孩子多一分接觸世界的機會,多一分改變命運的可能,這份堅持就有意義。
晚晴基金的光,不僅照亮了望溪村的教室,更照亮了孩子們眼裡的未來。而她,會帶著這份“讓善意燎原”的初心,讓更多嶄新的教學樓在大山裡拔地而起,讓更多像妞妞、小明一樣的孩子,能在知識的海洋裡,揚起夢想的風帆,駛向更廣闊的遠方。
喜歡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請大家收藏:()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