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星辰獲國際發明獎,總統接見
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心的大廳裡,水晶燈的光像碎金子似的灑下來,落在紅毯上,映得各國代表的皮鞋、高跟鞋都泛著亮。林晚站在角落,手裡攥著本星辰科技的光伏項目手冊,封麵是深藍色的,上麵印著“柔性光伏板——為非洲草原而生”,指尖不自覺地蹭過那行字,粗糙的紙質磨得指腹有點癢——這手冊裡夾著的可不止參數表,還有去年沙塵暴後,瑪麗嬸子用土話寫的“光伏板沒壞”的便簽,字歪歪扭扭的,卻比任何檢測報告都讓她安心。
“接下來,要頒發的是‘全球青少年創新獎’!”主持人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大廳,原本嗡嗡的議論聲瞬間靜了下來,聚光燈“唰”地一下打在林晚身上,暖黃的光裹著她,讓她下意識地攥緊了手冊。“獲獎的是——來自中國的星辰科技!”
掌聲一下子炸了開來,林晚深吸一口氣,提著白色西裝的裙擺往領獎台走。高跟鞋踩在紅毯上,“嗒嗒”的聲音自己都能聽得清清楚楚,走到台中央時,手心已經沁了薄汗。頒獎嘉賓是位頭發花白的老科學家,把鍍金獎杯遞過來時,她指尖碰到冰涼的金屬,還能摸到杯身上刻的“科技賦能可持續發展”的紋路,心裡突然就軟了——這獎杯哪是給她一個人的,是給非洲草原上那些幫著抬光伏板、守電站的人,是給娜拉那些盼著“晚上能看書”的孩子。
“謝謝評委,更要謝謝肯尼亞草原上的每一位朋友。”林晚握著話筒,目光下意識地往台下掃,很快就找到了肯尼亞代表團的位置——為首的是上次一起守電站的代表,正對著她使勁揮手。“我們這款柔性光伏板,不是在實驗室裡悶頭‘想’出來的,是跟著瑪麗嬸子、娜拉他們一起在草原上‘試’出來的。”
她頓了頓,想起去年春天那場沙塵暴,當時剛裝好在光伏小學屋頂的板,所有人都捏著汗,生怕第二天變成碎片。結果一早去看,風把茅草屋的頂都掀了點,那幾塊藍色的板卻牢牢貼在屋頂上,連個裂縫都沒有,還照樣能給孩子們的平板充電。“第一次裝板的時候,草原上刮沙塵暴,我們蹲在村裡的土坡上,看著漫天黃沙,心想‘完了’。結果第二天一早跑去看,光伏板居然沒被吹跑,還能發電——從那天起我們就知道,這才是非洲真正需要的科技,不是多先進的參數,是能扛住風沙、能真正用在日子裡的東西。”
台下的掌聲更響了,肯尼亞代表直接站起來,舉著手裡的手冊晃了晃,嘴裡喊著“好!”,雖然聲音不大,卻讓林晚鼻子一酸。她想起上次在肯尼亞電站,這位代表跟著老村長一起,蹲在光伏板旁邊看娜拉充電,當時他摸著板說“這東西能改變我們的農村”,現在,這話真的應驗了。
頒獎禮結束的第二天,林晚剛回到酒店,手機就響了,是肯尼亞總統府發來的邀請函——總統盧奧要親自接見她,還特意備注“想請您去看看新的‘光伏+灌溉’項目,孩子們也等著見您”。
坐了十多個小時的飛機,林晚走出內羅畢機場時,老遠就看見張隊和瑪麗嬸子站在出口。張隊還是那身深色衝鋒衣,瑪麗卻穿了件嶄新的花布裙,紅底黃花的,襯得她黑裡透紅的臉格外精神。她手裡捧著個藤編籃子,裡麵裝滿了黃澄澄的芒果,還帶著新鮮的果香,一看見林晚就快步走過來,把籃子往她手裡塞:“林晚阿姨!這是村裡剛摘的芒果,甜得很!總統特意交代,讓我們先帶你回村看看,娜拉他們從早上就守在村口,說要給你送禮物呢!”
車子往村裡開,窗外的非洲草原還是老樣子,遠處的金合歡樹歪歪地站著,風一吹,草浪就跟著晃。但跟去年不一樣的是,草原上多了不少藍色的“小點”——那是新鋪的柔性光伏板,有的鋪在光伏小學的屋頂上,像給房子蓋了層藍色的毯子;有的貼在村民的茅草屋牆上,連窗戶旁邊都鋪了一小塊,能給手機充電;還有的鋪在農田旁邊,連著銀色的抽水機,機器轉起來,清水就順著水管流進玉米地。
“你看那邊!”瑪麗指著遠處的農田,聲音裡滿是驕傲,“以前天旱的時候,我們得走十公裡去河邊挑水,玉米長得比孩子還矮,收的糧食夠吃半年就不錯了。現在有了光伏抽水機,太陽一曬就有電,機器天天轉,玉米長得比去年高一半,今年肯定能存下糧食,孩子們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林晚順著她指的方向看,果然看見幾台抽水機正在工作,幾個村民正拿著水管給玉米澆水,臉上笑盈盈的。車子剛到村口,就聽見一陣歡快的叫喊聲,娜拉第一個跑過來,小短腿噔噔地邁著,懷裡緊緊抱著個卷起來的蠟筆畫。她跑到車旁邊,仰著小臉,把畫遞過來:“林晚阿姨!這是我給你畫的禮物,祝你拿獎!你看,這裡麵有草原,有光伏板,還有你和瑪麗嬸子,我們都在裡麵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晚趕緊下車蹲下來,接過畫展開——紙上畫著滿草原的光伏板,每個板上都畫了個小太陽,閃著五顏六色的光;光伏板旁邊站著幾個小人,有紮羊角辮的娜拉,有穿花布裙的瑪麗,還有個長頭發的,娜拉說“這是林晚阿姨”。畫的最下麵,還用拚音寫著“謝謝林晚阿姨,我們有光了”。
“畫得真好看!”林晚摸了摸娜拉的頭,指尖碰到孩子軟軟的頭發,心裡暖暖的,“阿姨把它帶回中國,掛在辦公室裡,天天都能看見好不好?”
娜拉使勁點頭,眼睛亮得像星星,後麵跟著的幾個孩子也圍過來,有的給林晚遞野果子,有的給她看自己在光伏小學寫的作業,作業本上的字工工整整的,娜拉說“這是用光伏板充的電,在電燈下寫的,比煤油燈亮多了,眼睛不疼”。
下午三點,總統府的黑色轎車準時到了村口。盧奧總統穿著一身深色西裝,沒帶多少隨從,就跟著兩個工作人員。他下車的時候,老村長帶著村民們早就站在村口等著,看見總統,大家都笑著打招呼。盧奧總統走到林晚麵前,伸手握住她的手,力道很足,掌心的溫度傳過來,特彆實在:“林女士,歡迎你!我早就想跟你見麵了,你們的光伏板,不光讓我們的草原亮了起來,更讓孩子們的眼睛亮了起來,讓我們的日子有了盼頭!”
總統辦公室不算大,牆上掛著一張巨大的肯尼亞地圖,地圖上用紅色的圈標著一個個光伏項目點,從村子到小鎮,密密麻麻的,像撒了一地的紅星星。盧奧總統指著地圖,拉著林晚走到跟前,笑著說:“你看,這半年時間,我們已經建了50個光伏電站,覆蓋了200個村子。以前村裡的孩子隻能在煤油燈下讀書,湊得近了,臉都被熏黑,眼睛也容易壞;現在每個村都有光伏小學,孩子們能用上電腦,能跟內羅畢的老師視頻上課,有的孩子還學會了用電腦畫光伏板,說以後要當工程師,給更多村子裝板。”
他又指著地圖上靠近河邊的幾個紅點:“還有這裡,我們搞了‘光伏+灌溉’,以前靠天吃飯,現在太陽一曬就有電,抽水機天天轉,今年的玉米和豆子肯定能豐收。以前女人要花半天時間挑水,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接水,還能去光伏電站幫忙裝板、維護,能賺錢了,在家裡的地位也高了——這些,都是你們星辰科技帶來的改變,是你帶來的希望。”
林晚看著地圖上那些紅點,想起去年第一次來肯尼亞時,老村長拉著她的手說“我們需要光”,當時她還不知道,這“光”能照得這麼遠。“總統先生,這不是星辰一個人的功勞。”她認真地說,“是瑪麗嬸子他們幫著抬光伏板、守電站,是孩子們幫著巡邏,是所有肯尼亞人一起守護這些‘光’,才讓這些項目能成。要是沒有大家的支持,光有技術也沒用。”
盧奧總統點點頭,從抽屜裡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遞到林晚手裡:“我們想跟星辰簽一份長期合作協議。接下來,我們計劃再建100個光伏電站,覆蓋更多偏遠的村子;還想辦一所‘光伏技能學校’,讓更多年輕人學會裝光伏板、修光伏板,讓他們靠自己的雙手賺錢,不用再背井離鄉去城裡打工。另外,我還想把你們的柔性光伏板推薦給其他非洲國家,讓更多非洲的朋友能用上這種好東西,能有自己的‘光’。”
林晚接過文件翻開,裡麵的條款寫得很實在,沒有空話——建電站的選址、技能學校的課程設置、光伏板的維護保障,都寫得清清楚楚。她抬頭看著盧奧總統,笑著說:“總統先生,星辰非常願意跟肯尼亞合作!而且,我們這次獲得的‘全球青少年創新獎’有一筆獎金,我已經跟團隊商量好了,把這筆獎金全額捐給‘光伏技能學校’,讓更多年輕人能有學技術的機會,能靠自己的本事改變生活。”
盧奧總統一聽,高興地拍了拍手,聲音都提高了些:“太好了!我代表肯尼亞的人民謝謝你!林女士,你不是來‘幫助’我們的,你是來跟我們‘一起’創造好日子的,你是肯尼亞人民的朋友!”
當天晚上,總統府舉辦了一場小型晚宴,沒有奢華的排場,桌子上擺的都是當地的美食——烤玉米、燉牛肉、還有用芒果做的甜點,空氣裡飄著香料的香味。瑪麗和村裡的幾個女人也被邀請來了,她們還特意準備了節目,上台唱了首當地的歌謠。
歌聲響起來的時候,林晚一下子就聽明白了——歌詞裡唱著“藍色的板,掛在屋頂上,太陽曬一曬,電燈就亮了;孩子們笑了,書本翻開了,日子甜了,心裡暖了”。瑪麗站在最前麵,手裡還拿著塊小小的光伏板模型,跟著節奏晃著,臉上的笑容特彆燦爛。林晚聽著歌,眼眶不知不覺就熱了,她想起第一次來村裡,晚上點著煤油燈,瑪麗跟她說“要是有亮就好了”,現在,不僅有亮了,還有了能讓日子變甜的希望。
晚宴結束後,林晚站在總統府的陽台上,看著遠處的草原。夜色裡,那些光伏板泛著淡淡的藍光,像撒在草原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手機響了,是陸哲發來的視頻通話,屏幕裡他剛結束會議,手裡還拿著份星辰的研發報告:“剛收到消息,歐洲有幾個國家的能源公司想跟咱們合作,要引進柔性光伏板,說想在他們的農村推廣。你在肯尼亞怎麼樣?總統接見還順利嗎?”
林晚對著鏡頭笑了笑,把手機轉了個方向,讓他看遠處的光伏板:“很順利,總統還跟我們簽了長期合作,要再建100個電站。你看,這裡的光伏板在夜裡也好看,像星星一樣。咱們做的事,真的幫到很多人了。”
陸哲看著屏幕裡的藍光,眼神也軟了:“是你一直堅持‘科技要落地’,才讓這些光有了意義。等你回來,咱們再商量歐洲的項目,以後,我陪你一起,把光送到更多需要的地方。”
掛了電話,林晚又想起娜拉送的蠟筆畫,想起瑪麗唱的歌謠,想起盧奧總統說的“朋友”。她知道,這個“全球青少年創新獎”,從來不是對她個人的認可,是對“科技該為普通人服務”的認可,是對“互相守護才能有希望”的認可。
夜風拂過臉頰,帶著草原的青草香。林晚看著遠處的光伏板,心裡清楚,這不是結束,是新的開始——以後會有更多藍色的板鋪在非洲草原上,會有更多孩子在亮堂的教室裡讀書,會有更多女人靠自己的雙手賺錢。而這一切,都源於當初那句“我們需要光”,源於所有人一起,把“光”種進了草原,種進了每個人的心裡。
喜歡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請大家收藏:()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