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大姑學光伏知識,成“銀發專家”
星辰科技的光伏車間裡,機器轟鳴聲嗡嗡作響,藍色的柔性光伏板像鋪了一地的藍綢緞,整齊地碼在貨架上。大姑戴著林晚特意給她買的淺藍色安全帽,帽簷有點大,時不時滑下來擋眼睛,她就用手背蹭一下,繼續湊在一塊光伏板跟前,手裡攥著個巴掌大的放大鏡,眯著老花眼,手指頭點著板上比頭發絲還細的線路,嘴裡念念有詞:“逆變器接正極,控製器連負極,這倆鐵疙瘩可不能搞混,一錯就燒板咯!燒了板,非洲的娃就沒電燈用啦!”
旁邊正在調試光伏板的技術小哥小王忍不住笑出聲,手裡的萬用表都晃了晃:“大姑,您這記口訣比我們新來的學徒還認真!我們張博士教的專業術語,您一翻譯成大白話,記起來比誰都快!”
大姑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灰,頭發絲裡還沾著點光伏板的藍色碎屑,她低頭瞅了瞅,用手指拈下來,語氣帶著點小驕傲:“那可不!我這一把年紀了,腦子不如你們年輕人活絡,學東西慢,不得多念叨幾遍?你們林總說了,這光伏板不光能照亮非洲的草原,咱們社區的老人活動室也能裝幾塊,以後活動室的燈壞了、電斷了,我就能自己修,不用總麻煩你們年輕人跑一趟,也能給星辰省點人力成本!”
大姑是林晚的親姑,今年六十二,退休前在國營工廠做了三十年會計,一輩子跟賬本、算盤打交道,連家裡換個燈泡都得喊老伴幫忙,用她自己的話說:“以前除了算賬,啥動手的活兒都不沾,沒想到老了老了,倒跟‘高科技’較上勁了!”
學光伏的契機,說起來還挺偶然。三個月前,大姑知道林晚最近忙得腳不沾地,一邊要盯非洲的光伏電站,一邊要處理星辰的日常運營,就親手做了一壇子林晚愛吃的蘿卜乾醬菜,裝在玻璃罐裡,打車直奔星辰科技。剛進光伏車間,就撞見技術團隊圍著一堆光伏板忙得熱火朝天,幾個年輕人手裡拿著扳手、萬用表,敲敲打打沒十分鐘,原本暗著的光伏板指示燈就“唰”地亮了,藍盈盈的光晃得人眼睛都亮。
大姑一下子就看入了迷,湊在旁邊看了半天,直到林晚找過來,她才拉著侄女的手,眼睛還盯著光伏板,語氣裡滿是期待:“晚晚,這藍色的板子也太神奇了吧?曬曬太陽就能發電,老年人能學不?我退休在家沒事乾,天天跟老姐妹們跳廣場舞,跳得腿都酸了,也想搞點‘新鮮玩意兒’,說不定以後還能去非洲給瑪麗嬸子他們搭把手,幫著修修板呢!”
林晚一聽就樂了,拉著大姑的手往車間辦公室走,順手給她遞了瓶礦泉水:“當然能!有啥不能的?您年輕時算賬那麼厲害,邏輯清晰得很,學光伏肯定比彆人快!我這就讓技術部的張博士帶您,從基礎學起,保證您三個月就能上手修簡單故障!”
誰知道,學光伏的第一天,大姑就碰了壁。張博士拿來一張光伏係統電路圖,上麵密密麻麻的線路、符號,還有“最大功率點跟蹤”“短路電流”“開路電壓”這些專業術語,看得大姑頭都大了,她把圖紙推到一邊,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有點泄氣地說:“張博士,你這圖紙跟天書似的,我連字都認不全,更彆說搞懂啥意思了,我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
張博士趕緊把圖紙拉回來,笑著安慰:“大姑,您彆著急,咱們不學這麼複雜的,先從認零件開始,把專業詞都翻譯成您能聽懂的大白話。您看,這個方方正正的叫逆變器,就相當於光伏板的‘心臟’,負責把太陽能轉換成家裡能用的交流電;這個小盒子叫控製器,就是‘大腦’,管著電流,防止光伏板被燒壞。咱們先把‘心臟’和‘大腦’認清楚,再學怎麼接線路,一步步來!”
大姑點點頭,從隨身的布包裡掏出個巴掌大的小本子,還是當年做會計時用的,封麵都磨掉皮了,她掏出圓珠筆,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寫:“心臟=逆變器方的),大腦=控製器小盒子)”,寫完還在旁邊畫了個小愛心做標記,怕自己記混。
從那天起,大姑就成了光伏車間的“常客”,每天早上八點準時到,比技術團隊的年輕人還早半小時。她把小本子揣在口袋裡,遇到不懂的就逮著人問,不管是張博士這樣的專家,還是剛入職沒半年的學徒,都被她問過“光伏板怕不怕下雨”“冬天太陽少,發電夠不夠用”“非洲的風沙大,板上積了沙怎麼辦”,問得大家都笑著說:“大姑,您這問題比客戶還刁鑽!”
有一次,她跟著學徒學拆光伏板,想看看裡麵的線路結構,沒注意板上的線路還通著電,手指不小心碰到了裸露的接口,“啪”的一下,手被電得麻了半邊,半天沒知覺。大姑嚇得臉都白了,林晚聞訊趕來,趕緊拉著她去醫務室,心疼地說:“大姑,要不彆學了,您在家享清福多好,犯不著遭這罪!”
大姑卻擺擺手,揉著發麻的手指,反倒笑了:“沒事沒事,小電一下更記牢!以後修板的時候就知道要先斷電了,這是花錢都買不來的教訓!”第二天,她還特意在小本子上寫了個大大的“先斷電!”,用紅筆圈了三圈,貼在自己的老花鏡盒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了記住光伏板的參數,大姑把關鍵數據寫在彩色便簽上,貼滿了家裡的冰箱門、廚房的櫥櫃、甚至買菜用的布袋子上。早上去菜市場買菜,她邊走邊念叨“柔性光伏板轉化率22,抗風沙等級8級,防水等級ip67”;晚上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手裡還攥著個迷你光伏板模型,是陸哲特意給她找的,巴掌大,能拆能裝,她就反複琢磨零件的安裝順序,連電視劇都忘了看。
老姐妹們約她去公園跳廣場舞,她擺擺手,語氣堅決:“不去不去,我得去車間學修板,明天張博士要提問,我要是答不上來,多丟人!”老姐妹打趣她:“你這退休了比上班還忙,圖啥呀?”大姑笑著說:“圖個樂嗬!學本事的樂嗬,以後能幫上忙的樂嗬!”
就這麼實打實學了兩個月,大姑的進步快得讓人吃驚。她不僅能準確認出光伏板的所有零件,還能獨立處理短路、接口鬆動這些簡單故障。有一次,車間裡一塊要發往非洲的測試光伏板突然不發電了,幾個學徒圍著板查了半天,測電流、查線路,折騰了半小時也沒找到問題,急得滿頭大汗。大姑正好來車間送自己做的餅乾,見狀湊過去,戴上老花鏡,拿著放大鏡看了看線路接口,又接過學徒手裡的萬用表,學著年輕人的樣子,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看了眼顯示屏上的數字,指著一個鬆動的接口說:“你們看,這地方的螺絲沒擰緊,接觸不良,重新擰一下試試!”
學徒們半信半疑,小王拿起螺絲刀,順著大姑指的方向擰了擰,“哢噠”一聲擰到位,再看光伏板的指示燈,立馬藍盈盈地亮了起來。張博士正好路過,看到這一幕,笑著拍了拍大姑的肩膀:“大姑,您這水平,都能當我們的‘編外技術顧問’了!下次去非洲維護電站,我都想請您當指導了!”
大姑被誇得臉都紅了,手裡的餅乾盒都差點掉地上,嘴裡卻謙虛地說:“彆彆彆,我就是瞎琢磨,跟你們比還差得遠呢!”可心裡卻美滋滋的,晚上回家特意給老伴炒了兩個硬菜,還開了瓶紅酒,慶祝自己“出師”。
學會了光伏知識,大姑心裡又琢磨著:“光我自己會不行啊,得讓更多老年人也懂這個!現在社區裡好多老人都覺得科技是年輕人的事,跟自己沒關係,我得讓他們知道,老年人也能搞科技,也能玩轉光伏板!”
她跟社區居委會王主任提了個建議:“王主任,咱們社區的老人活動室總停電,夏天空調開不了,冬天暖氣也不熱,老姐妹們想讀個書、聊個天都不方便。要不咱們裝幾塊柔性光伏板,既能發電供活動室用,我還能給大家講講光伏知識,教大家怎麼維護,讓老人們也體驗體驗科技的好處!”
王主任一聽,立馬拍板:“太好了!大姑,這事兒我舉雙手讚成!我們早就想給活動室搞點綠色能源了,就是沒人懂技術,您願意牽頭,我們全力支持,場地、材料都沒問題,您需要啥儘管說!”
林晚知道後,特意讓車間給社區捐了五塊柔性光伏板,還派了兩個技術小哥幫忙安裝。大姑則忙著準備講課的內容,林晚幫她做了簡單的ppt,把“光伏組件”“儲能電池”這些專業術語,都換成了“藍色發電板”“存電的大電池”;陸哲給她找了個帶指示燈的光伏模型,一曬太陽就亮,方便講課的時候演示。大姑還把自己的小本子重新整理了一遍,把重點內容用紅筆標出來,怕講課的時候緊張忘詞,每天晚上對著鏡子練好幾遍。
講課那天,社區活動室裡擠得滿滿當當,連窗戶旁邊都站了人,不光是本社區的老人,隔壁小區的老人們聽說有“退休會計講光伏”,也特意趕過來湊熱鬨。大姑穿著新買的淡綠色襯衫,頭發梳得整整齊齊,還抹了點發膠,手裡捧著光伏模型,有點緊張地清了清嗓子,拿起話筒:“老姐妹們、老兄弟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給大家講講光伏板,這玩意兒可不是啥高深莫測的高科技怪物,咱們老年人也能搞懂、能修好,還能靠它省電費、賺零花錢!”
話音剛落,活動室裡就響起一陣笑聲,氣氛一下子輕鬆了。大姑舉起手裡的光伏模型,指著藍色的麵板說:“大家看,這就是光伏板,跟咱們家裡的太陽能熱水器一個道理,都是靠曬太陽發電。但咱們星辰的柔性光伏板厲害著呢,薄得跟布一樣,能卷起來,貼在屋頂、牆上都行,下雨、刮風、沙塵暴都不怕,非洲草原上的電站都用這個,風吹日曬好幾年都好好的!”
坐在第一排的張大爺舉了舉手,聲音洪亮:“大姑,我問個事兒!這光伏板貴不貴啊?裝在家裡劃算不?我家屋頂空著呢,要是劃算,我也想裝幾塊!”
大姑笑著點點頭,走到張大爺身邊,把模型遞給他看:“張大爺,您問得好!咱們社區裝的這幾塊,是星辰捐的,沒花錢。要是家裡裝,一塊柔性光伏板也就幾千塊錢,能用二十年,發電能省電費,多餘的電還能賣給國家電網,每個月都能拿到電費補貼,算下來幾年就能回本,往後二十年都是賺的,咱們老年人也能靠它賺點買菜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活動室裡議論起來,老人們都湊在一起小聲嘀咕:“聽起來挺劃算啊!”“要是真能賺補貼,我也想裝!”
大姑等大家安靜下來,又接著講:“咱們老年人學光伏,不用懂那些複雜的原理,就記幾個簡單的——第一,光伏板要放在曬太陽多的地方,彆讓樹葉、樹枝擋住;第二,平時多擦擦上麵的灰,灰多了影響發電;第三,要是發現燈不亮了,先看看控製器的燈,綠燈就是正常,紅燈就是出故障,彆自己瞎拆,給我打電話,我上門幫大家看看!”
說著,她從包裡拿出萬用表,手把手教大家怎麼用:“大家看,這玩意兒叫萬用表,測電流用的,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顯示屏上的數字在20左右就是正常的,太高太低就是線路有問題。來,誰想試試?”
幾個膽子大的老人立馬舉手,大姑耐心地一個個教,嘴裡念叨著:“彆著急,慢慢放,表筆彆碰在一起,碰在一起就短路了,跟家裡電線碰線一個道理!”
李大媽學著測完電流,笑得合不攏嘴:“哎呀,我居然也會用高科技儀器了!以前總覺得這些東西是年輕人用的,沒想到我也能行!”
大姑看著大家的積極性,心裡更有底了,她又講了社區活動室光伏板的維護計劃,還提議成立個“老年光伏維護小組”,自己當組長,教幾個手腳麻利的老人簡單的維護技巧,以後活動室的光伏板有小問題,不用找年輕人,自己就能解決。
講課結束後,社區的工作人員把大姑講課的視頻剪了剪,配了個歡快的背景音樂,發在了社區公眾號上,標題寫著“星辰科技硬核大姑上線!退休會計跨界學光伏,教老人們玩轉高科技!”。沒想到,視頻剛發出去沒多久,就被網友轉發到了抖音、微博上,一下子就火了。
視頻裡,大姑拿著光伏模型說得頭頭是道,時不時冒出幾句接地氣的口訣,比如“曬太陽=發電,擦灰=多發電”,還手把手教老人用萬用表,網友們紛紛評論:“這大姑也太硬核了吧!我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沒搞懂光伏板,她居然能給一群老人講課,respect!”“為大姑點讚!活到老學到老,這才是退休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求大姑開課!我想讓我爸媽也學學,他們總覺得自己老了沒用了,讓大姑給他們鼓鼓勁!”“星辰科技的企業文化也太好了吧,連員工家屬都這麼優秀!”
硬核大姑的話題很快就衝上了江城本地熱搜,甚至有市裡的老年大學聯係大姑,想請她去開一門“老年光伏科普課”;周邊幾個社區的居委會也紛紛發來邀請,想讓大姑去給他們社區的老人講講光伏知識。大姑一下子成了小有名氣的“銀發專家”,走到小區裡,大家都笑著跟她打招呼:“大姑,啥時候再給我們講講光伏啊?我家孫子都吵著要見‘光伏奶奶’呢!”
林晚看著大姑每天忙著回複邀請、準備講課內容,卻比以前更精神了,心裡暖暖的。她給大姑買了個新的放大鏡,帶ed燈的,笑著說:“大姑,您現在可是名人了!要不要給您配個助理啊?”
大姑接過放大鏡,愛不釋手地摸了摸,不好意思地笑了:“啥名人啊,就是給老姐妹們做點實事。對了,晚晚,下次你們往非洲發光伏板,能不能帶上我?我想跟瑪麗嬸子他們聊聊,教教他們怎麼維護板,說不定還能幫上忙呢!我還想看看娜拉和那些孩子,給他們帶點咱們江城的糖糕!”
林晚點點頭,眼眶有點熱:“當然能!等您忙完老年大學的課,我就帶您去肯尼亞,讓您給非洲的朋友們講講咱們中國老年人的‘光伏經’,讓他們也知道,不管多大年紀,隻要肯學,就能發光發熱!”
大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手裡的ed放大鏡對著陽光,折射出一道小小的光,照在她的小本子上,本子上“老年人也能搞科技”幾個字,在光線下顯得格外耀眼。她知道,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因為這些藍色的光伏板,變得越來越有意義了。而這份意義,不光來自於學會了一門新技能,更來自於能把這份技能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老年人明白,年齡從來不是阻礙,隻要有想學的心思、想做的事,就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就能為身邊的人、為這個世界添一份光、添一份熱。
現在的大姑,每天除了去社區給老人們答疑解惑,還會定期去星辰科技的車間跟技術團隊交流,有時候遇到非洲電站發來的維護難題,她還能憑著自己的經驗提幾句建議,連張博士都笑著說:“大姑,您這‘銀發專家’可不是白叫的!”
而那些曾經覺得光伏板“高深莫測”的老人們,也因為大姑的講課,慢慢開始了解、接受這項科技。社區的光伏電站裝起來後,老人們主動成立了巡邏小組,每天輪流去擦拭光伏板上的灰塵,看到板上的指示燈亮著,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臉上滿是驕傲。大姑常說:“彆覺得老年人沒用,咱們年輕時為家裡、為工作操勞了一輩子,老了照樣能學新東西,照樣能做貢獻,這日子才過得有滋味!”
喜歡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請大家收藏:()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