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第一縱隊的迅猛發展,如同一塊投入池水的巨石,其漣漪遠不止於自身。林峰和縱隊領導層深知,他們並非孤軍奮戰,他們是八路軍、是整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一部分。縱隊的強大,最終目的是為了驅除日寇,保衛家園,這份力量,必須服務於整體抗戰的大局。
儘管自身物資依然不算充裕,尤其是糧食和藥品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但林峰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優先保障總部和延安的需求。
每一次大規模戰鬥後,縱隊的後勤部門在進行自身統計的同時,總會專門分揀出一批最精良的繳獲物資。
·武器彈藥:挑選性能最好、磨損最小的日軍步槍、機槍、擲彈筒,以及繳獲的電台、觀測器材等精密設備,打包封裝。
·醫療物資:將繳獲的磺胺、繃帶、手術器械等極其寶貴的醫療用品,分出最大份額。
·特殊物資:如罐頭、壓縮乾糧、毛毯、軍用地圖甚至香煙等,凡是對改善總部機關和兄弟部隊生活、工作條件有益的,都毫不吝嗇。
這些物資,由最可靠的運輸部隊和精銳的“驚蟄”大隊隊員分段護送,穿過層層封鎖線,源源不斷地送往八路軍總部和革命聖地延安。隨同物資一起送去的,還有林峰親筆書寫的詳細戰報和根據地建設情況彙報。
當一批包括兩門完好的九二式步兵炮和大量炮彈的珍貴物資曆經千辛萬苦送達總部時,總部首長親自回電嘉獎:“獨立第一縱隊不僅仗打得好,更有全局觀念,心係中央,是我黨的忠誠勁旅,全軍的模範!”
這份來自最高層的肯定,極大地鼓舞了縱隊全體官兵,也讓他們更加明確了奮鬥的方向和價值。
“磐石”兵工廠的突破,尤其是“啟明星”衝鋒槍和“雷公”手榴彈的成功量產,引起了總部的高度關注。八路軍武器匱乏,若能推廣這些適合敵後兵工生產的新式武器,意義重大。
林峰對此毫無保留。他主動向總部提交了“啟明星”和“雷公”的詳細設計圖紙、生產工藝要點以及實戰檢驗報告。這並非簡單的圖紙轉讓,而是包含了“磐石”在試製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經驗、失敗的教訓以及材料替代方案,是一套完整的、可落地的技術資料包。
很快,總部從延安和太行山根據地抽調了一批精通軍工技術的乾部和工人,組成“學習團”,秘密抵達獨立第一縱隊,進駐“磐石”兵工廠。
陳致遠、周鐵山、沈明軒等人傾囊相授,帶領學習團從原材料處理、零件加工到總裝調試,進行全流程的觀摩和實踐。林峰親自接見學習團成員,勉勵他們:“技術是國家的,是民族的!你們把技術帶回去,讓更多的兄弟部隊能造出好槍好彈,多殺鬼子,就是我們最大的功勞!”
數月後,這批“種子”技術人員帶著成熟的經驗和部分關鍵工裝夾具返回各自單位。不久,在八路軍其他幾個條件較好的根據地,也陸續響起了“啟明星”那特有的連發射擊聲,“雷公”手榴彈的轟鳴也開始在更多戰場上響起。獨立第一縱隊的“星火”,真正開始了燎原之勢。
除了向總部和延安輸送物資和技術,獨立第一縱隊對周邊處境困難的兄弟部隊,也給予了力所能及的無私支援。
當得知鄰近的冀南軍區一部因日軍殘酷掃蕩,缺糧少彈,傷員眾多時,林峰立即下令,從本已緊張的庫存中調撥出一批糧食、彈藥和藥品,由“驚蟄”大隊一個小隊護送,強行突破日軍封鎖線,送到了兄弟部隊手中,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在一次配合兄弟軍區反掃蕩的作戰中,林峰主動提出,由獨立第一縱隊承擔最艱苦的阻擊任務,吸引日軍主力,為兄弟部隊轉移群眾、跳出合圍創造有利條件。縱隊官兵在優勢敵軍麵前死戰不退,付出了不小代價,卻保障了兄弟部隊和數萬群眾的安全。
這些行動,贏得了兄弟部隊的深深敬意和感激。獨立第一縱隊“能打仗、顧大局、重情義”的名聲在華北各抗日根據地廣為傳頌。總部在通報中稱讚其“展現了高度的共產主義風格和無產階級友愛精神”。
“燧人氏”的升華:從個體到集體的鏈接
隨著獨立第一縱隊與總部、延安以及兄弟部隊聯係的日益緊密,林峰腦海中的“燧人氏”係統似乎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它不再僅僅是一個服務於林峰個人和獨立縱隊的輔助工具,其數據分析和推演能力,開始更多地應用於對整體抗戰形勢的研判,以及思考如何將縱隊的經驗更有效地貢獻於全局。
【檢測到宿主及所屬單位信念與集體、民族命運高度融合。】
【係統功能外延擴展:‘戰略貢獻度評估’模塊激活。】
【能源水平提升至35。部分能量似乎來自於更廣泛的‘認可’與‘協同’效應。】
林峰能感覺到,當他做出有利於整個抗戰大局的決策時,當他看到縱隊的努力在更大範圍內開花結果時,“燧人氏”係統的運行似乎更加順暢,提供的視野也更為宏闊。
站在新的起點上,林峰望著根據地方興未艾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更堅定的信念。獨立第一縱隊的強大,不是為了割據一方,而是為了彙聚成淹沒日寇的汪洋大海中的一股強勁鐵流。他們鑄造的利劍,護衛著自己的家園,也支撐著整個民族的脊梁。
“告訴同誌們,”林峰對身邊的徐翰文和趙剛說道,“我們的每一份努力,都不止是為了我們自己。我們多造一粒子彈,也許就能讓延安的同誌們多一份安全;我們多送一份藥品,也許就能多救回一位兄弟部隊的戰友。抗戰是整體,我們永遠是這偉大事業中,一顆堅定不移的螺絲釘!”
星火已然燎原,鐵流正奔湧向前。獨立第一縱隊在奉獻與擔當中,繼續書寫著屬於自己的、也是屬於整個中華民族的抗戰傳奇。
喜歡風起贛南請大家收藏:()風起贛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