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贛南星火
此書慢熱,歡迎各位書友入坑!
1919年的贛南山區,暮春的雨絲纏纏綿綿下了整日。林峰蹲在自家土坯房的後屋簷下,望著青石階上濺起的水花出神。潮濕的空氣裡混著泥土與腐草的氣息,遠處山巒籠罩在灰蒙蒙的霧氣中。
“峰伢子!”屋裡傳來母親帶著咳嗽的呼喚,“去井邊打桶水來,缸底都見光了。”
林峰應了聲,拎起桐木水桶走進細雨裡。他今年剛滿十九歲,穿著打補丁的靛藍短褂,身形精瘦卻帶著山民特有的韌勁。走過村中石板路時,幾個穿著長衫的鄉紳正站在祠堂門口議論:
“聽說北邊又在打仗了……”
“孫文在廣州搞什麼護法軍政府,這世道啊……”
這些話語飄進林峰耳中,他腳步未停。自從三年前在縣立中學輟學回鄉,他就明白這些國家大事距離贛南的山村實在太遠。眼下最要緊的,是家裡快要見底的米缸,還有母親久治不愈的咳疾。
井台邊的青苔被雨水浸得油亮。林峰放下井繩時,注意到石縫裡卡著個亮晶晶的物事。撿起來看,是塊巴掌大的金屬板,表麵刻著從未見過的紋路,觸手冰涼。
“這是……”他翻轉著這塊奇怪的鐵片,忽然指尖傳來刺痛。金屬板邊緣劃破了他的手指,血珠滲進紋路,那些線條竟微微發亮起來。
“檢測到生物特征符合綁定條件。”一個毫無感情的聲音直接在他腦海中響起,“‘燧人氏’係統啟動。”
林峰驚得險些將金屬板扔進井裡。環顧四周,雨幕中並無他人。
“誰在說話?”
“我是來自2187年的軍事人工智能係統。”那個聲音繼續道,“因時空亂流墜毀於此。根據緊急預案,將協助綁定者獲取必要生存資源。”
林峰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痛讓他意識到這不是幻覺。他強作鎮定地打完水,將金屬板藏進懷裡,快步往回走。
當夜,油燈如豆。林峰躲在堆放柴草的後屋,借著微光研究這塊神奇的鐵片。隨著他心意轉動,鐵片上竟浮現出立體圖像,展示著各種從未見過的機械構造。
“這是最簡單的直流發電機。”係統提示道,“用你們現有的材料就能製作。”
圖紙上,磁鐵、銅線、轉軸的組合清晰可見。林峰想起前些天在鎮上廢品攤見過的洋鐵皮、舊鐘表零件,心裡突然躁動起來。
此後的半個月,林峰借口上山砍柴,實則按照係統指導搜集材料。他用給鎮上藥鋪搬運藥材攢下的銅錢,換回些破銅爛鐵,夜深人靜時就在後屋敲打琢磨。
“磁極要對準。”係統冷冰冰地指導,“線圈匝數不夠。”
母親察覺他的異常,但隻當孩子在搗鼓什麼新奇玩意兒。直到某個深夜,林峰搖動自製的手搖柄,連接的電線末端,小燈泡突然綻放出昏黃卻穩定的光芒。
“成了!”他壓低聲音歡呼。
燈光驚醒了裡屋的母親。婦人披衣出來,看見這神奇的一幕,驚得捂住嘴:“這、這是洋人的電燈?”
“娘,這是咱們自己做的。”林峰興奮地解釋,省略了係統的存在。
消息不脛而走。村裡人很快都知道林家小子會造“不用油的燈”。先是鄰家孩子跑來看稀奇,後來連村保長都拄著拐杖來了。
“後生可畏啊。”保長撚著胡須,“正好鄉公所的電話線老是斷,你會弄這些洋玩意,要不要去幫忙看看?”
這個機會正中林峰下懷。在鄉公所,他接觸到更多設備:老式電話機、發報機零件,甚至還有台報廢的小型柴油發電機。係統如饑似渴地分析著這些“古董”,不斷提出改進方案。
“根據現有材料,可製作簡易激光發射裝置。”某天係統突然提示,“紅寶石可用本地礦產替代。”
林峰心中一震。他記得在縣中學時,物理先生說過西洋最新發明了一種叫“萊塞”的光束,能切割鋼板。難道自己也能造出來?
正在他沉迷於這些研究時,山外的動蕩終於波及到這個偏僻山村。
七月流火,一隊潰兵竄入瑞金地界。這些北邊戰場逃來的散兵遊勇,搶糧搶錢,還擄走青壯充夫。林峰所在的山村也未能幸免,保長帶著鄉紳們湊了二十塊大洋,才勉強送走這夥瘟神。
“這世道,老百姓就是砧板上的肉啊。”保長送走潰兵後,在祠堂前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