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贛南,本該是稻穀歸倉、山野披金的季節,然而1930年的這個秋天,卻被戰爭的陰雲徹底籠罩。蔣介石在南京震怒之餘,以更大的決心和更狠辣的手段,迅速拚湊起二十萬大軍,任命何應欽為湘鄂贛邊區“剿匪”總司令,發動了第二次大規模“圍剿”。此次,敵人接受了上次長驅直入、反被分割圍殲的教訓,采取了極其惡毒的“堡壘推進,經濟封鎖”戰略。
敵軍不再急於尋找紅軍主力決戰,而是如同構築堤壩一般,在蘇區外圍和交通要道上,大規模修建碉堡、崗樓,拉設鐵絲網,挖掘壕溝。這些堡壘點與點之間相互呼應,以公路相連,形成一道道嚴密的封鎖線。重兵駐守的堡壘群像楔子一樣,一步步向蘇區腹地延伸,企圖逐步壓縮紅軍的活動空間,蠶食根據地。
同時,敵人頒布了殘酷的“十殺令”和“連坐法”,嚴禁任何物資,尤其是糧食、食鹽、藥品等進入蘇區,企圖從經濟上扼殺紅軍,困死根據地的軍民。一時間,蘇區與外界的聯係幾乎被切斷,物資供應驟然緊張,形勢比第一次“圍剿”時更為嚴峻。
麵對敵人步步為營的鐵桶陣,紅軍主力采取了機動靈活的應對,在運動戰中尋求破敵。前委賦予紅五縱的任務更加艱巨:獨立堅持贛南遊擊區,以積極的行動牽製、消耗西線敵軍至少三個師的兵力,並儘可能保持根據地核心區域,為主力方麵尋殲敵人創造有利條件。
命令傳達至五縱指揮部,氣氛空前凝重。敵人堡壘林立,重兵雲集,再想打草台崗那樣酣暢淋漓的伏擊戰已無可能。硬衝敵人堡壘線,無異於以卵擊石。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林峰盯著地圖上密麻麻的敵軍堡壘符號,眼中閃爍著冷靜的光芒,“敵人想把我們困死、憋死,我們就偏要跳出去,打到他的身後去!把他的後方攪個天翻地覆!”
一個大膽到近乎冒險的計劃,在他腦海中逐漸成型——“中心開花,外線作戰”。
他在軍事會議上闡述了他的構想:“敵人主力被吸引在堡壘線上,其後方城鎮、交通線、補給基地必然空虛。我親率縱隊主力,秘密跳出敵人封鎖線,迂回至敵後吉安、贛州之間的薄弱地帶,猛攻其必救之處!迫使敵人回援,打亂其堡壘推進部署。同時,由趙永貴政委率領一部精乾力量和所有地方武裝,在內線堅持,依托熟悉的地形和群眾基礎,開展廣泛的遊擊戰,襲擾敵人,守住我們的根!”
這個計劃風險極大。主力跳出外線,若被敵人察覺意圖,可能陷入重圍;內線留守部隊壓力巨大,根據地可能遭受嚴重摧殘。
趙永貴率先表態:“我同意司令員的方案!內線交給我,隻要還有一個群眾在,根據地就不會垮!”
周克明沉吟道:“戰術上可行,但關鍵在於隱蔽和速度。主力行動必須絕對保密,出擊要快、要狠!”
陳石頭、王鐵錘等將領更是摩拳擦掌,渴望打破眼前的僵局。
“好!”林峰一拳砸在桌上,“就這麼乾!參謀長,立刻製定詳細的行動路線和作戰方案。永貴,內線的堅持就拜托你了!安民,情報工作至關重要,必須確保我們行動的秘密性和對敵情的及時掌握!”
十月中旬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林峰親率紅五縱第十三、十四支隊及縱隊直屬隊欠部分留守人員),如同暗夜中的幽靈,從敵人堡壘線一個意想不到的縫隙中,悄無聲息地穿插而出。戰士們馬蹄裹布,口銜枚,在熟悉地形的向導帶領下,沿著崎嶇隱秘的山路,直插敵後。
連續數日的急行軍,部隊忍受著疲勞和饑餓,嚴格遵守無線電靜默。林峰與戰士們同甘共苦,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好的動員。終於,部隊抵達預定攻擊發起位置——敵贛江沿岸重要物資中轉站,防守相對薄弱的富田鎮。
十月二十一日,黎明。富田鎮守軍還在睡夢之中,紅五縱主力如同神兵天降,突然發起猛攻!
陳石頭率領突擊隊,以迅猛的動作拔掉了外圍哨卡。王鐵錘指揮炮兵,集中所有火炮和重機槍,對鎮內核心工事進行覆蓋射擊。隨後,主力部隊從多個方向發起衝鋒。鎮內一個多營的守敵以及保安團,根本沒想到紅軍主力會出現在遠離前線的大後方,猝不及防,抵抗迅速瓦解。
戰鬥僅持續兩個多小時,富田鎮被攻克!此戰,殲敵五百餘人,繳獲了堆積如山的糧食、布匹、藥品,尤其是數十萬發彈藥和一批通訊器材,這對於物資匱乏的紅軍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紅軍搗毀了敵人一個重要的後勤樞紐,切斷了贛江一段水運交通。
林峰下令,將部分繳獲的糧食當場分給鎮內貧苦百姓,並大量張貼布告,宣傳紅軍政策。隨後,部隊攜帶著急需的物資,迅速撤離,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並未貪功戀戰。
富田遭襲的消息,如同一聲驚雷,在敵軍後方炸響!西線“剿匪”總指揮公署大驚失色,他們無法理解,紅軍主力是如何突破層層封鎖線,出現在腹心地區的。恐慌情緒迅速蔓延,周邊縣城紛紛告急,唯恐成為紅軍下一個目標。
為確保後方安全,圍攻贛南蘇區的敵軍不得不從堡壘線上緊急抽調兩個團的兵力,回援富田及周邊區域。敵人苦心經營的堡壘推進戰術,剛剛開始就出現了巨大的漏洞和混亂。
而在內線,趙永貴敏銳地抓住了敵軍兵力調動、出現空虛的戰機,指揮留守部隊和地方武裝,對敵人留守的堡壘和據點發起了廣泛的、不間斷的襲擊,拔除了數個孤立據點,繳獲了一批武器,極大地鼓舞了內線軍民的鬥誌。
林峰率領的外線主力,則如同遊龍入海,利用敵後空虛和情報優勢,忽東忽西,時而攻打小股敵軍,時而破襲交通線,時而發動群眾,將敵人的後方攪得天翻地覆,吸引了大量敵軍來回奔波,疲於奔命。
第二次“圍剿”伊始,紅五縱就以這樣一記漂亮利落的“黑虎掏心”,打破了敵人的鐵壁合圍,奪回了戰略主動權。林峰的名字,連同他神出鬼沒的戰術,再次成為懸在敵人心頭的一把利劍。
站在贛江西岸的山坡上,回望敵後因富田遇襲而燃起的隱隱火光和混亂,林峰的嘴角露出一絲冷峻的笑意。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更殘酷、更複雜的鬥爭還在後麵。但他和他的紅五縱,已經用行動證明,任何試圖困死、消滅他們的企圖,都必將被這燎原的星火,燒得粉碎!
喜歡風起贛南請大家收藏:()風起贛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