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山,雙台子河。
秋風蕭瑟,天空陰雲密布。
河道兩岸的平原上,此刻兩支強軍隔岸相望,戰旗獵獵,軍容齊整,甲胄耀演,方陣排列整齊,一眼望去,人山人海,根本看不見儘頭,戰線更是拉了數裡。
中軍。
一杆大纛立於此處。
李平站在下麵,大纛旗幟被秋風刮得獵獵作響。
他身後李易、李忠、李勝、李顯武、李長雲、封常德、陳二娃七人一字排開,胯刀而立,每一個人都已經完成蛻變,成為能獨當一麵的大將。
眺望河對岸的清軍,李平等這一刻太久,他太渴望決戰。
因為一旦入冬,大軍很有可能受不了北方的寒冬,而不得不撤回塔山,那他的北掠計劃將成為一個笑話。
所以,這一刻,李平是亢奮的,也是理智的。
“封常德!”李平喊道。
“在!”封常德向前踏出一步,戰意昂揚,十分激動。
李平沒有回頭,依舊目不轉睛地望著河對岸那頂龍纛:“你和趙路川領三大營壓過來,旗令為準。”
“是!”
封常德滿臉欣喜,沒想到先鋒官會落在自己頭上,他激動地跳下高台,爬了兩下才上馬背,揮舞馬鞭,穿梭於一個個方陣之間,疾馳向前營。
“李勝。”李平看著縱馬離開的封常德,繼續點名。
“在!”
李勝當即向前一步,昂首挺胸,那股傲氣凜然如雄鷹的氣勢,依舊如日中天,狠辣勁絲毫不減。
“我將朝魯門和茂努海那五百蒙古騎兵給你,你負責……”言到此處,李平頓了頓,回頭看向越發興奮不已的李勝,突兀反問了一句:“知道該怎麼打嗎?”
“知道!”李勝昂首應聲:“敵營雖然連營相守,但間隙疏鬆,多數為重步兵,缺乏機動性,當急速驅騎兵入其中,隔斷左右兩翼,若成功,則其牽製兩翼清軍,讓其不能顧忌中路,步兵也可從容破陣!"
"很好!"李平誇獎了一句。"能做到嗎?"
"兩千餘精銳騎兵,武器裝備精良,若不能成功,我自絕於陣前!"李勝應聲而答:"哥托大任於我,我必然不負哥。"
“哈哈,你我兄弟齊心,何愁大事不成?!”李平當即失笑,走了兩步,重重拍了拍他肩膀:“以令旗為準,保重!”
李勝重重點頭:“哥,儘管放心,我還等著你給我封王了。”
李平哈哈一笑,轉過身去,負手而立,牙縫中吐出兩個字。
“去吧!”
隨即,李平又喊:“李忠、李易。”
兩兄弟幾乎同時上前。
“李忠負責火炮,李易領兩大營跟在封常德身後,在封常德三大營鑿開清軍陣線後,率領兩大營直撲那麵龍纛,務必拿下龍纛,龍纛一倒,我就會全軍壓上去。”
說著,李平扭頭看向他:“你可做得到?”
“絕不辱命!”李易鏗鏘有力應聲,自信滿滿,那撲麵而來的絕對自信,連李平都能清晰感知到。
“去吧!”
李平擺了擺手。
最後,李平又下令,讓陳二娃和李長雲負責大軍兩翼。
此番下令,可以說是精銳儘出,唯獨隻留下五千民兵,另外五千民兵被打亂在收編漢人之中做基層軍官。
也就是說。
李平手中現在拿的出手的,便隻有五千民兵,至於其餘軍隊,毫不誇張的說,就是一群雜魚。
打打順風局還行。
一旦是逆風局,靠這些人防守,清軍騎兵一個衝鋒,頃刻間就會全線崩盤,出現指揮係統癱瘓,人踩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