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內。
李平坐在火盆旁,獨自一人。
他此刻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給開國功臣封爵位,每一個人按照功勞大小,封對應的爵位。
“李勝封秦王,無可厚非,李易可以給個魏王,一路走來勞苦功高,又是自己堂弟,封王爵可行,李忠和李樂成就晉王和韓王,王爵就這四人。”
李平在紙上寫下了開國四王對應的名字之後,拿起看了看,然後輕輕放在一旁的凳子上。
隨後又拿起一張新紙,低頭繼續書寫起來。
鄭國公陳二娃,曹國公李長雲,衛國公李越明,宋國公李長青,信國公封常德,英國公高行蛟。
寫到這裡,李平停了下來,拿起紙張看了看,見沒什麼問題之後,便輕輕將紙張放在凳子上。
緊接著,拿來紙張繼續書寫。
接下來便是相對應的侯爵,有陳大娃、趙路川、李定國、李自成、劉宗敏、張獻忠等十八人。
封賞沒有特意壓一壓,全是按照功勞大小進行封爵。
“差不多了,四王六公爵。”李平將紙張收入衣兜。
在開國大典之前,他要將這消息公布出去,畢竟腦袋彆在褲腰帶上跟自己造反,不就是為了這一刻的人生高光嗎?
“明天就是開國大典,我將走進這象征皇權的紫禁城裡,它會像牢籠一樣束縛著我嗎?我會變成孤家寡人嗎?我會像曆史上那些開國皇帝一樣嗎?”
“或許會,或許不會,但現在的我早已是身不由己,騎虎難下。”
李平此刻站在營帳外,負手而立,望著遠處巍峨古樸的紫禁城,一時間竟是心中思緒萬千,有迷茫,有恐懼……
畢竟,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思想邏輯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
就在這時。
李樂成走了過來:“二哥,開國大典所需的一切已經準備就緒,紫禁城也已經打掃乾淨,不少百姓自發前來,場麵還挺熱鬨,你給軍中將領放假,他們現在都去紫禁城裡逛街遊玩去了。”
李平笑了笑:“大家也該放鬆放鬆心情,雖然關外的皇太極還沒死,但是已經翻不起浪來。”
說著,他話鋒一轉,問道:“你認為國號叫大唐可不可行,畢竟前麵已經有了一個大唐。”
“這個……”李樂成略顯遲疑:“我個人感覺沒有問題,叫大唐挺好,至少那時候的大唐強盛,所有人都得俯首稱臣,二哥,你也想重現它的榮光吧!”
李平點了點頭:“我有這個想法,那就定為大唐,走,我們也去紫禁城裡逛一逛,看看現在是什麼情況。”
說完,他邁步朝軍營外走去。
………
去往紫禁城的路上,不少百姓歡聲笑語的走著,三三兩兩結伴,有牛車、馬車……熱鬨非凡。
“爹,朱皇帝真死了?”一個六七歲的孩童對著趕牛車的漢子問道。
那漢子笑了笑:“死了,聽說是吊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