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剛蒙蒙亮,李華便起身了。他心中記掛著城外災民和粥棚的情況,隻簡單用了些早點,便帶著趙謹直奔西門外。
晨霧尚未完全散去,災民聚集之地已然蘇醒,空氣中彌漫著柴火和米粥混合的氣息。李華徑直來到了昨日夏铖提及的席家粥棚所在之處。
但見席家的粥棚規模果然不小,支著好幾口大鍋,灶下的火燒得正旺,鍋裡的米粥早已開始熬煮,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李華仔細瞧了一眼鍋中,隻見那粥米粒分明,熬得頗為濃稠,並非清湯寡水,可見席家此次施粥確是用了實料,並非敷衍了事。他看在眼裡,心中稍感寬慰。
席家負責粥棚的管事眼尖,一早便注意到了這隊衣著不凡的人馬,待看清為首之人的麵容,更是嚇了一跳,連忙小跑著上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恭敬行禮:“小人不知世子殿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望殿下恕罪!”
他一邊說著,一邊急急對身旁的小廝使了個眼色,壓低聲音催促:“快!快去稟報大爺,就說世子殿下親臨咱們粥棚了!”小廝得令,慌忙轉身飛奔而去。
那管事這才重新堆起滿臉恭敬的笑容,小心翼翼地問道:“殿下您怎麼親自來了?這地方雜亂,恐汙了您的眼。粥棚一切安好,殿下儘可放心。”
李華見狀,微微抬手示意那管事起身,語氣平和卻自帶威儀:“不必多禮。我聽聞席家慷慨解囊,開設粥棚救濟災民,心中甚慰,今日特地過來瞧瞧實際情況。”
他目光再次掃過那幾口冒著騰騰熱氣、米粥濃稠的大鍋,點了點頭:“眼見為實,席家確實用心了,很好。”
話音未落,他也不等那受寵若驚的管事再多奉承幾句,便一拉韁繩,調轉馬頭:“你且忙你的,本王再去彆處看看。”說罷,便帶著趙謹等人,徑直前往其他幾家也開設了粥棚的富戶所在地。
李華這一巡視,便是足足一上午。他逐一查看了其餘幾家的粥棚,規模雖遠不及席家宏大,鍋灶也少些,但湊近看了,鍋裡的粥飯也算稠糊,並非清可見底的米湯,可見這些人家即便力度有限,卻也未曾敷衍糊弄。
一圈看下來,李華緊繃的心弦總算稍稍放鬆了一些。看來這些本地大族關鍵時刻還是能出力的,有他們分擔,王府的壓力能減輕不少,現有的存糧或許能比預期多支撐幾日,為等待朝廷賑濟爭取更多時間,多救幾個是幾個吧。
李華巡視完各家粥棚,返回自家粥棚所在地時,遠遠便瞧見有一輛裝飾雅致卻不失格調的馬車停靠在旁,與周圍雜亂的環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車旁站著一位身著靛藍色儒袍、氣質清雅的中年男子,正神色恭敬地望向這邊。
那男子一見李華策馬歸來,立刻整了整衣冠,快步上前,便要躬身行大禮。
李華心中已大致猜出來人身份,不待他拜下便抬手虛扶了一下,語氣平和道:“不必多禮了。如果本王沒猜錯,閣下便是席家主事之人?”
那中年男子聞言,順勢直起身,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欽佩與敬意,拱手道:“殿下慧眼。草民席維彥。今日得見殿下親臨災地、垂詢民瘼,風塵仆仆,不辭辛勞,實乃蜀地百姓之福。殿下仁德,體恤蒼生,更親自督促賑務,令我等草民感佩萬分!”
他這番話說的誠懇,既表明了身份,又不著痕跡地奉承了李華心係民生的舉動。
李華聽慣了奉承,但此刻見這席維彥言語得體,態度恭謙,且席家粥棚確實出力甚多,便也多了幾分好感,他略一沉吟,覺得有些事或許可與這位本地大族代表商議,便道:“此地並非談話之所,席家主若得空,不妨隨本王回府稍坐,詳細說說這賑災後續之事?”
席維彥豈會拒絕,立刻躬身道:“殿下相邀,是在下榮幸,敢不從命。”
於是李華便與席維彥一同返回王府。誰知剛踏入王府大門,早已等候多時、心急如焚的栗嵩便像見了救星一般,猛地迎了上來,也顧不得還有外人在場,急急開口:“殿下!您可回來了!奴婢……”
他話未說完,李華便微微蹙眉,抬手製止了他。此刻他正欲與席維彥商議正事,哪有空閒理會栗嵩,隻淡淡道:“有什麼事稍後再說,本世子現有客人在。”
說罷,不再看一臉錯愕焦急的栗嵩,對席維彥做了個“請”的手勢,便引著他徑直往書房走去。栗嵩僵在原地,看著李華和席維彥離去的背影,手裡攥著的“禮單”仿佛成了燙手山芋,送不出去,又舍不得放下,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李華引著席維彥步入偏殿,分賓主落座後,侍從奉上香茗。
李華並未過多寒暄,稍作沉吟,便開門見山道:“席家主,今日請你過來,實是因城外災民之困,非一日之寒,亦非一家之力可解。王府雖竭力施粥,然存糧亦有儘時。席家素來仁厚,在此次賑濟中更是表率,本王深感欣慰。”
他目光坦誠地看向席維彥:“本王有個不情之請,望席家能再慷慨解囊,多出些糧食,助這些災民渡過眼前難關。當然,本世子絕不會讓義士白白付出。待此事了,本世子必親自上書陛下,具表席家義舉,為席家懇求禦賜‘樂善好施’牌坊,以彰功德,光耀門楣,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席維彥端著茶盞,垂眸靜聽,麵上露出恰到好處的凝重與思忖之色。他心中早已飛快權衡利弊:出糧雖耗錢財,但若能換來世子青睞以及一塊禦賜牌坊所帶來的無形聲望,這筆買賣對席家而言,長遠看絕對是利大於弊。這位世子年紀雖輕,將來極有可能問鼎大寶,此刻投資,正是時機。
他故作沉吟片刻,方才緩緩放下茶盞,起身對著李華鄭重一揖,語氣懇切:“殿下心係黎民,悲天憫人,親自為百姓開口,我席家雖乃商賈之家,亦知‘達則兼濟天下’之理。既有殿下此言,維彥豈敢推辭?席家願再出糧五百石,以解殿下燃眉之急!”
李華聞言,麵色一喜。
不等李華開口,席維彥又主動道:“不僅如此,維彥不才,在本地商賈中尚有幾分薄麵。回去之後,定當儘力聯絡相熟各家,將殿下仁德之心與為難之處告知,勸說他們一同慷慨解囊,共襄義舉,為殿下分憂,為百姓解難!”
李華沒想到席維彥如此上道,不僅痛快答應,還主動提出幫忙聯絡其他家,頓時高興的不得了,起身親自扶起席維彥:“席家主深明大義,實乃蜀地楷模!本世子在此,代城外數千災民,謝過席家主!”
兩人相視而笑,書房內氣氛融洽,彼此都對這番各取所需的談話結果十分滿意。
又閒談幾句後,席維彥便起身告辭。李華心情頗佳,便順口吩咐道:“栗嵩,代本世子好生送席家主回府。”
這本是給栗嵩一個露臉的機會,豈料栗嵩正因獻“禮”被阻而心急如焚,此刻聽得這般吩咐,更是焦躁不已——送客一來一回又得耽擱不少功夫,他哪裡還等得起?但世子之命不可違,他隻得強壓下滿心急切,擠出恭敬的笑容應道:“是,奴婢遵命。”
一路上,栗嵩雖表麵上對席維彥禮數周到,但心中如同百爪撓心,隻盼著快點走完這過場。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剛將席維彥送至府門外交接完畢,正準備立刻抽身返回王府,早已等候在拐角處的王五便如同幽魂般躥了出來,一把拉住他的衣袖,將他扯到僻靜處,壓低聲音急惶惶地報告:
“栗爺!不好了!您讓我看住的那個……那個小娘子,她、她趁著守備鬆懈,差點就讓她跑脫了!幸虧發現得早,弟兄們費了好大勁才又給捉回來!現在人是捆著呢,可這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
栗嵩一聽,腦袋“嗡”的一聲,簡直火上澆油!人差點跑了?這還得了!若是真讓她跑掉,自己豈不是雞飛蛋打,還要在世子麵前落下個辦事不力的印象?
不能再等了!一刻也不能再等了!
他再也顧不得其他,也來不及細問經過,隻對王五惡狠狠地丟下一句:“給我看緊了!再出紕漏,我扒了你的皮!”
說罷,再也無心他顧,甚至來不及整理衣冠,便火急火燎地轉身,幾乎是跑著衝向了王府方向,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必須立刻、馬上見到世子殿下,將這份“大禮”獻上去!
喜歡世子去哪了?請大家收藏:()世子去哪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