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此刻正被蜀王妃和壽陽、南平兩位郡主圍在中間調侃。話題也無非是那些老生常談,說他仿佛昨日還是個咿咿呀呀需要人抱在懷裡喂奶的娃娃,一轉眼竟已長成大小夥子,馬上就要迎娶世子妃,真是時光飛逝,令人感慨。
李華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隻能摸著鼻子訕笑。就在這時,孫憲腳步匆匆、氣喘籲籲地從外麵跑了進來,額頭上還帶著汗珠,神色間頗有些慌亂。
蜀王妃見狀,微微蹙眉,略帶不悅地輕斥道:“何事如此慌張?一點規矩體統都沒有了!”
孫憲被王妃一訓,更是緊張,支支吾吾地不知該如何回話,眼神卻下意識地瞟向李華,帶著求助和一絲未散的驚異。
坐在一旁的南平郡主心思最為敏銳,一看孫憲這鬼鬼祟祟、又從外麵急匆匆趕回的模樣,再結合他剛才那下意識看向李華的眼神,立刻便猜到了七八分。她嘴角勾起一抹了然又帶著戲謔的笑意,拖長了語調說道:
“喲~這是打哪兒忙活回來了,累成這樣?瞧這眼神閃爍的……莫不是奉了某人的密令,去替人家相看未來世子妃長得是圓是扁了?”
她這話一出,蜀王妃和壽陽郡主的目光立刻齊刷刷地聚焦到李華身上。李華頓時鬨了個大紅臉,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見李華這麵紅耳赤、眼神躲閃的模樣,蜀王妃和壽陽郡主心中頓時了然。蜀王妃又是好氣又是好笑,無奈地搖頭埋怨道:“你這孩子!真是沉不住氣,人都到錦官城了,就差這幾日便可見到,急什麼?這般毛毛躁躁,成何體統!”
一旁的壽陽郡主卻被勾起了極大的興趣,她笑著打斷蜀王妃的嘮叨,轉而看向孫憲,饒有興致地問道:“孫憲,你既瞧見了,快說說,那位清河縣主究竟生得何等模樣?配不配得上咱們這位心急的世子殿下?”
孫憲被點名,嚇得一哆嗦,偷偷瞥了李華一眼,見殿下雖尷尬卻並未阻止,便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斟酌著詞句回道:“回郡主的話,縣主殿下……儀容不凡,氣度雍容,依奴才愚見……世子殿下見了,必定……必定會喜歡的。”
李華一聽前半句,心中稍安,臉上剛露出一絲得意,卻聽孫憲話鋒一轉,來了個“隻是”,他的心立刻又提了起來,迫不及待地追問:“隻是什麼?!快說!吞吞吐吐的做什麼!”
孫憲被他一催,腦門上的汗更多了,把心一橫,硬著頭皮比劃著說道:“隻是……隻是縣主殿下……奴婢瞧著……如鬆柏一般……”
“如鬆一般”這四個字從他嘴裡說出來,帶著一種極其古怪的形容意味。
話音剛落,屋內瞬間陷入一片詭異的寂靜。
蜀王妃和壽陽郡主都愣住了,一時沒太明白這“如鬆一般”用在形容一個女子身上,究竟是何種景象。
而李華和南平郡主則是理解錯了,以為是說她的性格—堅韌不拔。
不過當他聽見,自己一定喜歡就放心了。
三月初九,黃道吉日,宜嫁娶。
整個錦官城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紅色的海洋之中。從蜀王府到驛館的道路早已被清水淨街,鋪上了嶄新的紅氈。道路兩旁懸掛著數不清的紅燈籠和彩綢,家家戶戶門口都擺放著寓意吉祥的喜盆和果品。百姓們早早湧上街頭,翹首以盼,爭相目睹蜀王世子大婚的盛況。
蜀王府內更是裝飾得富麗堂皇,如同仙宮瓊宇。處處張燈結彩,琉璃瓦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朱漆廊柱上纏繞著金龍和紅綢。正殿前的廣場上,樂隊奏響恢弘喜慶的雅樂,編鐘清脆,笙簫悠揚。賓客如雲,皆是蜀地文武官員、世家大族、宗室勳貴,人人身著吉服,臉上洋溢著笑容,互相道賀,場麵盛大非凡。
吉時將至,李華身著大紅四爪蟒紋吉服,頭戴七旒冕冠雖非常朝服,但大婚特許),更襯得他麵如冠玉,意氣風發。他在一眾侍衛和內侍的簇擁下,跨上佩戴著紅綢金鞍的駿馬,率領著浩浩蕩蕩的迎親儀仗,吹吹打打,前往驛館親迎新娘。
隊伍前列是六十四名手持龍旗、幡幢、金瓜、鉞斧的鑾儀衛,其後是捧著各種象征吉祥如意聘禮的宮人隊伍,綿延數裡,極儘王室尊榮。沿途百姓歡呼雀躍,爭相一睹世子風采。
抵達驛館後,一係列繁瑣而莊嚴的迎親禮儀依次進行。讚禮官高唱儀程,李華依禮叩拜女方家長代表由皇室宗正擔任),接受訓誡。
終於,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親迎新婦。
在萬眾矚目下,新娘子清河縣主元阿寶由金嬤嬤和兩位全福夫人攙扶著,緩緩步出驛館。她身穿繁複華美的親王世子妃等級的大紅織金繡鳳嫁衣,頭蓋龍鳳呈祥的奢華紅蓋頭,雖看不見麵容,但那異常挺拔高挑的身姿、以及行走間沉穩端莊的儀態,已引得圍觀眾人暗自驚歎。
李華心中帶著期待和好奇,按照禮儀,上前一步,伸出手,準備牽起新娘的手,引她登上那輛裝飾得如同移動宮殿般的金頂鳳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他觸碰到元阿寶的手時,心中微微一怔——那手掌並非他想象中的柔弱無骨,反而溫暖而有力,指節清晰。當他下意識地想微微俯身做出引導姿態時,卻愕然發現,即便他穿著厚底官靴,視線竟幾乎與蓋頭頂端平齊,甚至需要微不可察地仰一點頭,才能與蓋頭下那雙沉靜目光的源頭對接上!
而元阿寶站起身時,那寬肩、豐胸、細腰雖被嫁衣遮掩,但輪廓依稀可辨)以及挺拔如鬆的背脊,在層層嫁衣的包裹下,非但不顯臃腫,反而透出一股大多數女子身上罕見的、如同勁鬆般昂藏沉穩、大氣磅礴的風姿。
李華臉上的笑容瞬間僵硬了一瞬,腦子裡“轟”的一聲,終於徹徹底底、明明白白地領悟了孫憲那句“如鬆一般”的真切含義!
這……這哪裡是形容性格?!這分明就是字麵意思啊!
他努力維持著鎮定,但眼神中的驚愕和一絲無措卻難以完全掩飾。周圍觀禮的賓客中也傳來一些細微的吸氣聲和竊竊私語,顯然也被這位世子妃的身量驚到了。然而,王室婚禮的莊嚴流程不容絲毫中斷,所有儀式依舊在讚禮官的高聲唱喏下,一絲不苟地進行著。
李華迅速收斂心神,麵上重新掛起得體的笑容,小心翼翼地牽引著身量驚人的新娘元阿寶,登上那奢華無比的金頂鳳輿。他自己則翻身上馬,引領著龐大的迎親隊伍,在錦官城百姓的歡呼和議論聲中,返回蜀王府。
王府正殿之內,早已布置得燈火輝煌,莊嚴肅穆。蜀王與蜀王妃端坐於上首,皇室宗正、勳貴重臣分列兩側。
新郎新娘步入大殿,讚禮聲再起:“一拜天地——”李華與元阿寶轉身,向殿外天地躬身下拜。李華動作標準,元阿寶雖身量高挑,但儀態無可挑剔,舉止沉穩大氣。“二拜高堂——”二人轉向蜀王與王妃。李華跪下叩首,元阿寶亦依禮緩緩跪下,她的跪拜姿態依舊端莊,但身高的優勢即便在此刻也顯得頗為醒目,引得不少賓客暗自交換眼神。“夫妻對拜——”兩人相對而立。李華需要微微抬起視線,才能與蓋頭下的新娘“對視”,然後同時躬身對拜。這一刻,畫麵竟有幾分難以言喻的……和諧與反差並存。
拜堂後,便是合巹禮。宮女捧上用紅絲線係連的匏瓜剖成的兩瓣酒瓢,內盛美酒。李華與元阿寶各執一瓢,在讚禮聲中,同時飲下瓢中酒,象征從此合二為一,同甘共苦。李華注意到她飲酒的動作十分爽利,毫不忸怩。
隨後,新人前往王府宗廟祭祀祖先,告慰列祖列宗家族添丁進口之喜。整個過程繁瑣而漫長,元阿寶始終保持著沉穩的儀態,步履從容,未見絲毫疲態或差錯,其耐力與定力可見一斑。
祭祀完畢之後,新人返回正殿接受百官命婦的朝賀。李華需留下招待眾多賓客,而新娘子則先行被送入精心布置的洞房。
元阿寶在一眾全福夫人、宮女嬤嬤的簇擁下,離開喧鬨的大殿。當她穿過重重庭院,走向洞房時,那挺拔的背影和遠超常人的身高,再次成為所有目睹者私下議論的焦點。
喜歡世子去哪了?請大家收藏:()世子去哪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