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興師問罪_世子去哪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0章 興師問罪(1 / 1)

“朝廷這次派一個叫魚銅鑼的老將前去鎮壓叛亂,我聽張恂說他很厲害,早年跟著趙閣老也也立了不少功勞。本來該在家頤養天年,如今被迫出來收拾爛攤子。你說萬一要是輸了,老爺子可怎麼辦,兢兢業業半輩子,臨了晚節不保,這上哪裡說理去!”——李華《世子升職記》

李華早早帶著儀仗在城外官道旁等候,心中既期待又忐忑。過了許久,才見一輛青幔馬車遠遠駛來,車身毫無紋飾,拉車的馬也僅是尋常駑馬,與李華想象中一品大員致仕還鄉應有的排場相去甚遠。他心下狐疑:“應該不是他的車駕?官至一品,督師數省,縱然榮休,豈會如此簡樸……”

正當他猶疑之際,那馬車卻在不遠處緩緩停穩。車簾掀開,一位老者率先下車。李華抬眼望去,心頭不由一震——隻見老者身形清瘦,卻站得如鬆柏般挺拔,雖身著尋常的深色直身布袍,通身卻透著不容錯辨的威嚴。他的麵容清臒,刻滿了風霜與歲月的痕跡,額間眼尾溝壑縱橫,似藏著無數籌謀與驚濤。尤其那雙眼睛,雖眼角已染上細密紋路,卻依舊銳利如鷹隼,目光掃過之時,仿佛能穿透人心,帶著久居上位、執掌生殺予奪所沉澱下的沉靜與壓迫。須發已然花白,卻梳理得一絲不苟,緊扣在頜下的風紀扣更顯出一絲不苟的剛直。

老者目光落在李華身上,即刻穩步上前,不等李華反應,便已從容不迫地躬身行禮,聲音沉穩有力:“臣,楊廷和,見過世子殿下。”

李華一聽,還真是!又見外公竟對自己行此大禮,心中頓時一慌,忘了自己還高坐馬上,急著就要翻身下馬還禮。誰知忙中出錯,腳下一絆,竟驚呼一聲,整個人從馬背上直直摔落下來!

“殿下!”“世子!”一旁的郭晟和張恂嚇得魂飛魄散,搶步上前欲接,卻已不及。

楊廷和亦是麵色一變,眼中銳光一閃,但他久經風浪,並未失措,立即揮手沉聲道:“快!扶世子殿下上車!”他帶來的兩名隨從看似家仆模樣,動作卻極為迅捷沉穩,與郭晟張恂一同小心地將略顯狼狽的李華攙扶起來。

李華趕緊說道:“沒事沒事!”說完略顯狼狽地拍去身上的塵土,對著楊廷和露出一個帶著歉意的笑容:“外祖父一路辛苦,是我莽撞,失了禮數,反倒讓您受驚了。”

他語氣恭敬,試圖用輕鬆的口吻化解方才的尷尬。陽光落在他年輕卻難掩貴氣的麵龐上,那笑容裡帶著幾分世家子弟特有的飛揚,卻又因眼前老者的威儀而不自覺地收斂了幾分跳脫。

楊廷和深邃的目光在他臉上停留了一瞬,那目光似乎能穿透表象,看清他強忍不適的細微僵硬。老者並未立刻接話,隻是微微頷首,沉靜的麵容上看不出太多情緒,仿佛剛才那場小小的意外並未發生。他緩緩開口,聲音平穩如古井無波:“殿下無恙便好。些許虛禮,不必掛懷。”

李華引著楊廷和來到蜀王妃麵前時,蜀王妃早已是淚眼婆娑。一見到多年未見的父親,她積壓的思念瞬間決堤,眼淚就跟斷了線的珠子似的,撲簌簌往下落,竟哽咽得一時說不出話來,隻顧著用絹帕拭淚,很快便哭成了個淚人。

楊廷和看著眼前已為人母、卻在自己麵前依舊情緒外露的女兒,威嚴的眉宇間不禁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柔和與無奈。他並未多言,隻是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女兒的肩頭,聲音放緩了些許,帶著曆經滄桑後的沉靜:“好了,彆哭了。為父這不是好端端地來了麼,讓孩子們看著像什麼樣子。”

這時,站在一旁的壽陽郡主仔細端詳著外祖父,她幼時曾見過楊廷和一次,依稀記得那時外祖父身姿挺拔,目光如電,不怒自威。如今再見,雖氣度愈發深沉難測,但那滿頭的銀絲與頜下花白的胡須,卻無聲地訴說著歲月的流逝。她忍不住輕聲感慨道:“小時候見外祖父,印象裡還是神采奕奕、步履生風的樣子。如今再見,外祖父的頭發和胡子竟都白了這許多。”

楊廷和聞言,轉頭看向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外孫女,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那笑意衝淡了些許他眉宇間的冷峻。他捋了捋銀須,淡然道:“郡主殿下說笑了。時光如駿馬穿梭,白駒過隙,誰又能逃得掉呢?能見殿下們平安長大,姿容秀美,為臣心中已是欣慰。”

幾人又敘了一會兒家常,多是蜀王妃抽噎著問些父親身體、旅途是否勞頓的話。稍頃,楊廷和目光轉向一旁侍立的李華,開口道:“久聞蜀王府園林精巧,頗具氣象。世子殿下若方便,可否陪老臣隨意走走,轉轉?”

李華正因母親的情緒和屋內的氣氛有些無所適從,聽得外祖父此言,長輩開口,又是久彆重逢,實在不好推脫,隻得恭順應道:“外祖父有雅興,孫兒自當陪同。”說罷,便上前一步,小心地引著楊廷和向殿外的園子走去。

李華在前引路,楊廷和緩步跟隨,兩人漸漸遠離了主院的喧囂,步入一條僻靜的遊廊。四周唯有風聲竹響,更顯幽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此時,身後的楊廷和忽然開口,聲音不高,卻如平地驚雷,清晰地鑽入李華耳中:“殿下,您要火器做什麼?”

李華猛地一僵,如墜冰窟。

但立刻迅速壓下驚駭,臉上裝出一副茫然的樣子說道:“外祖父您這是在說什麼...什麼火器,我...”

話還未說完,就戛然而止,就見他掏出了一張“銀票”,正是自己給楊肇業的那張。

證據確鑿,李華也無可辯駁,將楊廷和請到丹房裡。

楊廷和坐下後歎了一口氣說道:“殿下千不該萬不該,讓我這不成器的兒子去。”

李華沉默不語,楊廷和繼續道,語氣平緩卻字字千鈞:“他一到地方,便拉著幾位管倉庫的舊日同僚飲酒。結果,自己先爛醉如泥,不等旁人套話,便將購械之事吐了個一乾二淨。”說到這裡,他倏地扭頭,那雙鷹隼般銳利的眼睛緊緊盯住李華,仿佛要看透他靈魂最深處的想法,“連背後是誰指使,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說著,竟低低地笑了一聲,隻是那笑聲裡毫無暖意,反而透著一股森然的寒意:“萬幸,當時在座的那幾位官員,早年都曾受過老夫的恩惠。他們連夜將此事壓下,密報於我,方才遮掩過去。否則……”他頓了頓,未儘之語中的凶險,讓李華脊背發涼。

至此,李華全都明白了。為何過程如此順利,那三箱火器又能悄無聲息地送入府中——原來一切都在外祖父的掌控之下,甚至很可能,那批火器根本就是外祖父順勢默許,甚至暗中推動才送到他手上的。

李華沉默片刻,忽然抬起頭,目光直視著楊廷和,帶著幾分不解與探究:“母妃平日裡常對孫兒說,外祖父為官數十載,最是鐵麵無私,恪守國法綱常。為何這次……卻對孫兒如此逾越之舉,選擇了包容甚至……遮掩?”

楊廷和聞言,並未立刻回答。他轉開視線,望向丹房窗外搖曳的竹影,目光變得有些深遠,仿佛透過眼前的景致看到了楊家未來的飄搖。良久,他才緩緩開口,聲音裡透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與蒼涼,答非所問地道:

“老夫膝下三子。長子資質平庸,守成或許尚可,進取則萬萬不能;次子肇業……他的性情作為,想必殿下如今也已看清了幾分,不堪大用,唯恐其招災惹禍;唯有老三,還算有些上進之心,可惜……耳根軟,缺決斷,亦非能挽狂瀾於既倒的棟梁之材。”

他輕輕歎了口氣,那歎息聲中承載著一個父親和家族掌舵人的沉重:“老夫若在,尚可勉強維係門戶。可若有一日老夫不在了,楊家這艘船……又能在這波濤洶湧的宦海中行駛多遠呢?傾覆之禍,或許隻在轉眼之間。”

李華靜靜地聽著,他從未在外祖父臉上看到過如此直白的憂慮。他沉吟片刻,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超乎年齡的通透:“外祖父,恕我直言,您……或許是有些貪心了。”

楊廷和身形微頓,似乎沒料到他會說出這樣的話,銳利的目光重新落回外孫臉上。

李華繼續道:“這世間哪有什麼永不凋零的富貴?哪有什麼長盛不衰的家族?花開必有花謝,月滿終將月虧,興衰更迭,本就是天地間無可更改的規矩。誰……又能逃得掉呢?”

楊廷和徹底轉過身,第一次真正用審視的目光,重新打量起眼前這個一向以“風流跳脫”聞名的外孫。他那雙看透無數風雲變幻的鷹眸之中,閃過一絲極深的驚訝與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外孫這番洞悉世情、直指本質的話語,竟讓他一時無言以對。

喜歡世子去哪了?請大家收藏:()世子去哪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