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
周明坐在燈下,麵前攤開著厚厚一遝草紙,上麵記錄著老人們身體的點滴變化。
這些天,他雖未修煉,但【傳道】天賦反饋回來的海量信息,讓他對“養身”的理解,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他發現,《養身法》的根子,依然是“補”。
用藥膳、肉食這些外物,去填補身體的虧空。
這法子治標不治本。
身體本身就是一個破篩子,灌進去的精氣,留不住多少,大部分都白白流走了。
長此以往,耗費的資源是個無底洞。
必須先把這個篩子給補上!
甚至,讓這個篩子自己,從天地間汲取生機!
周明腦中,閃過一個詞。
協調。
他很清楚,人體最大的損耗,往往源於內部的摩擦和不協調。
錯誤的姿勢,紊亂的作息,劇烈的情緒……無時無刻不在啃噬著人的精氣神。
若是能讓身體,時刻處於一種絕對完美的協調狀態呢?
就像一台調試到極致的機器,內耗降至為零。
又或者,像一隻冬眠的老龜,心跳、呼吸、代謝都降到一個微不可察的地步,將生命損耗壓到最低。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便再也無法遏製。
周明以《養身法》為根基,開始了全新的推演。
他不再追求如何更高效地“補”,而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藏”與“養”。
他大筆一揮,將那些繁複的動作儘數刪去,隻保留下調理氣血的核心架子。
呼吸法被他改得若有若無,如春風拂麵,細雨潤物。
他甚至加入了靜心的法門,要求練習者心如止水,無思無想。
當晚,一部全新的功法,在他筆下誕生。
他將其命名為——《春風訣》。
這門功法,壯體的效果幾乎沒有,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讓身體的損耗降低到極致。
哪怕隻吃最普通的米粥,在《春風訣》的作用下,也能榨乾最後一絲能量,溫養那一點可憐的元氣。
這,便是他想出的“補漏”之法。
然而,周明看著紙上的《春風訣》,依舊覺得不夠。
“補漏”,隻是節流。
他更需要“開源”!
他想到了一個所有生命形態中,恢複力、發育速度都堪稱奇跡的狀態。
胎兒!
母體之中的胎兒,先天之氣未失,不食五穀,不聞外事,僅憑一根臍帶,便能從無到有,化育成形。
原因何在?
因為它與“母體”這個小天地,達成了完美的契合!
它的一切所需,都由母體供給,自身近乎零消耗。
那麼,一個成年人,能否模擬這種狀態?
將自身這個“小天地”,與外界的“大天地”,重新連接起來?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這浩瀚天地,蘊藏著無窮生機,在這個時代雖表現為稀薄的“靈氣”,但它確實存在!
若能借天地以補自身,何須大藥?何須肉食?
這個想法,太過瘋狂!
周明的呼吸都粗重了幾分。
他以《春風訣》的協調理論為基,嘗試著將“人”與“天地”這兩個概念,強行聯係在一起。
他觀想自身如胎兒,蜷縮在天地這個巨大的“母體”中。
他調整呼吸的頻率,去模仿風的流動,草木的生長,尋求那一種玄之又玄的共鳴。
他的心神,不再是向內收斂,而是向外發散,去感受,去契合。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當天邊泛起魚肚白時,周明終於停下了筆。
第二部功法,誕生了。
《胎化訣》。
如果說《春風訣》是極致的“節流”,那《胎化訣》就是初步的“開源”!
周明看著桌上並排的兩份手稿,胸膛劇烈起伏。
他知道,距離他真正想要的答案,隻差最後一步。
融合!
將《春風訣》調整身體、使之協調完美的“道”,與《胎化訣》契合天地、借用靈氣的“術”,合二為一!
如此,便能開創出一門,行走坐臥間,無時無刻不在修煉,無時無刻不在與天地共鳴,借天地之力蘊養己身的絕世功法!
周明心神徹底沉浸。
腦海中,無數靈感碰撞、炸裂,無數法門演化、歸一。
最終,一個嶄新的名字,浮現在他的心頭。
《先天訣》!
功法已成!
周明看著自己這副破敗的身軀。
理論再完美,終究是紙上談兵。
他緩緩起身,將那碗早已冰涼的藥粥推到一旁,眼神中再無半分猶豫。
他要親自驗證,這門功法,究竟是癡人說夢,還是……逆天改命!
......
當《先天訣》三個字在腦海中徹底定格,周明渾身一震,某個無形的關竅豁然洞開。
他不再遲疑,就地盤膝坐下,姿勢隨意而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