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室之內,落針可聞,黑暗如亙古長存。
周明盤膝而坐,身如頑石,心神卻早已沉入一片由無儘信息洪流構成的狂暴海洋。
【傳道授業】天賦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運轉著。
近七百份來自周家莊、振華武館的修煉感悟,如同七百條涓涓細流。
而另一邊,是來自現實世界,那超過十萬份龐雜、粗淺,卻又蘊含著迥異文明火花的“武祖”功法反饋,如同一片汪洋。
兩股數據洪流在他的識海中交彙、碰撞、撕扯,掀起驚濤駭浪。
“原來如此……”
周明的心神在風暴的中心,卻平靜如淵。
徐莽所言的“捷徑”,那條“先練勁,後養本”的崎嶇小路,在其海量數據剖析下,顯露出了最核心的秘密。
他們雖根基虛浮,但為了在有限的氣血支撐下催生出更強的破壞力,他們對“暗勁”的運用,在某些方麵竟走上了一條極為刁鑽、精巧的道路。
那是一種純粹為了“滲透”與“破壞”而存在的勁力法門。
“過於剛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周明腦海中浮現出周老實衝擊鍛骨境時,那痛苦扭曲的麵容。
他自己開創的“骨髓共鳴”法,雖然直指本源,效率遠超外界武道,但對修煉者的意誌、身體承受能力,以及護法者的要求都太高。
那種源自生命本源的撕裂性劇痛,不是人人都能承受。
“不夠普適,便無法成為大道。”
周明的意識在信息海洋中飛速穿梭,他以徐莽那化勁宗師圓融無暇的勁力運轉方式為參照,以周老實突破鍛骨境的身體數據為實驗樣本。
同時,陳默那份用現代統計學做出的“線性回歸分析報告”,薑婉兒繪製的“氣血肌肉發力圖”,蘇清雪那篇旁征博引的“社會學應用初探”……
這些來自另一個文明的“高維分析”,如同一道道閃電,劈開了最後的迷霧。
“共鳴,不是單一的頻率,而應是和諧的樂章!”
“震蕩,不是粗暴的捶打,而是精準的手術刀!”
一個全新的理念在周明心中轟然成型。
他結合了現代物理學的波形理論與人體解剖學的知識,開始對“骨髓共鳴”法進行顛覆性的優化。
他摒棄了之前那種單一、霸道的震蕩頻率。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由無數細微頻率疊加而成,如螺旋般層層遞進、不斷攀升的複雜律動。
這股全新的暗勁頻率,不再是撕裂骨髓的劇痛,而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可控的、極致的酸麻感。
仿佛有億萬隻溫順的螞蟻,在每一寸骨骼的最深處,進行著一場細致入微的新陳代謝。
“痛苦大幅降低,效率卻能更高……”
周明發現,這種柔和的共鳴,能更輕易地撬動天地間遊離的稀薄靈氣,引導它們隨著暗勁一同滲入骨髓,直接滋養新生。
這便摒棄了對自身氣血的過度依賴,將“三分練、七分養”中的“養”,從單純的內部消耗,變為了內外結合。
“如此,才算是真正的由內而外,自我新生。”
當《肉身修煉法》鍛骨篇的優化宣告完成,周明並未停下。
他的心神轉向了另一個更為關鍵的領域——《氣血修煉法》。
前五層功法,已經解決了從“止缺”到“漸湧”的問題,但終究還是太慢。
第五層“呼吸納靈”,雖能主動加速,但其本質仍是身體這個“氣泵”在用力,效率有其上限。
他要開創的第六層,是要徹底改變“煉化”的模式!
以《天地補身經》的終極理念為藍圖,以《天人補身功》中的核心原理為橋梁,引入其中“導引”的理念。
“呼吸,是引水入渠。”
“導引,則是疏通河道,修建堤壩,讓水流按照我的意誌,精準地灌溉每一寸田地!”
周明的意識中,無數經脈路線圖亮起,又迅速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