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開荒團”那邊愁雲慘淡的氣氛截然不同,蘇清雪帶領的“學者團”卻是一片熱火朝天。
他們沒有像陳默的公會兄弟那般,一頭紮進深山老林裡,與那些變異的豺狼虎豹鬥智鬥勇。
在蘇清雪看來,那是最原始、最低效的資源攫取方式。
她沒有急著去與周全的魯班堂合作,而是帶領著她那支由九位各領域泰山北鬥組成的“學者團”。
一頭紮進了李萬才主動貢獻出來的,原屬陳家的檔案室。
邵清縣百年的稅務賬冊、地契文書、水文記錄、人口戶籍……
這些在尋常玩家眼中枯燥無味,如同廢紙般的東西。
在蘇清雪和她的團隊眼中,卻是一座蘊含著無儘信息的寶庫。
他們首先接取的任務,並非【礦產采集】或【變異野獸清剿】,而是【人口普查與戶籍整理】、【土地丈量與稅法修訂草案】這類看似與貢獻值毫無關聯的基礎工作。
“小蘇,你看這裡。”
在臨時充當辦公室的偏廳內,一位須發微白,戴著老花鏡民初款式,圓片水晶鏡),氣質儒雅的老者,指著一張泛黃的邵清縣輿圖,眉頭緊鎖。
他叫劉建國,現實世界中是國內材料學領域的權威,一位真正的國寶級專家。
“周全和周順兩位堂主遞上來的報告,我看了。問題很大。”
劉教授沉聲道,“無論是修補城牆,還是建設新的民居,進度都極其緩慢。原因無他,磚石供應嚴重不足。”
蘇清雪放下手中的毛筆,走到地圖前,神色同樣凝重:
“我昨天去城郊的磚窯看過了,情況比報告裡說的還要糟糕。”
她回憶起昨日所見的景象,不禁搖了搖頭:“技術太落後了。”
“他們用的還是最原始的土窯,窯體結構完全不合理,燒製時熱量大量流失,根本無法達到足夠的溫度。”
“燃料用的也是普通的薪柴,燃燒不充分,煙熏火燎,一窯磚燒出來,殘次品率高達四成,甚至五成。”
“燒出來的青磚質地疏鬆,輕輕一碰就掉渣,根本不堪大用。”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效率問題,而是嚴重拖慢了整個‘星火計劃’的基建進度。”
旁邊一位專注於分析土壤樣本的農學專家田文博也抬起頭,插話道:
“不隻是工業,農業也一樣。我分析了縣城周邊的土壤,土地肥力流失嚴重,長此以往,糧食產量隻會越來越低。”
“那些流民就算有了活乾,填不飽肚子,遲早也是要出亂子的。”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便將邵清縣目前麵臨的發展困境,剖析得淋漓儘致。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他們不像那些“開荒團”,隻看到眼前的怪物和礦石,而是能從宏觀層麵,洞察到整個社會體係運轉的根本症結。
蘇清雪聽完眾人的分析,沉靜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光亮。
她看向劉建國教授,輕聲問道:“劉老,您有辦法?”
劉建國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水晶鏡片,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強大的自信。
“辦法,自然是有的。”
他斬釘截鐵地說道,“小問題而已。”
他信手從桌案上拿起一張白紙,用炭筆在上麵迅速勾勒起來。
“首先,窯體結構必須改。”
“我們要重新設計火道和煙囪,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
“在窯體內形成強大的‘抽力’,讓火焰能充分燃燒,溫度也能穩定地提升到一千度以上。”
“其次,是燃料。”
“直接燒木柴,效率太低。我們可以先建一座炭化窯,將木柴預先燒製成木炭。”
“木炭的燃點高,火力猛,燃燒穩定,還沒有那麼多煙塵,是燒製高品質青磚的絕佳燃料。”
一番話,說得在場的周全和周順兩位堂主目瞪口呆。
他們作為墨瞿堂和魯班堂的負責人,對這些工匠之事最是了解,卻從未聽過如此精妙的道理。
“這……這位先生,您是說,改改煙囪,再把柴火先燒一遍,就能燒出好磚?”
周全壯著膽子,難以置信地問道。
劉建國教授微微一笑,充滿了降維打擊般的從容:“理論如此,一試便知。”
說罷,他看向自己的信息麵板,毫不猶豫地接取了【星火計劃】係列任務中,一個此前無人問津的任務——【改良磚窯技術】。
……
三天後。
邵清縣城郊,一座嶄新的磚窯旁,人頭攢動。
幾乎所有還在縣城內的玩家,都聞訊趕了過來。
王日天的死,像一記警鐘,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個世界的危險。
許多原本準備出城“打金”的開荒團,都暫時偃旗息鼓,窩在城裡。
聽說“學者團”那邊搞出了大動靜,都抱著好奇的心態前來圍觀。
“聽說了嗎?那幫老教授,說能把燒磚的成品率提到九成以上!”
“吹牛吧?我前兩天去看過,那破窯燒出來的磚,跟豆腐渣似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誰知道呢,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來看看熱鬨。”
人群議論紛紛,大多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