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山下,湘水之濱。
此地清雅不再,被三教九流的喧囂淹沒。
空氣裡是汗、土、酒和鐵鏽混合的怪味。
數千武人從五湖四海湧來,將山腳擠得水泄不通。
有成名老拳師撚著胡須,對“新武道”嗤之以鼻,言語間儘是傲慢。
也有懷揣破舊拳譜的年輕人,在人群裡探頭探腦,渴望覓得一絲機緣。
官道旁,湘省巡撫劉鴻業與鎮撫司指揮使宋知書的車駕,被兵丁圍得嚴嚴實實。
兩人隔著紗簾,靜觀亂象,攥緊的拳頭泄露了內心的不甘與緊張。
哥老會舵主常萬山則滿臉堆笑,在人群裡穿梭,勾肩搭背,悄然撒開一張無形的大網。
不遠處的高台上,一隊金發碧眼的“洋人商團”占據了最好的位置。
領隊的鷹鉤鼻男子史密斯,舉著新奇的望遠鏡,帶著戲謔之色,像在欣賞一出有趣的戲劇。
各方心懷鬼胎,氣氛愈發詭異。
午時三刻,日頭正盛。
咚……咚……咚……
一陣沉悶整齊的腳步聲,從山道傳來。
聲音不大,卻像直接敲在每個人的心臟上。
喧鬨的人群,不可思議地安靜下來。
數千道視線齊刷刷望向山道入口。
數百名玄黑製服的振華武館弟子,分列兩旁,護送著一行人拾級而上。
他們步伐一致,氣息沉穩,旺盛如烘爐的氣血之力,讓在場的舊武派武者感到心悸與壓抑。
這分明是一支百戰精兵!
走在最前方的,是十幾道身影。
李書文、李瑞東、徐莽、周老實、周小虎、周小七、蘇清雪、陳默、薑婉兒、趙無極……
他們神情平靜,掃過山下人群,卻讓所有接觸到他們視線的人,都感到一陣刺骨的寒意。
十三位洗髓境強者!
這個念頭在所有知情人的腦海中炸開,讓他們遍體生寒。
這股力量,足以橫掃任何一個名門大派!
人群中,孫祿堂、程廷華、李存義三人瞳孔驟縮。
他們的目光,鎖定在隊伍最前方的兩人身上。
這南北雙槍,並肩而行,氣息圓融內斂,淵深如海,哪裡還有半分舊日罡勁外放的霸道與淩厲?
那是一種生命層次截然不同的磅礴與浩瀚!
一個月前,二人便已回到湘省,如今看來,竟已再度取得突破,距離那換血之境,也隻有一步之遙了!
“這……這便是新途嗎?”李存義喃喃自語,握著刀柄的手指,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孫祿堂長長吐出一口氣,眼神複雜。
他修了一輩子丹勁,鎖了一輩子氣血,自以為走到了武道之極。
可見到李書文二人,他才明白,自己的路,不過是寒冬裡抱薪取暖,而彆人的路,卻是迎著朝陽,奔向盛夏!
而在這一眾強者的中央,一個身穿簡單白衫的年輕人,負手而行。
正是周明。
他神情淡然,步伐不疾不徐。
隨著他的靠近,整座嶽麓山都安靜下來。
風停了,鳥叫聲也消失了。
數千人的注意力,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他一人身上。
他就是這方天地的中心。
巡撫車駕內,劉鴻業手中的玉扳指悄然捏碎。
宋知書的臉色,第一次變得凝重。
高台上,史密斯的笑容僵在臉上,他放下望遠鏡,透出一絲驚駭。
在萬眾矚目之下,周明一步步走上三丈高的論道台。
他站定,環視一周。
最後望向台下數千武林同道,朗聲開口。
聲音清朗,傳遍整個山穀。
“今日,請諸位來,隻為一事——”
“為天下武道,重開天門!”
話音落下,擲地有聲!
台下眾人神情各異,激動、不屑、茫然、期待。
周明不給他們議論的時間,話鋒一轉,聲音鏗鏘有力。
“然,論道豈可不論武?武道武道,終歸要以武說話!”
“今日,我振華於此地,設三座擂台!”
話音剛落,高台後方,三麵旗幟升起,迎風招展!
旗幟上,朱砂寫著龍飛鳳舞的大字:
“明勁!”
“暗勁!”
“化勁!”
周明手指三麵大旗,繼續說道:“此三座擂台,分彆對應明勁、暗勁、化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