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不僅知道了敵人的動向,更洞悉了他們的命脈所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走下觀星台,一道黑影如鬼魅般出現在他身後。
“慕煙。”
“臣在。”蘇慕煙的聲音清冷如冰。
“幽州,三大糧倉。”李昭沒有回頭,隻說出幾個詞,“我要它們,在三天之內,變成一片火海。”
“遵旨。”蘇慕煙的身影再次融入黑暗,仿佛從未出現過。
次日早朝,北境戰事的消息一經公布,滿朝文武頓時嘩然。
投降、議和之聲不絕於耳,新朝初立,根基未穩,如何能與勢頭正盛的契丹人正麵對抗?
就在這片嘈雜之中,一個洪亮如鐘的聲音壓過了所有議論。
“陛下!末將請戰!”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武將排眾而出,正是天平軍節度使,高行周。
他身著厚重的甲胄,顯然是得了消息便直接從軍營趕來。
他走到大殿中央,單膝跪地,聲震梁瓦:“契丹小兒,欺我中原無人!陛下若信得過末將,末將願領麾下五萬精兵,即刻北上,直抵雁門,定要挫其銳氣,揚我大周國威!”
“好!”李昭龍顏大悅,從禦座上站起,“高將軍有此膽魄,何愁國賊不滅!朕準你所請,另加中書侍郎裴仲堪為行軍長史,隨軍參讚軍務,輔佐將軍調度。”
高行周猛一抱拳:“末將,領旨!”
有了高行周的表率,朝堂上的風向瞬間逆轉。
主戰派士氣大振,李昭趁熱打鐵,當庭頒布早已擬好的《討契丹檄》。
檄文由當世大儒執筆,曆數耶律阿保機背信棄義、侵擾中原的數十條罪狀,斥責耶律德光狼子野心,言辭懇切,又充滿力量,號召天下軍民,無論世家豪族,亦或販夫走卒,皆有守土之責,共禦外侮。
檄文一出,天下震動。
原本還在觀望的河北諸鎮豪強,紛紛獻出糧草,招募鄉勇,協助官軍守城。
一時間,整個中原大地同仇敵愾,抗敵的聲浪一波高過一波,原本因戰事而浮動的人心,被這道檄文牢牢地穩定了下來。
僅僅兩日之後,捷報便從北方傳來。
幽州城內,深夜時分,三處火光衝天而起,映紅了半邊夜空。
由蘇慕煙親自部署的內衛府頂尖細作,利用對地形的熟悉和精妙的配合,成功潛入契丹人防守最森嚴的三大糧倉,引燃了其中堆積如山的草料和糧秣。
大火借著風勢,燒了整整一夜,當耶律德光得到消息時,他為此次南征準備的近半糧草,已經化為焦炭。
帥帳之內,這位雄心勃勃的契丹之主氣得將心愛的金杯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濺。
糧草被毀,大軍的後勤補給立刻陷入了絕境。
他隻剩下兩個選擇,要麼恥辱地撤退,要麼……孤注一擲!
“傳我將令!”耶律德光血紅著雙眼,怒吼道,“全軍放棄輜重,輕裝簡行,全速向雁門關推進!我要在十日之內,攻破雁門,到太原去就食!”
契丹大軍的異動,很快便通過內衛府的渠道傳回了洛陽。
李昭得知消息,一切儘在掌握之中。
敵人被逼上了絕路,看似瘋狂,實則已是外強中乾。
他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隻等耶律德光一頭撞進來。
大局已定,隻待收網。
李昭心中豪情萬丈,他決定親赴河北真定府,坐鎮中軍,親眼見證這場關乎國運的決戰。
就在他換上戎裝,準備傳令出發之際,一名小黃門神色慌張地跑了進來,手中高舉著一封用火漆嚴密封口的密信,信封的材質,竟是來自蜀地的特產。
“陛下,西南八百裡加急!”
李昭心中陡然一沉,生出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接過密信,指尖微微用力,撕開了封口。
信上的內容不多,卻字字如千斤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前蜀降將,西川節度使孟知祥,於成都稱王,改元明德,建國號“後蜀”,儘起川中之兵,封鎖劍門關,拒不歸附!
李昭手持密信,整個人僵在了原地。
他剛剛準備好的,前往北方的鎏金馬鞍,在燭火下閃爍著冰冷的光。
殿外的風雪似乎更大了,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天靈蓋。
北方的戰火正烈,南方的腹心之地,卻在此時此刻,插上了一把最致命的刀。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越過殿門,望向遙遠的南方夜空。
洛陽的這個夜晚,注定無眠。
喜歡魂穿五代,我占壽州為王請大家收藏:()魂穿五代,我占壽州為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