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退火處理後,敲開外層。
一股清澈透明、宛若凝固泉水的玻璃液呈現在眾人麵前!
雖然仍有些許氣泡,但其純淨度、透明度,已遠超他之前在書坊後院燒製的所有樣品!
“成了!真的成了!”一位老窯工忍不住激動大喊,幾乎要跪下去膜拜這神跡。
所有工匠都沸騰了,看著那晶瑩剔透的物體,如同看著神跡。
趙小旗和他手下的緹騎,雖依舊麵無表情,但眼中也難以抑製地流露出震撼之色。
他們親眼見證了,沙石是如何化作這堪比水晶的珍寶!
陳啟明長長舒了一口氣,臉上終於露出疲憊而欣慰的笑容。
工業化生產的基石,終於打下了第一塊。
…
然而,江寧縣表麵上因李贄的倒台而恢複平靜,水麵之下,卻因這座突然興建的“琉璃工坊”而暗流湧動。
如此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有心人的眼睛。
無數雙眼睛盯上了城西那座戒備森嚴、不斷冒出濃煙的新工坊。
人們都在猜測,那姓陳的書生,究竟在搗鼓什麼?竟能讓錦衣衛如此保駕護航?
各種離奇的流言開始悄然傳播。
有人說陳啟明得了海外異人傳承,在煉製長生不老丹。
有人說他在為宮裡秘密鑄造某種神兵利器。
更有人將其與之前的海寇襲擊、李贄倒台聯係起來,猜測其中藏著驚天秘密。
應天府衙、南京六部的一些官員,乃至鎮守太監府,都開始或明或暗地打探消息。
一股無形的壓力,開始向工坊彙聚。
陳啟明對此心知肚明。
他知道,玻璃這匹“千裡馬”已然亮相,接下來,就必須儘快找到能護住它的“伯樂”,而且是足夠多的伯樂。
他將最初燒製成功的幾件相對完美的玻璃器皿——一隻荷葉杯、一座小巧筆山、一麵手持鏡,小心包裝好。
又將自己熬夜寫就的《千裡鏡研製臆測》、《玻璃於國計民生之利初探》兩篇“論文”,一並放入錦盒。
“趙兄,”他找到趙小旗,神色鄭重,“此物乃沈大人囑托之關鍵,關乎後續大計。煩請務必親自交到沈大人手中,並轉告一句話。”
“何話?”
“琉璃雖好,終是玩物。千裡鏡成,可定海波。”
趙小旗目光一凝,重重點頭,接過錦盒,二話不說,轉身快馬加鞭直奔南京城內。
陳啟明望著他遠去的背影,知道最後的答卷已經送出。
能否真正贏得沈錚乃至其背後勢力的全力支持,就在此一舉了。
工坊的煙囪依舊日夜不停地冒著煙,預示著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喜歡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請大家收藏:()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