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紫禁城,乾清宮西暖閣。
嘉靖皇帝身著一襲寬鬆的道袍,並未戴冠,長發隨意披散,正閉目盤坐於蒲團之上,手指間緩緩撚動著一串溫潤的沉香木念珠。
禦案之上,一盞造型奇巧、晶瑩剔透的琉璃燈正散發出柔和而變幻的光暈,正是陳啟明進獻的那盞“幻光琉璃燈”的仿製品沈錚進獻了圖紙,宮內匠人仿製)。
燈光映照著禦案另一側那份攤開的、來自南直隸的八百裡加急密報,以及旁邊托盤裡那兩錠刺眼的金元寶。
司禮監秉筆太監黃錦侍立一旁,屏息凝神,不敢打擾皇帝的靜修。
殿內檀香嫋嫋,寂靜無聲。
良久,嘉靖帝緩緩睜開雙眼,那雙平日裡常帶著幾分淡漠疏離的眸子,此刻卻銳利如刀鋒,落在密報之上。
他並未去看密報全文,隻是掃了一眼沈錚總結的要點,目光便久久定格在那“汪氏”、“影海眾”、“千裡鏡”、“刺殺試探”、“金錠賄買”等字眼上。
還有那兩錠帶著汪家標記的金元寶,在琉璃燈的光暈下,反射著冰冷而諷刺的光。
“嗬。”
一聲極輕的、聽不出喜怒的冷笑從皇帝喉間溢出。
他伸出手,用指尖輕輕點了點那密報上“影海眾”三個字。
“扶桑鬼寇…前元餘孽…疥癬之疾,也敢覬覦朕的千裡鏡?”
他的聲音平淡,卻讓一旁的黃錦下意識地將身子躬得更低。
指尖移開,又點在那“汪氏”二字之上。
“東南巨賈,世受國恩…吃著大明的飯,想著海外的天?”
最後,他的目光落在那“金錠”之上,語氣依舊平淡,卻帶著一種冰冷的重量:
“拿朕賞賜下去的錢,買朕的人,砸朕的鍋。”
“好得很。”
他沒有咆哮,沒有怒罵,但整個西暖閣的空氣仿佛瞬間被抽乾,壓抑得令人窒息。
黃錦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以頭觸地,不敢發聲。
嘉靖帝緩緩站起身,踱到窗前,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
良久,他淡淡開口,聲音如同冰片碎裂:
“擬旨。”
“一,汪氏父子,勾結海寇,窺探社稷利器,行刺皇差,罪同謀逆。著錦衣衛即刻鎖拿進京,查抄所有家產,一應黨羽,嚴懲不貸。”
“二,南直隸錦衣衛、刑部、按察司,協同辦案,徹查與汪氏、影海眾有牽連之所有官吏、商賈,無論涉及何人,一經查實,嚴懲不赦。”
“三,著總兵官俞大猷,加強沿海巡防,遇影海眾船隻,無需請旨,立地擊沉。”
“四,皇家玻璃製造局掌案陳啟,忠謹勤勉,獻寶有功,晉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正六品),仍總領製造局事,賞銀百兩,絹十匹。令其專心研製,早日將千裡鏡裝備軍旅。”
“五,將那盞燈,和這兩錠金子,給嚴嵩和徐階送去,讓他們也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