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徐光啟和李總旗,後院槐樹下短暫的閒適氣氛蕩然無存。陽光依舊和煦,陳啟明的心卻已沉靜下來,重新被緊迫感和危機感填滿。
他並未立刻返回工坊,而是踱步走向製造局內那間小小的藥房。這裡存放著一些常用的藥材和工匠們偶爾會用到的礦物原料。
“泡騰散”這個臨時起意的念頭,此刻卻顯得格外有吸引力。這不僅是一個可能帶來些許收益和點數的“小發明”,更是一個能讓他暫時從沉重的陰謀與壓力中抽離片刻的“玩具”,一個能讓他找回一點現代人創造樂趣的途徑。
藥房內光線昏暗,彌漫著各種草藥和礦物的混合氣味。陳啟明在幾個粗陶罐和木格間翻找著。
“酒石…硇砂…綠礬…嗯?這是…”他的手指在一個標著“酸漿水”的小罐前停下。揭開蓋子,一股淡淡的酸味飄出。他蘸了一點嘗了嘗,是稀釋的醋酸溶液。
“醋酸…酸性夠了,但液體不好處理。”他繼續尋找。
另一個小布袋裡裝著一些微帶黃色的半透明晶體,標簽模糊寫著“石膽?”。
陳啟明撚起一點,仔細觀察,又小心地用舌尖觸碰了一下,一股強烈的酸味立刻在舌尖炸開,讓他忍不住咧了咧嘴。
“檸檬酸?!或者是類似的天然果酸結晶?”他心中一動。這時代當然沒有純化的檸檬酸,但某些富含果酸的植物果實如酸橙、青梅)經風化或粗提煉,確實可能得到類似的酸性結晶。
他又在另一個罐子裡找到了一些白色粉末,標簽寫著“堿霜慎用)”。他小心地嗅了嗅,略帶刺激性,嘗之有澀感。
“大概是粗製的碳酸鉀或碳酸鈉…”他思忖著,“堿性物質也有了。”
原料粗陋,但原理相通。他取了一小撮“石膽”結晶,又取了一小撮“堿霜”,分彆用兩張油紙包好。
回到一間僻靜的小工坊,他找來兩個小瓷碗,一碗放入“石膽”粉末,加入少量溫水溶解,得到一杯清澈的酸性溶液。另一碗放入“堿霜”,同樣加水溶解,得到堿性溶液。
他深吸一口氣,將堿性溶液緩緩倒入酸性溶液中。
“嗤——”
一陣細微但清晰的氣泡聲立刻響起!碗中液體迅速翻騰起細密的泡沫,如同微型的沸騰!
“成了!”陳啟明眼中閃過孩童般的興奮光芒。雖然反應遠不如現代泡騰片劇烈,但這無疑證明了化學反應的存在!
他待反應平息,小心地嘗了嘗碗中剩餘的液體,味道鹹澀,略帶酸味,顯然是生成了某種鹽類和水,並釋放了二氧化碳。
“效果有,但口感太差,而且原料不純,劑量不好控製…”他摸著下巴,“得想辦法提純一下酸粉和堿粉,最好能做成固體粉末混合,方便取用。”
【成功驗證簡易酸堿發泡反應原理,完成一次小型技術複現與改良實踐,文明點數+3。當前點數:64。】
點數微薄,但帶來的成就感卻遠超預期。這種純粹的、小規模的創造樂趣,暫時驅散了他心頭的陰霾。
…
接下來的兩日,陳啟明一邊處理製造局的日常事務,督促傷兵營的消毒法推廣點數緩慢而穩定地+1、+2地回升著,當前點數:67),一邊抽空搗鼓他的“泡騰散”改良。
他嘗試用重結晶法提純“石膽”和“堿霜”,雖然效果有限,但得到的產品純度有所提升。他又嘗試將兩種提純後的粉末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入少量糖粉和極細的茶葉粉改善風味,然後用蜂蜜作為粘合劑,試圖將其搓成小丸曬乾。
試驗過程磕磕絆絆,好幾次混合不當提前反應,弄得滿手泡沫,或者做出的丸子硬如石子,但他樂此不疲。這簡單的化學實驗,成了他高壓下的減壓閥。
這日午後,他正對著又一鍋失敗的“泡騰丸”苦笑,趙小旗的身影再次出現在工坊門口,神色謹慎。
“大人。”
陳啟明立刻收斂了笑容,示意他進來,關上房門。
“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