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快馬,渾身浴血,衝入京師,直抵兵部衙門前,騎手力竭墜地,手中緊攥的軍報染滿塵埃。
“八百裡加急!薊鎮軍情!”
嘶啞的喊聲如同驚雷,炸破了京城的平靜。
兵部堂官接過軍報,隻一眼,便臉色煞白,踉蹌著衝向宮城。
…
未及正午,緊急軍報的內容已如野火般在朝堂重臣間傳開。
“薊鎮北路,喜峰口外,蒙古朵顏部萬餘騎寇邊!”
“烽燧儘燃,邊堡告急!”
“我軍倉促迎戰,火器頻發炸膛,弓弩力不能及,傷亡慘重!”
“遊擊將軍張威…戰死…”
“軍民退守遵化,情勢危急,懇請朝廷速發援兵,調撥軍械!”
消息傳入製造局時,陳啟明正在工坊裡,與老鐵匠探討淬火介質配比對撞針韌性的影響。
李總旗幾乎是跌撞著衝進來,氣喘籲籲,麵色驚惶。
“大人!不好了!北邊…北邊出大事了!”
陳啟明手中的鐵鉗“哐當”一聲落在鐵砧上。
“朵顏部…萬餘騎…火器炸膛…張將軍戰死…”
每一個詞都像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北疆烽火!將星隕落!軍械失靈!
…
片刻的死寂後,整個製造局如同被投入滾水的蟻巢,瞬間沸騰。
恐慌、震驚、憤怒、擔憂…各種情緒在工匠和軍士間蔓延。
“萬餘騎!這…這如何抵擋?”
“火器又炸膛!兵部的老爺們吃的什麼空餉!”
“張將軍那樣的好官都戰死了…”
“韃子會不會打到京城來啊…”
人人自危,議論紛紛。
…
陳啟明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從最初的震驚中冷靜下來。
他快步走回書房,鋪開地圖,目光死死盯住薊鎮北路、喜峰口、遵化一線。
局勢確實凶險。
朵顏部是蒙古諸部中較強的一支,此次大舉入寇,絕非尋常劫掠,恐有更大圖謀。
邊軍火器大規模炸膛,更是致命問題,絕非偶然。
這背後…
他眉頭緊鎖,隱隱感到一絲不安。
此事與“影海眾”、與朝中的暗流,是否有關聯?
…
午後,徐光啟匆匆趕來,麵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文遠,軍情想必已知曉。陛下震怒,已下旨嚴查兵部武庫司及軍器局,並命京營整軍備戰,隨時準備北上增援。”
“軍械…尤其是火器,乃當務之急!”徐光啟看向陳啟明,目光灼灼,“陛下有口諭:著製造局暫停他務,全力檢修、趕製軍械,以供邊需!工部、兵部相關人員,皆需配合!”
壓力,如山崩海嘯般壓來。
量產燧發槍的計劃被徹底打斷。
眼下最緊急的,是修複、製造那些或許落後,但必須可靠的現有軍械。
…
“下官,遵旨。”陳啟明沉聲應道。
他沒有絲毫猶豫。
國難當頭,個人恩怨與長遠計劃,都必須為迫在眉睫的國防讓路。
送走徐光啟,他立刻下令。
“李總旗!傳令!全局上下,自即刻起,停止一切試製項目!”
“所有工匠,按原有班組,全力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