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檢修庫內存放及京營送來的各類火銃、火炮,重點查驗藥室、銃管,剔除炸膛隱患!”
“二隊!全力打造箭簇、槍頭、腰刀,優先供應京營!”
“三隊!加緊配製火藥,製作鉛彈,確保供應!”
“告訴弟兄們,我們現在做的每一支箭,每一把刀,每一斤火藥,都關乎前線將士性命,關乎國家安危!不得有絲毫懈怠!”
“是!”李總旗轟然應諾,轉身飛奔傳令。
…
整個製造局瞬間轉換了節奏。
高爐依舊轟鳴,但煉出的鐵水不再用於實驗性的撞針,而是澆入熟悉的箭簇模具。
工棚裡,工匠們放下精細的卡尺,重新拿起熟悉的銼刀和錘子,叮叮當當地修複著布滿油汙的老舊火繩槍。
空氣中彌漫的不再是探索的焦慮,而是戰時特有的、凝重而高效的緊迫感。
陳啟明穿梭在各處工棚,親自查看進度。
他看到老鐵匠不再糾結於新鋼配比,而是憑借多年經驗,快速敲打出合格的槍頭。
他看到火藥匠人不再嘗試顆粒化,而是嚴格按古法,將硝、硫、炭仔細研磨拌勻,雖然緩慢,卻保證安全。
這是一種“倒退”,卻是一種必要的、可靠的倒退。
…
然而,在檢修那些從京營和武庫送來的火銃時,工匠們發現了更多觸目驚心的問題。
“大人!您看這銃管!內壁如此粗糙,甚至有砂眼!這如何能不炸膛?”
“還有這藥池!做工歪斜,閉氣不嚴,極易泄壓!”
“這些火銃,許多根本就是次品!甚至…像是故意做壞的!”
李總旗捧著幾支問題火銃,氣得雙手發抖。
陳啟明拿起一支,仔細查看銃管內部,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
這不是工藝落後,這近乎是…蓄意破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聯想到朝中的黑手,聯想到“影海眾”,一股寒意順著脊椎爬升。
若邊軍火器大規模失靈是人為所致…
那這場寇邊,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
…
夜幕降臨,製造局依舊燈火通明,爐火不熄。
陳啟明站在院子裡,聽著四麵八方傳來的忙碌聲響,望著北方的星空,久久無言。
個人恩怨、派係鬥爭,在國境線的烽火麵前,似乎變得渺小。
卻又因為這場烽火,而可能變得更加詭譎和危險。
…
深夜,書房。
他提筆寫下兩份奏報。
一份是呈送兵部和內閣的《製造局承接軍械事宜稟文》,詳細彙報當前生產進度與能力,並隱晦提及部分送檢火銃存在嚴重質量隱患,疑非工藝問題,提請徹查。
另一份是密奏,通過徐光啟的渠道直送禦前,更直接地陳述了對軍械質量人為破壞的懷疑,及其與邊患可能存在的關聯。
他必須提醒朝廷,既要禦外敵,也要清內鬼。
…
寫完奏報,他吹熄蠟燭,獨自坐在黑暗中。
北方的戰火,暫時壓製了朝中的暗鬥,卻也可能點燃一個更大的火藥桶。
製造局,和他自己,都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也感到一種奇異的平靜。
目標變得簡單而直接:為前線提供可靠的武器。
這或許,也是一個契機。
一個讓製造局、讓他的能力,真正進入帝國最高視野的契機。
窗外的打鐵聲,仿佛與遙遠邊關的戰鼓聲,隱隱應和。
…
喜歡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請大家收藏:()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