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入書房。
陳啟明放下手中的炭筆,長長舒了一口氣。
桌麵上鋪滿了厚厚一疊圖紙,上麵繪製著各種精巧的零件結構和傳動原理。
經過一夜的奮戰,第一台簡易腳踏式鏜銑一體機床的設計草圖終於完成。
雖然結構簡陋,遠遠達不到係統知識裡的精度要求,但已是當前製造局工藝水平下能夠實現的極限。
他活動了一下酸麻的手腕,眼中沒有絲毫疲憊,反而充滿了躍躍欲試的光芒。
理論已經完備,接下來就是將圖紙變為現實。
他拿起最核心的幾張圖紙,推門而出,直奔工坊。
工坊裡早已人聲鼎沸,工匠們正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
看到陳啟明進來,眾人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行禮。
“大人!”
陳啟明擺擺手,直接走到王鐵匠和李總旗麵前。
“王師傅,李總旗,立刻召集手藝最好的老師傅,我有緊要物件要打造。”
很快,五六名頭發花白、眼神銳利的老工匠被召集過來。
陳啟明將圖紙在桌上鋪開,指著上麵的結構開始講解。
“這是一種新式器械,我稱之為‘機床’。”
“其核心是通過腳踏驅動這個大輪盤,通過皮帶傳動,帶動這根主軸旋轉。”
“主軸前端需精密加工,用於安裝銼刀或鑽頭,可對金屬件進行切削、鏜孔、打磨。”
“各部件的尺寸和配合要求極高,尤其是主軸和軸承,必須儘可能光滑、同心,否則無法穩定運轉。”
工匠們圍攏過來,看著圖紙上那前所未見的結構,臉上都露出驚疑和困惑的神色。
“大人,這……此物有何用途?”王鐵匠忍不住問道。
“用途極大!”陳啟明語氣肯定,“若能製成,便可大幅提升零件加工精度和效率,尤其是燧發槍機內部那些需要精密配合的部件,不再完全依賴老師傅的手感打磨,可實現初步的標準化生產!”
標準化生產?
工匠們麵麵相覷,這個概念對他們來說還有些陌生和遙遠。
但聽到能提升精度和效率,尤其是關係到燧發槍的製造,眾人的神情立刻變得嚴肅起來。
“大人,這主軸要求如此之高,以我們目前的鐵料和手藝,恐怕難以達到……”一位老師傅皺著眉頭說道。
“無妨!”陳啟明早已料到這個問題,“我們先做出來,再不斷調試改進。第一步是讓它能動起來,能轉起來!”
“王師傅,你負責帶人鍛造主軸和主要支架,選用最好的鐵料,反複鍛打!”
“李師傅,你帶木工組製作底座和傳動輪盤,務必堅固平穩!”
“趙師傅,皮帶傳動部分交由你負責,選用韌性強、不易拉伸的皮革!”
陳啟明迅速分配任務,將圖紙拆解,讓每位工匠負責自己最擅長的部分。
工匠們雖然心中仍有疑慮,但看到陳啟明如此篤定,也都領命而去。
很快,工坊裡最優秀的工匠們被抽調出來,組成了一個臨時攻關小組。
爐火再次燃起,錘擊聲、鋸木聲、打磨聲此起彼伏。
陳啟明幾乎寸步不離地守在工坊裡,隨時解決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主軸鍛造不夠均勻?重新鍛打!
軸承配合太緊?手工打磨修正!
傳動皮帶打滑?調整張緊度!
過程遠比想象中艱難。
許多零件需要反複修改、調整,甚至推倒重來。
但沒有人抱怨。
工匠們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雖然不理解這個“機床”的真正價值,但他們從陳啟明的重視程度中感受到了此物的重要性。
三天後,在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和調整後,第一台簡易機床的各個部件終於製作完成,進入了最後的組裝階段。
工坊中央空出了一片區域。
沉重的木質底座穩穩放置在地麵上。
鐵製的主軸和軸承被小心翼翼地安裝到位。
巨大的腳踏驅動輪盤通過皮帶與主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