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明將那小塊泛著灰白光澤的金屬疙瘩緊緊攥在手中,快步返回製造局。
他的心跳微微加速,不是因為坊市可能的跟蹤,而是因為掌心這塊被稱為“白銅”的金屬。
鎳!
這可能是解決燧發槍撞針和機床主軸脆斷問題的關鍵!
一回到書房,他立刻緊閉房門,將那小塊金屬放在燈下仔細端詳。
刮去表麵的汙垢和氧化物,內裡露出銀白色的金屬光澤,質地堅硬,與他認知中的鎳特性極為相似。
量太少了,甚至不夠打造一枚完整的撞針。
但這是一個無比珍貴的開始,是零的突破!
他需要驗證這金屬的成分,更需要找到更多的來源。
他沉浸意識,溝通係統。
“係統,掃描分析手中金屬樣本的主要成分。”
【收到指令,開始物質成分掃描……】
【掃描完成。樣本主要成分:鎳ni)含量約72,銅cu)含量約25,雜質fe、s等)含量約3。】
【結論:一塊成分粗糙的鎳白銅合金。】
果然是鎳!而且含量很高!
陳啟明精神大振,立刻追問:“根據當前世界背景,檢索此類含鎳礦石或金屬錠最可能的來源地及獲取途徑。”
【信息不足,無法精確檢索。】
【基於現有地理知識庫推斷:高鎳礦藏多見於極北苦寒之地或海外孤島。當前時代背景下,少量鎳金屬或鎳白銅可能通過以下途徑流入:】
【1、西域或漠北商隊作為珍奇異物攜帶入境。】
【2、東南沿海海商從呂宋、暹羅乃至更遠的弗朗機人手中交易獲得,被視為無用廢料或誤認為是銀礦。】
【3、前朝遺留或礦監進獻的未被識彆的奇特礦樣。】
線索依然模糊,但至少指明了方向——西域、海商、礦監。
他需要更多人手去調查這些渠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利用好這僅有的一點寶貝。
他再次兌換。
“兌換【小型坩堝爐設計與高溫焦炭製備基礎】需80點)!”
“兌換【基礎合金熔煉與澆鑄安全要點】需50點)!”
【兌換成功。消耗文明點數130點。當前點數:41點。】
新的知識湧入,重點是如何建造一個小型高溫熔煉爐,以及如何將這塊鎳白銅與現有的鐵料進行熔合,嘗試煉製最初的鎳鋼。
點數再次見底,但他覺得值。
他立刻將王鐵匠和幾位核心工匠叫到密室。
沒有展示那小塊金屬,而是先鋪開了坩堝爐的設計圖。
“王師傅,立刻帶人,按此圖建造一座小熔爐,要求絕對保密,就建在槍械工坊的最裡間。”
“李師傅,你帶人挑選一批最好的精鐵料,鍛打成細條備用。”
“趙師傅,製備一批最上等的木炭,搗碎備用,我有大用。”
工匠們看著那結構奇特的爐子圖紙,雖然不明所以,但看到陳啟明異常嚴肅鄭重的表情,都意識到此事非同小可,紛紛凜然領命。
密室中,陳啟明才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小塊鎳白銅。
“此物,我稱之為‘秘銀’,極其珍稀,是提升鐵料韌性的關鍵。”他編了一個易於理解的名字,“我們將嘗試將其與精鐵熔合,煉製一種全新的堅鋼。”
工匠們圍攏過來,看著那小塊不起眼的金屬,臉上都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就這麼點小東西,能有如此神效?
陳啟明沒有過多解釋,親自監督指揮。
小型坩堝爐很快搭建起來。
精選的鐵料細條和那小塊被仔細切下一部分的鎳白銅被一同放入耐火的黏土坩堝中。
爐火點燃,使用的是特意製備的焦炭,鼓風機被改造到最大功率,猛烈地吹入空氣。
溫度迅速升高,遠超平日打鐵的爐溫,灼熱的氣浪讓周圍的工匠都感到皮膚發燙。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著那在烈火中逐漸變得通紅、繼而開始熔化的金屬。
陳啟明根據腦中的知識,仔細估算著溫度和熔煉時間。
當時機成熟,他親自用長鉗夾起坩堝,將熾紅的金屬液小心地澆注入事先準備好的砂型模具中。
模具裡,是一根撞針和一小段主軸的模樣。
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