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的成功提取,如同在陰霾中撕開一道亮光,讓製造局上下精神為之一振。
“點石成金”的神奇,不僅緩解了迫在眉睫的財務焦慮,更讓工匠們對主事大人天馬行空卻又總能奏效的奇思妙想,佩服得五體投地。
後院臨時搭建的土窯日夜不息,濃煙滾滾,刺鼻的氣味彌漫開來,卻成了眾人心中最安心的信號。
王鐵匠帶著徒弟們熱火朝天地擴大生產,趙郎中則一頭紮進傷藥配方的改良中。
陳啟明稍稍鬆了口氣,但並未放鬆警惕。
他知道,京營的暗流不會因此平息,自身的強大才是根本。
他將目光從爐火轉向了人。
燧發槍的量產瓶頸,不僅僅在於材料和工藝,更在於人才。
現有的工匠手藝純熟,但大多墨守成規,缺乏靈性和突破的勇氣。
他需要新鮮血液,需要能理解他超前思路、並能將其實現的得力助手。
這日,他照例巡視各工坊,走過槍械組裝區時,一陣激烈的爭吵聲吸引了他的注意。
隻見幾名老工匠正圍著一個年輕工匠,厲聲斥責。
那年輕人約莫二十出頭,麵容清瘦,身上沾滿油汙,此刻正梗著脖子,手裡緊緊攥著一個形狀古怪的燧石夾,爭辯道:“…為何不行?這般改動,分明更能夾緊燧石,擊發時不易鬆動!”
“胡鬨!”為首的老工匠怒道,“祖祖輩輩都是這個做法!你才吃了幾年飯?就敢擅自改動?弄壞了機括,耽誤了工期,你擔待得起嗎?!”
“可…可是…”年輕人急得臉通紅,“明明可以更好…”
“閉嘴!按原樣做!再敢胡來,滾出工坊!”
年輕人嘴唇翕動,最終低下頭,緊緊攥著那枚被他改良的零件,手指因用力而發白,眼中滿是不甘和委屈。
陳啟明停下腳步,目光落在那年輕人手中那枚結構略有不同、似乎增加了某種小小卡榫的燧石夾上。
“怎麼回事?”他開口問道。
眾人見主事大人到來,連忙行禮。
老工匠搶先告狀:“大人,這林二狗仗著識幾個字,整日胡思亂想,不按規程做事,胡亂改動零件,小的正教訓他!”
那叫林二狗的年輕人猛地抬頭,看到陳啟明,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卻依舊倔強地握緊手中的零件。
陳啟明沒有理會老工匠,徑直走到林二狗麵前,伸出手:“給我看看。”
林二狗遲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將那枚燧石夾放在陳啟明手中。
陳啟明仔細端詳。
這枚燧石夾在傳統的夾臂內側,巧妙地銼出了一道極細的凹槽和一個微小的彈性卡點。
思路非常清晰——利用金屬自身的彈性,在夾緊燧石時提供一個額外的咬合力,防止其在連續擊發中因震動而鬆動。
這是一個極其細微卻非常實用的改進!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和解決問題的巧妙思維!
“這是你想出來的?”陳啟明看向林二狗,目光銳利。
林二狗緊張地點點頭,聲音有些發顫:“是…小的見…見有好幾次啞火,都是因燧石鬆動所致,便想著…能否讓它夾得更牢些…小的知錯,不該擅自改動…”
“你沒錯。”陳啟明打斷他,語氣肯定,“想法很好。這凹槽的深淺和卡點的位置,你是怎麼確定的?”
林二狗見主事大人非但沒有責怪,反而詢問細節,頓時激動起來,語速飛快:“回大人,小的觀察了不同擊發次數後燧石的鬆動情況,又試了不同角度的銼刀,找了廢料試了十幾次,覺著這個深度和角度最能吃上力,又不會卡死…”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眼中閃爍著專注的光芒。
陳啟明心中暗暗驚訝。
這年輕人不僅敢想,更懂得觀察、假設、實驗、驗證這一套方法!這幾乎是現代工程學的雛形!
這是個被埋沒的天才!
“你讀過書?”陳啟明問道。
林二狗神色一黯:“家父原是村裡塾師,教小的認過些字,讀過幾本雜書…後來遭了災,爹娘都沒了,小的便來京城投奔叔父學手藝糊口…”
陳啟明點點頭,轉身對那目瞪口呆的老工匠和周圍眾人道:“從今日起,林二狗調離組裝組,獨立一室,配給他所需工具和廢料,允他專事琢磨燧發槍各機括的改進之策。一應所需,直接報於我知曉。”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老工匠更是急道:“大人!這…這不合規矩啊!他一個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