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之前對陳啟明頗有微詞的某些文官,也不得不承認,此子確有些“經世致用”的才乾。
製造局的名聲,因此悄然提升了一個台階。
更讓陳啟明意想不到的是,數日後,襄城伯李守錡竟派人送來了一份私函,信中除了肯定製造局的功勞外,還隱約提及,京營中此前一些關於製造局的“非議”,他已著人查清,乃“個彆將領受人蒙蔽,妄加揣測”,讓陳啟明不必掛懷,專心任事。
這無疑是一個強烈的信號,表明李守錡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並開始回護製造局。
陳啟明心中明白,這是這些“小物”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政治資本。
然而,就在這看似一切向好的氣氛中,李總旗帶來的另一則消息,卻讓陳啟明剛放鬆的心弦再次繃緊。
“大人,我們監視‘醉金樽’的人回報,這兩天,有幾個生麵孔出入頻繁,看舉止氣度,不像是商賈,倒像是…宮裡的人。”
“宮裡的人?”陳啟明眉頭一皺。
“是,雖然穿著便服,但那股子儀態和腔調,瞞不過老江湖的眼。而且,他們走後不久,我們就發現,之前盯著‘醉金樽’的幾路不明人馬,似乎都悄悄撤了。”
陳啟明心中一震。
宮裡的人出麵?其他勢力撤走?
這絕非尋常!
“醉金樽”背後的水,比想象中更深!竟然能牽動宮內的大璫有權勢的太監)?
鄭芝龍的勢力,竟然已經滲透到了大內?
還是說…這“醉金樽”本身,就與宮內某股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聯想到之前西山刺殺動用的軍弩,以及吳大有京營參將的身份…
陳啟明感到一股寒意從脊背升起。
他麵對的,恐怕不是一個簡單的鄭芝龍,而是一張覆蓋了東南海商、部分京營將領、乃至宮內宦官的巨大利益網絡!
自己製造局的這點動靜,或許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觸動了這張網上某些敏感的神經。
“風緊”的警告,言猶在耳。
看來,這陣風,不僅要吹動京營的旗,更要吹動紫禁城的簾了。
他必須更加小心謹慎。
這些小物帶來的些許安穩,恐怕隻是暴風雨來臨前短暫的平靜。
他吩咐李總旗:“加派人手,晝夜監視‘醉金樽’,但切記,隻可遠觀,絕不可靠近,更不可與之發生任何衝突!我要知道,還有哪些人進出那裡,尤其是官麵上的人。”
“是!末將明白!”
李總旗領命而去。
陳啟明走到窗前,望著皇城的方向,目光深邃。
小物已見大用,但前方的大勢,卻愈發波譎雲詭。
這盤棋,下的越來越大了。
喜歡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請大家收藏:()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