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有的名字,如同一聲驚雷,在營地的核心層中炸響。
最深的擔憂,化作了冰冷的現實。
那份繳獲的密信,雖然措辭謹慎,但“疑島位東南,有煙跡,似有聚落”這寥寥數語,已足以說明問題。
吳大有不僅知道了他們的存在,甚至已經大致鎖定了方位!
那名被俘的頭領,經過連夜審訊,在嚴刑之下,終於鬆口。
他自稱是受雇於閩浙一帶一個神秘船幫,奉命在東南海域搜尋可疑島嶼,重點留意是否有煙火、船隻或人工痕跡。
雇主出手闊綽,但身份極其隱秘,隻通過中間人下達指令。
他並未直接供出吳大有的名字,但其描述的雇主特征和行事風格,與吳大有麾下勢力的作風高度吻合。
“他們…不止派了我們一艘船。”頭領喘息著說道,“據我所知,至少有三四艘像我們這樣的快船,在這一片海域分頭搜索…我們失聯的消息,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其他船發現…”
審訊的結果,讓所有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敵人的偵察網,比他們想象的更嚴密。
這次雖然僥幸擒獲了一艘偵察船,但打草驚蛇,也意味著他們暴露的風險急劇增加。
“此地不宜久留!”海狼第一個提出建議,“吳大有既然已經起疑,下次來的,絕不會是小小的偵察船!很可能是大軍壓境!我們必須儘快撤離,另尋安身之所!”
這個提議,得到了不少人的讚同。
剛剛建立的營地,傾注了所有人的心血,但麵對即將到來的大軍,固守無異於以卵擊石。
“撤離?談何容易!”負責管理物資和人員的馮老憂心忡忡地反駁,“我們對此地周邊海域一無所知,倉促出海,風險更大!而且,這麼多人,這麼多物資,短時間內如何轉移?”
雷震也持謹慎態度:“我們的防禦工事初具雛形,又有新式火銃,未必沒有一戰之力。若是棄守,這數月心血毀於一旦,再想找這樣資源豐富的島嶼,恐怕難如登天。”
是棄是守,兩難抉擇。
最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陳啟明。
作為技術核心和屢次在危難中帶領大家找到出路的人,他的意見至關重要。
陳啟明沉默良久,目光掃過眾人焦慮的臉龐,最終落在營地方向那日夜不熄的爐火上。
“我們不能撤。”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一撤,人心就散了。這好不容易重新燃起的火種,可能就此熄滅。而且,正如馮老所說,茫茫大海,我們又能去哪裡?”
他頓了頓,繼續道:“但海狼的擔憂也有道理,死守硬拚,絕非上策。”
“那你的意思是?”海狼急問。
“以守為基,以戰促和,爭取時間!”陳啟明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我們要讓吳大有知道,這塊骨頭不好啃!即便他能拿下這裡,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讓他投鼠忌器,為我們爭取發展壯大的時間!”
“如何讓他投鼠忌器?”馮老追問。
“示敵以強!”陳啟明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們要打一場漂亮的防禦戰,不僅要守住,還要狠狠打擊來犯之敵,展示我們的實力和決心!同時…或許可以設法傳遞一些信息,讓他明白,消滅我們,對他未必是好事。”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陳啟明心中逐漸成型。
接下來的日子,整個營地進入了最高級彆的戰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