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提供的“初級基地規劃模塊”知識,如同在迷霧中點亮了一盞明燈。
它為陳啟明和整個團隊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希望不再是模糊的願景。
它化作了紙上具體的線條。
它變成了眾人心中明確的目標。
短暫的休整和狂喜過後,所有人都明白了一個事實。
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安營紮寨、建設基地,遠比在海上亡命奔逃需要更持久的毅力。
也需要更艱苦的付出。
陳啟明將那張凝聚了係統智慧的規劃草圖攤開。
他向所有核心成員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他指著圖紙上的標記,聲音沉穩而有力。
“諸位,這是我們未來的家園。”
“也是我們生存的根本。”
“建設分三步走。”
“首要,是解決生存和防禦,建立安全的立足點。”
“其次,是恢複和發展生產,實現自給自足。”
“最後,是向外探索,摸清周邊環境,尋找更多資源。”
“第一步,生存與防禦,是當務之急!”
雷震第一個響應。
他目光銳利地掃過圖紙上的防禦層級標記。
“了望塔必須最先建立!”
“沒有眼睛,我們就是瞎子。”
“我親自帶人,明天一早就上山。”
“選址搭建最高點的了望哨!”
司徒文補充道。
“不錯,了望哨是重中之重。”
“同時,營地的基本柵欄和壕溝也要同步開始。”
“婦孺和老弱留在臨時營地。”
“繼續修繕棚屋,挖掘排水溝,確保基本居住衛生。”
“青壯勞力全部投入防禦工事和探索。”
顧青則更關注長遠。
“防禦工事需要大量木材。”
“我建議組織專門的伐木隊。”
“按照規劃圖中標記的硬木區域進行砍伐。”
“既要滿足當前建設,也要開始儲備未來造船和製造器械的良材。”
“溪流的水力勘察也可以同步開始。”
“為工坊選址做準備。”
任務迅速分配下去。
第二天黎明,嘹亮的號角聲喚醒了沉睡的營地。
新的一天開始了。
緊張而有序的忙碌開始了。
雷震親自挑選了二十名最精乾、最擅長攀爬的護衛和獵戶。
他們帶著斧頭、繩索和乾糧。
向著島嶼中央最高的山脊進發。
山路崎嶇。
藤蔓密布。
毒蟲滋生。
每前進一步都十分艱難。
但每個人都清楚這項任務的重要性。
他們咬牙堅持著。
與此同時,在靠近港灣的營地外圍,另一場熱火朝天的勞動也在進行。
數百名青壯年在阿彪和幾位老工匠的指揮下,揮動斧頭和鋸子。
他們砍伐著規劃區域內的樹木。
巨大的樹木轟然倒下。
隨後被削去枝杈。
粗壯的樹乾被用來搭建營地的核心柵欄和了望塔的基座。
較細的則用於製作拒馬和柵欄。
婦女和老人也沒閒著。
她們用砍下的樹枝和寬大的樹葉加固棚屋的頂棚。
她們挖掘排水溝。
在營地內開辟出規整的小路。
並開始嘗試用黏土壘砌簡單的灶台。
孩子們則負責收集乾柴,送到炊事區。
整個營地,充滿了叮叮當當的敲打聲。
充滿了號子聲。
充滿了樹木倒下的轟鳴聲。
一片繁忙景象。
陳啟明和顧青則帶著幾個懂水利的工匠。
他們沿著那條奔湧的溪流向上遊勘探。
他們需要找到一處合適的落差點。
為未來的水力工坊選址。
係統的知識提供了原則。
但具體落實,還需要實地勘察。
“看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