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地的建設,如火如荼。
核心柵欄和議事棚的完工,鼓舞了人心。
在陳啟明規劃的藍圖上,各項工程,有條不紊。
雷震帶人,鞏固了中央山脊的了望主哨。
還在幾個關鍵山頭上,設立了輔哨。
用旗語和烽火,構建了一套預警網絡。
阿彪指揮的伐木隊,摸索出了方法。
硬木,用於關鍵結構。
軟木,用於日常消耗。
木材,開始有序堆積。
顧青帶著工匠們,在溪流落差點,打下了水輪基座的第一根樁。
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陳啟明心中的弦,始終緊繃。
荷蘭人的威脅,如同懸頂之劍。
基地的防禦,遠未成型。
與“逐浪人”總部的聯係,依然微弱。
他們像被困在群島中的孤舟。
這天下午,工地傳來急促鐘聲。
不是敵襲的警鐘。
是有情況的信號。
“有船!東北方向!”哨兵呐喊。
所有人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心臟,提到了嗓子眼。
是荷蘭人回來了?
還是吳大有的追兵?
雷震立刻帶上一隊火槍手,衝向海岸警戒點。
陳啟明和司徒文,迅速登上高處。
拿起望遠鏡,緊張地眺望。
海平麵上,出現了船隊的帆影。
三艘。
船型,有些眼熟。
“不是荷蘭夾板船!”司徒文觀察後說,“看帆裝,像中土的福船。但又有些不同。”
船隊行駛得很謹慎。
速度不快,在觀察島嶼。
“打信號!用逐浪人的聯絡信號!”陳啟明下令。
營地中央,升起了特殊的信號旗。
對方船隊,立刻做出了回應!
同樣升起了信號旗!
“是自己人!是組織的人!”司徒文的聲音激動。
壓抑的緊張,瞬間化為狂喜。
半個時辰後。
三艘中型帆船,小心穿過水道,駛入港灣。
船一靠岸,一名青衣勁裝的老者,率先跳下。
精神矍鑠,步伐穩健。
身後跟著一隊精乾的漢子。
“司徒先生!陳先生!雷統領!總算找到你們了!”老者快步上前,聲音洪亮。
“齊長老!”司徒文一眼認出。
來人是組織中外聯長老,齊雲深。
劫後重逢,激動之情,難以言表。
“齊長老,你們怎麼找到這裡?”陳啟明問出關鍵。
航線曲折,臨時改變航向。
組織理應很難精準定位。
齊長老捋須解釋。
“說來也巧。”
“總舵主派了數支搜索隊,沿可能航線尋找。”
“我們這隊,在更北邊搜索,一無所獲。”
“幾乎要放棄時,遇到了兩艘西夷快船。”
“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
“我們冒險跟蹤,發現他們在搜尋什麼。”
“後來設法俘獲一名落單水手。”
“逼問出,他們的分艦隊在東南搜尋‘擁有奇特火銃的明朝逃亡者’時吃了虧。”
“正在調集力量,準備報複。”
“我們據此判斷,你們可能就在這片海域。”
“於是抱著一試的心態,冒險深入搜尋。”
“根據洋流、風向,和偶爾發現的漂浮物,修正航向。”
“老天保佑,在這片群島發現了煙火信號。”
“又看到了我們的聯絡旗。”
“這才找到。”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