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散儘,海麵漂浮著焦黑的船骸和雜物,無聲地訴說著昨日戰鬥的慘烈。
勝利的歡呼早已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重而肅穆的氣氛。
“驚濤隊”的犧牲,像一塊巨石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趙四和那些熟悉的麵孔,再也不會歸來。
以命換來的勝利,滋味苦澀。
陳啟明站在新立的紀念碑前,碑上刻著所有為守衛望安島而犧牲者的名字。
海風吹過,帶著鹹澀,也帶著一絲悲壯。
“他們的血不會白流。”陳啟明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身後每一個人的耳中,“我們必須變得更強,強到無人敢犯,強到無需再讓弟兄們用性命去填!”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雷震、司徒文、顧青、齊長老等所有核心成員。
“危機沒有解除,隻是暫緩。朝廷中的敵人已亮出獠牙,與‘影海眾’勾結,下一次來襲,必將更加凶猛。”
“我們不能再被動防禦,必須擁有主動出擊、犁庭掃穴的力量!”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顧青身上。
“顧先生,我們的‘鐵火’,必須更快、更利!”
顧青深吸一口氣,重重點頭:“明白!水力錘鍛車間已穩定運行,鏜床精度達標。下一步,可以嘗試按照圖紙,攻克蒸汽機核心缸體的鑄造和鏜孔了!”
“需要什麼,全力支持!”陳啟明毫不猶豫。
整個望安島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速度,向最終的工業明珠——蒸汽機——發起了衝刺。
資源優先向工坊區傾斜。
最好的焦炭,最新冶煉的優質鋼材,最熟練的工匠,全部集中起來。
目標明確:鑄造出能夠承受高溫高壓的蒸汽機氣缸和活塞。
這是整個工業體係的心臟,也是最難啃的骨頭。
鑄造車間內,爐火日夜不息,映照著工匠們滿是汗水和煙灰的臉龐。
第一次澆鑄,失敗。
鋼水純度不夠,氣缸內壁出現沙眼和氣孔,成為廢品。
顧青帶著人連夜分析爐溫、配料比例,改進模具的透氣性。
第二次澆鑄,部分成功。
缸體成型,但經過初步鏜孔後,發現內壁仍有細微裂紋,強度不達標。
“冷卻速度!是冷卻速度不均勻導致的內應力裂紋!”一位老鑄工憑借經驗判斷。
他們改進了鑄模的保溫層,嘗試用預熱過的乾沙緩慢覆蓋鑄件,使其均勻冷卻。
第三次澆鑄,緊張得讓人窒息。
當通紅的鋼水緩緩注入巨大的砂模,當鑄件在嚴格控製下一點點冷卻,當最終拆開砂模,露出那個黝黑、粗糙卻結構完整的巨大氣缸毛坯時,所有工匠都屏住了呼吸。
接下來是關鍵一步——精密鏜孔。
需要在這個厚重的鋼製氣缸內部,鏜出一個光滑如鏡、尺寸精準的圓孔。
改良後的水力鏜床被連接到最大的水輪上。
特製的加長鏜刀被小心翼翼安裝固定。
隨著閘門提起,水流奔騰,通過複雜的齒輪組,將力量轉化為鏜杆穩定而強大的旋轉。
鏜刀緩緩刺入氣缸內壁,刺耳的金屬摩擦聲響起,灼熱的鐵屑被不斷排出。
這個過程持續了整整一天一夜。
顧青和幾位核心工匠寸步不離,時刻調整著進刀速度和冷卻液主要是油水混合物)的流量。
當鏜刀終於從氣缸另一端穿出時,所有人都圍了上去。
顧青顫抖著用手撫摸內壁,光滑平整!
他拿起精密量規,緩緩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