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燎原之火_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0章 燎原之火(1 / 2)

趙士楨等大才的投效,如同在滾燙的油鍋中滴入了一瓢清水,瞬間激發了劇烈的、良性的化學反應。

望安島的技術發展,進入了一個爆炸式增長的井噴期。

工坊區日夜燈火通明,敲打聲、鍛造聲、爭論聲、試驗成功的歡呼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趙士楨帶來的係統理論,與顧青團隊積累的豐富實踐經驗,產生了完美的互補和碰撞。

趙老憑借其對火藥燃燒機理、彈道學的深厚理解,與顧青等人一同改進了線膛槍的膛線纏距和彈頭形狀,使得射程和精度再上一個台階。

他對火炮內膛結構、閉鎖機製提出了數項大膽的改進方案,雖然短期內製造工藝難以完全實現,卻為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他那些曾被朝廷束之高閣的、關於連珠火銃、原始火箭彈乃至簡易瞄準具的奇思妙想,如今在望安島充裕的資源和支持下,得以走出圖紙,開始進行小心翼翼的實物驗證。

雖然失敗遠多於成功,但那種敢於想象、勇於嘗試的氛圍,極大地激發了整個工匠團隊的創造力。

幾位造船老師的加入,則讓“鎮海級”後續艦的設計建造少走了許多彎路。

他們巧妙地將福船的水密隔艙結構、廣船的穩定性與西洋帆船的帆裝設計、乃至俘獲的荷蘭戰艦的船體線型優點相結合,繪製出了更優秀、更適應遠海航行的混合船型圖紙。

新的船塢開始鋪設更大噸位的龍骨,目標是建造真正能遠航大洋、兼具火力與航速的蒸汽鐵肋木殼戰艦。

人才的彙聚效應持續發酵。

趙士楨這塊“金字招牌”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在接下來的數月裡,又有數批懷揣技藝的工匠、通曉數算的學者、甚至一位對海外物產頗有研究的老醫師,曆經艱辛輾轉來投。

望安島的人口持續增加,專業領域不斷拓寬。

陳啟明適時對管理機構進行了調整。

成立了以顧青、趙士楨為首,吸納各行業頂尖匠師組成的“匠作堂”,專司技術研發與標準製定。

設立了由司徒文、齊長老負責的“民政司”,管理日益增多的人口、物資、貿易與基礎建設。

雷震、阿彪則統領“戰備堂”,負責軍事訓練、防禦工事與新裝備的列裝整合。

一個結構清晰、運作高效的“海島政權”雛形,逐漸顯現。

這一日,陳啟明正在新的議事廳與眾人商議下一步的勘探計劃,一名哨兵急匆匆闖入。

“報!雷統領、阿彪統領艦隊返航!已至外海!”

眾人精神一振,立刻起身趕往碼頭。

時隔近三月,雷震和阿彪率領的遠征艦隊終於歸來。

艦隊規模似乎比出發時更龐大了一些,其中夾雜著幾艘樣式各異的俘獲船隻。

但不少戰船上都留下了戰鬥的痕跡,船體上有明顯的修補跡象和煙熏火燎的印記。

雷震和阿彪率先跳下船,兩人麵色疲憊,風塵仆仆,但眼神銳利,精神昂揚。

“情況如何?”陳啟明迎上前問道。

“幸不辱命!”雷震抱拳,聲音洪亮,“周邊海域,自東北至西南,三日航程內,凡有據點的海盜、與‘影海眾’有染的巢穴、以及兩個不服王化、屢次劫掠商旅的土人寨子,已全部掃清!”

阿彪補充道:“共擊沉、焚毀敵船十一艘,俘獲大小船隻七艘,繳獲兵器、財物若乾。拔除大小據點五處。負隅頑抗者,已就地正法。願降者,經甄彆,部分精壯已帶回,共計一百三十七人。其餘婦孺,已發放糧秣,遣散至荒島自生。”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凝重:“我軍陣亡十七人,傷四十五人,其中重傷八人。‘怒濤號’船體受損,需入塢大修。”

勝利的代價不容忽視。

但戰果亦是輝煌。

經此一役,望安島周邊海域為之一清,航路安全得到極大保障,勢力範圍得到實質性拓展。

那些俘獲和投降的人員,在經過嚴格審查和“教育”後,也將成為新的勞動力或兵源。

“辛苦了!將士們有功,撫恤厚葬,論功行賞!”陳啟明重重拍了拍兩人的肩膀,“先讓弟兄們好生休整!”

接下來的幾天,是緊張的戰後休整、論功行賞和消化戰利品。

與此同時,齊長老派出的勘探隊也傳回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在主島西北方約兩日航程的一串無人島礁區域,發現了儲量可觀、易於露天開采的優質煤炭和品位不錯的赤鐵礦!


最新小说: 八零小保姆嬌又欲,霍廠長抱著哄 我的天哪是充電寶大人 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 國內沒人要,皇馬把我當成寶 說了多少次不要叫我女神 英雄遺孤?請叫我律界狂徒! 豪門職場逆途 渣男跪地求,大佬摟腰寵 重生德意誌,從警察到魁首 全球災變:我在異界建立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