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享受著百官聚焦的目光,繼續道:“故而,臣耗時數載,廣納天下賢才三千於門下,殫精竭慮,博采眾家之長,去蕪存菁,融會貫通,終成此《呂氏春秋》!”
他一揮手,幾名相府屬官立刻抬著一套用錦緞包裹、裝幀極儘精美的《呂氏春秋》竹簡,小心翼翼地呈送到禦階之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書,”呂不韋的語氣變得更加莊重,他親自解開錦緞,撫摸著那光滑的竹簡,如同撫摸著自己的孩子,“乃臣與眾賢士之心血結晶。其內容,兼儒墨,合名法,包羅萬象,貫通天人!旨在為大王,為我大秦,提供一幅清晰無比、行之有效的治國宏圖,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統禦圭臬!”
他轉向嬴政,目光“殷切”而充滿“期許”,語氣近乎諄諄教誨:“願大王能深研此書,細細品讀,必能鑒往知來,明曉治亂興衰之道。若能領會其中精髓,日後垂拱而治,天下可定矣!”
他的話音剛落,身後那群以相府門客身份躋身朝堂的官員們,立刻如同排練好了一般,紛紛出列,爭先恐後地歌功頌德:
“相邦大人此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堪比古之聖賢!”
“《呂氏春秋》集百家之大成,實乃治國之寶典!大王得此書,如獲明燈指引!”
“相邦嘔心瀝血,為大王、為大秦奠定萬世之基業,此功此德,堪比周公輔政!”
頌聲如潮,幾乎要將大殿的穹頂淹沒。其他的朝臣,無論是真心歎服,還是懾於權勢,或是心懷不屑,此刻也都隻能隨大流地表示讚歎和欽佩。一時間,朝堂之上,幾乎成了對呂不韋個人的讚美大會。
而端坐於王座之上的嬴政,自始至終,麵色平靜。
他看著呂不韋那誌得意滿的模樣,聽著那震耳欲聾的頌揚,目光最後落在了被內侍捧到自己麵前的那套沉重、精美的《呂氏春秋》上。
竹簡散發著淡淡的楠木香和墨香,觸手冰涼而沉重。
他伸出手,輕輕撫過竹簡的表麵。那上麵雕刻著精致的紋路,代表著呂不韋無與倫比的財力、權力和……野心。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套書。
這是呂不韋向他,向整個秦國,乃至向天下人展示的一座文治豐碑!
這是呂不韋在炫耀其網絡天下英才的恐怖能力!
這更是呂不韋試圖在思想領域,也建立起絕對的權威,成為他嬴政精神上的導師,乃至最終的主宰!
《韓非子》教他,君主需獨掌權柄,包括思想的權柄。而呂不韋,此刻正將這思想的權柄,包裝在華美的“巨著”和“忠心”的外衣下,強塞到他的手中。
他抬起頭,迎向呂不韋那看似恭順、實則充滿掌控欲的目光,臉上依舊沒有任何波瀾,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
“仲父……辛苦了。”
然後,他示意內侍將這套沉甸甸的《呂氏春秋》收下。
沒有激動,沒有感激,也沒有明顯的抗拒。隻有一種深不見底的平靜。
然而,在他那平靜的外表之下,一股冷流正在湧動。他倒要看看,這部被吹捧到天上的《呂氏春秋》,這座呂不韋精心建造的文治豐碑,究竟是真金不怕火煉,還是……外強中乾的沙土之塔?
夜的帷幕即將落下,屬於他一個人的、對這部“寶典”的審判,才剛剛開始。
喜歡天下一帝秦始皇請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