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仲父的窘迫與野心的挫敗_天下一帝秦始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下一帝秦始皇 > 第76章 仲父的窘迫與野心的挫敗

第76章 仲父的窘迫與野心的挫敗(1 / 1)

嬴政那連珠炮似的、直指核心的質問,如同兩把淬了冰的利劍,不僅精準地命中了《呂氏春秋》理論體係上那難以自洽的“阿喀琉斯之踵”,更是在這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完成了一次無聲卻石破天驚的“弑神”之舉——弑的,是呂不韋剛剛試圖樹立起來的、不容置疑的文化權威之神!

朝堂之內,陷入了一種極其詭異的寂靜。那不是尋常的肅靜,而是一種混合了震驚、錯愕、恍然、乃至暗流湧動的死寂。空氣仿佛凝固了,連官員們呼吸的聲音都變得清晰可聞,卻又小心翼翼地壓抑著,生怕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平衡。

幾乎所有大臣,無論派係,心中都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位年僅十幾歲的少年秦王,他不僅真的去讀了那部浩繁的《呂氏春秋》——這本身就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他們以為大王隻是走個過場)——而且,他竟然讀得如此之深!理解得如此之透!更可怕的是,他居然有如此的膽魄和銳氣,敢在滿朝文武麵前,用如此犀利、如此不留情麵的邏輯詰難,去挑戰權勢滔天的“仲父”呂不韋!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讀後感”了,這分明是一場精心準備的思想論辯!而發起者,是那個他們一直以來或憐憫、或忽視、或僅僅視為象征符號的少年君王!

一些早就對呂不韋專權跋扈、結黨營私心存不滿的官員,如幾位宗室老臣和部分軍方將領,雖然麵上依舊不動聲色,低垂著眼瞼,但心中早已是拍案叫絕,暗自稱快!好啊!問得好!早就看呂不韋那套“博大精深”的幌子不順眼了!大王這一問,簡直是撕下了那層華麗的外衣,露出了裡麵混亂的填充物!讓他們憋屈了許久的悶氣,總算找到了一絲宣泄的出口。

而呂不韋一係的黨羽們,則是個個麵色發白,眼神慌亂,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鴨子,想要出聲為自己的主公辯解、維護那搖搖欲墜的“經典”權威,卻發現喉嚨像是被堵住了一般,一個字也吐不出來。因為大王問的,是邏輯,是道理,是那本書白紙黑字或者說竹簡黑字)寫著的、無法抹去的矛盾!任何蒼白的辯護,在此刻都隻會顯得更加可笑。

風暴眼的中心,呂不韋站在那裡,感覺腳下的金磚仿佛變成了燒紅的烙鐵。嬴政那兩句質問,如同兩個無形的耳光,狠狠扇在了他那張剛剛還誌得意滿的臉上。火辣辣的疼,不僅僅是難堪,更是一種權威被公然挑戰、根基被撼動所帶來的驚怒交加!

他臉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去,又因為極力的壓抑和羞憤而泛起一種不正常的青白。那慣常的、溫和而精明的笑容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嘴角微微抽搐著,顯示出他內心正經曆著何等劇烈的動蕩。

他千算萬算,算到了嬴政可能敷衍,可能沉默,甚至可能出於“孝心”和“敬畏”說幾句客套的讚揚。他唯獨沒有算到,這個他一手“教導”出來、看似一直處於他掌控之中的少年,會以這樣一種方式,在這樣一個場合,給予他如此致命的一擊!

“大王……大王所言……”呂不韋終於強行找回了自己的聲音,但那聲音失去了往日的沉穩洪亮,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乾澀和停頓。他大腦飛速運轉,試圖尋找化解之道。

“大王年少聰慧,思慮……思慮精深,能洞察書中深意,提出此等……此等見解,臣……臣心甚慰。”他先是習慣性地捧了一句,試圖緩和氣氛,維持自己作為“師者”的體麵,但這話在此刻聽起來,卻充滿了尷尬和無力。

然後,他試圖解釋,用他那套慣用的、看似圓融通達的辭令:“然,治國之道,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可窮儘。天地萬物,本就充滿矛盾與統一,此乃大道之玄妙。《呂氏春秋》融彙百家,正在於其‘包容’之精神,旨在取各派之長,避其所短,因時製宜,因地施策……”

他侃侃而談,說著“大道包容”、“矛盾統一”、“因時製宜”這些聽起來高深莫測的詞語,試圖將嬴政指出的“矛盾”解釋為一種更高層次的“辯證”和“智慧”。

然而,在嬴政那清晰無比、直指核心的邏輯麵前,這些解釋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如此避重就輕!就像一個人指著一鍋大雜燴說這是“融合菜係”的至高境界,卻無法解釋為什麼甜和辣、冰與火可以毫無原則地混在一起。

呂不韋無法承認,他編撰此書的根本目的,並非是為了追求一個理論上完美自洽的哲學體係,而是要借此彰顯他呂不韋網羅天下英才的能力、展現他超越諸子百家的文化野心,並最終確立他在思想上對秦王、對秦國的引導和掌控地位!理論的自洽?那在權力的需求麵前,是可以犧牲的!

他越是解釋,越是強調“包容”和“因時製宜”,就越是暴露其理論根基的虛浮和內在的混亂。朝堂上一些原本對《呂氏春秋》還抱有幾分好感的官員,此刻也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開始重新審視這部“巨著”的價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眼看著自己的解釋難以服眾,反而可能越描越黑,呂不韋心中一股戾氣升起。他知道,不能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了!否則,他辛苦營造的文化權威將徹底崩塌!

他猛地收住了話頭,臉色一沉,雖然依舊保持著躬身的姿態,但語氣中已經帶上了一種不容置疑的、以勢壓人的意味,強行結束了這場論辯:

“大王如今首要之務,乃是潛心學習,增長見識。此書乃集百家之精華,蘊含無窮智慧,非一時所能儘悟。大王日後年歲漸長,閱曆加深,自會慢慢體會其中之深意與妙用。今日朝會議事已久,此事……暫且到此為止吧。”

這話,看似勸學,實則是強行中止討論,用一種近乎蠻橫的態度,維持著自己搖搖欲墜的體麵和權威。意思是:你小孩子不懂,彆瞎問了,以後你就明白了!

說完,他甚至不等嬴政回應,便直接轉向其他官員,試圖將話題引向其他政務,仿佛剛才那場驚心動魄的思想交鋒從未發生過一般。

但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關於思想主導權的正麵衝突中,權勢滔天的相邦呂不韋,落了下風!他被年僅十幾歲的秦王問得啞口無言,理屈詞窮,最終隻能依靠身份和權勢,強行將這場論辯摁了下去!

嬴政沒有再追問。他看著呂不韋那強作鎮定、實則難掩窘迫的背影,隻是微微頷首,臉上依舊沒有什麼表情,淡淡地說了一句:“仲父……辛苦了。”

然後,他便沉默下去,恢複了之前那種靜觀其變的姿態。

然而,他那雙隱藏在旒冕之後的眼眸中,先前那自信與批判的光芒,並未因呂不韋的強行中止而有絲毫減弱,反而更加深邃,更加冰冷。他知道,他贏了。不是贏在權勢,而是贏在了道理,贏在了邏輯。他成功地在這座看似鐵板一塊的權力高牆上,鑿開了一道清晰的裂縫。

而對於呂不韋而言,這場朝堂問對,絕不隻是一次簡單的麵子受損。它像一盆冰水,將他從“文宗”、“仲父”的迷夢中徹底澆醒!

他意識到,嬴政,這個他親眼看著從趙國歸來、一點點長大的孩子,早已不是那個可以被他隨意塑造、用“仲父”身份和些許知識就能輕易掌控的稚子了。他有著極其頑固、極其獨立的思想,而且這種思想,與他呂不韋所推崇的、那種講究平衡、權變、帶有濃厚“雜家”色彩的理念,從根子上就格格不入,甚至尖銳對立!

嬴政信奉的,是韓非子那套冷酷、極端、追求絕對權力、強調君主獨尊的法家學說!這與《呂氏春秋》試圖調和、包容的路線,存在著根本性的衝突!

他試圖通過文化權威來引導、控製嬴政的企圖,在今日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的挫敗!這不僅意味著他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控製手段,更意味著,他未來將要麵對的,是一個思想獨立、意誌堅定、且對權力有著強烈渴望和清晰認知的君王!

一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深沉、都要強烈的忌憚,如同毒蛇般,在呂不韋的心底滋生、纏繞。他發現,自己或許從未真正了解過這個名義上的“兒子”和君主。

朝會在一片異樣的氣氛中結束了。百官們懷著複雜的心情躬身退下,許多人離開時,都忍不住用眼角的餘光,再次瞥了一眼王座上那個重新歸於沉默的少年身影。

呂不韋快步走出大殿,秋日的陽光照在他身上,他卻感覺不到絲毫暖意,隻有一股從心底蔓延開來的寒意。

他知道,有些事情,必須要重新評估,重新謀劃了。而那個遠在甘泉宮、如今與他利益深度捆綁的趙姬,以及那個被他親手提拔起來、似乎開始有些不安分的嫪毐,在這盤新的棋局中,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喜歡天下一帝秦始皇請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綜武修仙那些年 源氏反穿指南 異世之東西方神戰 修行一萬年我成曆劫工具人 天命之女?我可是天道 西遊:我唐僧,有選擇係統 青嵐玉途:重生空間引仙路 八零年代:說不出口的愛 重生70:空間與我同下鄉 回到七零有空間寵老公億點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