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縣衙律令 秦法下的新地吏民_天下一帝秦始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下一帝秦始皇 > 第127章 縣衙律令 秦法下的新地吏民

第127章 縣衙律令 秦法下的新地吏民(1 / 1)

就在東部邊境軍營那山呼海嘯般的“大秦萬年”聲浪,如同無形的戰鼓激勵著無數像黑夫、驚這樣的普通士兵,憧憬著用敵人首級換取爵位田宅之時,在秦國北方,一片剛剛被納入版圖不久的原趙國土地上,一種不同於戰場搏殺、卻同樣深刻影響著無數人命運的氛圍,正如同深秋的晨霧,籠罩著一座名為“閼與”的小縣城。

閼與城,曾是趙國抵禦秦軍的重要據點,經曆過戰火的洗禮,城牆上的箭痕和焦黑印記尚且新鮮。如今,城頭飄揚的已然是玄黑色的秦旗,街道上巡邏的也是身著黑色甲胄的秦軍士兵。但城中的居民,大多還是原來的趙人,他們穿著舊日的服飾,說著趙地的方言,眼神中混雜著對新統治者的畏懼、茫然,以及一絲難以完全磨滅的故國情懷。

縣衙坐落在城中心,原本趙國的官署風格還依稀可見,但門口懸掛的牌匾已然換成了標準的秦篆,門楣上也增添了代表秦國王權的玄鳥紋飾。這裡,便是秦法在這片新征服土地上最直接、最具體的執行終端。

這一日,並非集市,但縣衙前的空地上卻比往日聚集了更多的人。男女老幼,衣衫各異的百姓,被縣衙差役用不太客氣的吆喝聲驅趕著,聚集在一起。他們臉上大多帶著惴惴不安的神情,相互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猜測著這群“黑烏鴉”一些趙人私下對秦吏的稱呼)又要搞什麼名堂。

在人群前方,臨時搭起了一個簡陋的木台。台上站著幾個人。居中而坐的,是本縣的縣令,一個約莫四十歲上下、麵容嚴肅、眼神銳利的秦人。他姓王,據說是從關中調任而來,作風以強硬、刻板著稱。在他身後,站著兩名按著腰刀的秦軍兵士,麵無表情,如同兩尊雕塑。

而站在台前,直麵這些惶惑不安的趙地百姓的,是一個看起來約莫三十歲左右的年輕吏員。他穿著秦國低級吏員的皂色製服,頭戴法冠,身形略顯單薄,麵容帶著幾分書卷氣,但眉宇間卻鎖著一股化不開的憂鬱與掙紮。他叫荀義,本地人,原本是趙國治下閼與縣的一名小書吏,因通曉文墨、熟悉地方情況,在城破之後,經過簡單的“甄彆”和“訓誡”,被新朝留用,成為了秦國閼與縣衙的一名“令史”,負責文書、律令宣導等事務。

此刻,荀義手中捧著一卷沉甸甸的竹簡,那是剛剛從郡府快馬加鞭送來的、由廷尉府李斯主持修訂頒布的新版秦法條文摘要。他的任務,就是向這些大多不識字的故國鄉鄰,宣讀並解釋這些即將深刻改變他們生活的律令。

看著台下那一張張或熟悉、或陌生的、充滿疑慮和恐懼的麵孔,荀義的心中五味雜陳。這些人裡,有他曾經的鄰居,有他小時候常去買炊餅的老伯,甚至可能還有遠房的親戚。他理解他們的困惑,他們習慣了趙國相對鬆散或者說粗放)的治理方式,如今卻要麵對以細致、嚴苛、冷酷著稱的秦法。這種轉變,無異於一場生活的劇震。

但他沒有選擇。他穿上這身皂衣,戴上這頂法冠,領取了秦國的俸祿,就必須履行秦吏的職責。家族的生存,個人的前途,都係於此。他隻能將那份不忍與同情,深深埋藏在心底,努力讓自己的表情看起來像身後的縣令一樣嚴肅、冷漠。

“肅靜!”荀義清了清有些乾澀的嗓子,用帶著本地口音的雅言官方語言)高聲喝道。台下嘈雜的議論聲稍微平息了一些,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他和他手中的竹簡上。

“奉大王詔令,縣令諭示!”荀義展開竹簡,開始照本宣科,聲音儘量保持平穩,“自即日起,閼與縣並所有新地,皆需嚴格遵守《秦律》!凡我臣民,務必知曉謹記,如有違犯,嚴懲不貸!”

他首先宣讀的是關於戶籍管理的律條:“律曰:男子書年,女子書姓,生者著,死者削……四境之內,丈夫女子皆有名於版戶籍冊)……民欲徙居,需詣吏申請‘更籍’,不得擅遷!違者,罰為城旦春築城、舂米的苦役)!”

台下百姓聽得雲裡霧裡,但“不得擅遷”、“罰為城旦春”還是能聽懂的,頓時引起一陣小小的騷動。對於習慣了相對自由遷徙尤其是在戰亂時期)的他們來說,這無異於一道枷鎖。

緊接著是賦稅和徭役:“律曰:百姓居田舍,毋敢酤酒,田嗇夫、部佐謹禁禦之……收取戶賦、口賦,依令準時足額繳納,不得延誤、短缺!凡成年男子,需按規定服更卒、戍卒之役……”

賦稅徭役,各國皆有,但秦國的征收標準之嚴格、計算之精細、懲罰之嚴厲,是出了名的。人群中已經開始有人皺起眉頭,低聲咒罵。

隨後,荀義讀到了更具體、也更讓人匪夷所思的刑禁律條,這些細節充分體現了秦法試圖規範社會每一個角落的企圖:

“……棄灰於道者,刑!當眾鞭笞或臉上刺字)”

“同母異父相與奸,何論?棄市!死刑)”

“擅興奇器、異服者,罰二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誹謗朝廷、非議法令者,族!連坐家族)”

“……”

當讀到“棄灰於道者刑”時,台下終於忍不住爆發出一片難以置信的驚呼和議論!

“啥?倒個爐灰也要受刑?這……這還有沒有王法了!”

“俺們在自家門口倒灰礙著誰了?”

“這也管?秦人莫不是瘋了?”

荀義聽著鄉鄰們的抱怨,心中苦笑。這正是秦法與六國舊俗衝突最典型的地方。秦法追求絕對的秩序和潔淨包括象征意義上的),杜絕任何可能引發糾紛或“不雅”的行為,其思維邏輯與山東六國迥然不同。

他不得不提高音量,壓住下麵的騷動,並厲聲警告:“肅靜!律法如山,豈容爾等非議?!再者,爾等需知,秦法首重‘連坐’!什伍相連,保甲互監!一人犯法,同伍、同什、乃至鄰裡,若不告發,同罪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望爾等互相監督,好自為之!”

“連坐”二字,如同最寒冷的冰水,瞬間澆熄了大部分人的抱怨。互相監視告發?這豈不是要讓鄰裡親朋之間都互相提防,再無信任可言?一種更深的恐懼,在人群中蔓延開來。他們看著身邊的熟人,眼神都變得有些異樣。

看著台下百姓從最初的疑惑、不滿,到現在的恐懼、沉默,荀義心中沒有絲毫完成任務的輕鬆,反而更加沉重。他知道,從今天起,這座生他養他的小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徹底改變。秦法像一張無形卻無比堅韌的巨網,正緩緩落下,將每一個個體都牢牢束縛在既定的網格之中,秩序固然會建立,但那勃勃的生機與人情味,恐怕也將隨之窒息。

就在這時,縣令王大人似乎覺得荀義的宣讀還不夠有震懾力,他冷哼一聲,站起身來,走到台前。

恰好,幾名差役押著一個衣衫襤褸、麵色惶恐的中年農夫來到台下。

“稟縣令,”一名差役躬身道,“此人張五,上月被征發修葺驛道,逾期三日未至工所報到,按律當懲!”

王縣令目光冰冷地掃過那張五,又掃過台下噤若寒蟬的百姓,聲音如同鐵石相擊:“逾期三日?視同避役!依《徭律》,鞭笞二十!以儆效尤!”

“大人!大人饒命啊!”張五噗通跪地,磕頭如搗蒜,“小人家中老母病重,實在是脫不開身啊!求大人開恩!求大人開恩!”

“哼!”王縣令絲毫不為所動,“律法如山,豈容爾等以私廢公?!家有病母,為何不提前向鄉嗇夫稟明?既是逾期,便是有罪!行刑!”

兩名如狼似虎的差役立刻上前,將那張五按倒在地,扒下上衣,露出精瘦的脊背。執刑的差役掄起浸過水的皮鞭,毫不留情地抽了下去!

“啪!啪!啪!”

清脆而殘忍的鞭撻聲,在寂靜的縣衙前顯得格外刺耳。每一鞭下去,張五都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背上瞬間浮現出一道道血痕。台下的百姓們,有的不忍地閉上眼,有的嚇得臉色慘白,孩子們更是躲進了母親的懷裡瑟瑟發抖。

荀義站在台上,看著那熟悉的鄉鄰在皮鞭下痛苦掙紮,聽著那撕心裂肺的慘叫,隻覺得那鞭子仿佛也抽在了自己的心上。他緊緊攥著手中的竹簡,指節發白,隻能強迫自己移開目光,低下頭,默默地在手中的記錄冊上,用顫抖的筆跡記下:“某年某月某日,民張五,避役逾期,鞭二十。”

他感到一陣深深的無力與悲哀。這就是秦法,冷酷、高效、不容置疑。它確實能帶來秩序,但這種秩序,是以犧牲無數個體的溫情與靈活性為代價的。他這位昔日的趙地小吏,如今的新朝秦吏,就像是被卡在磨盤中間的豆子,既要忍受故土情懷的研磨,又要承受新朝律法的擠壓,幾乎要透不過氣來。

刑罰完畢,張五如同死狗般被拖了下去,地上隻留下幾滴暗紅的血跡和一片令人心悸的沉默。

王縣令滿意地看著台下百姓那驚恐順從的眼神,這才揮揮手:“法令已宣,各自歸家,仔細思量!若有違犯,方才那張五,便是榜樣!”

百姓們如蒙大赦,紛紛低著頭,腳步匆匆地散去,仿佛多留一刻都會惹禍上身。原本還有些人氣的縣衙前,瞬間變得冷冷清清。

荀義收拾好竹簡,向縣令行禮後,也默默地走下木台。他抬頭望了望閼與城灰蒙蒙的天空,感覺那無形的秦法之網,似乎也籠罩了整個天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他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隨著鹹陽宮那部戰爭機器的進一步開動,隨著更多像閼與這樣的新地被納入統治,這張巨網還將收得更緊,覆蓋得更廣。而他,以及這片土地上所有的吏民,都將在網中掙紮、適應,或者……被碾碎。

喜歡天下一帝秦始皇請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早知天下事,買儘世間田 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 驚!我在高武用煉妖壺修仙 重生1973:AI重構香江商業 退婚後,我是全球最強富二代 穿越後我靠略懂成了文娛 異能讓我成為職業釣魚佬 平庸的人逆襲了 我家後門通未來垃圾場 亮劍抗美援朝我李雲龍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