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韓非乘坐的牛車,在蕭瑟秋風中一路向北,懷著複雜心緒顛簸toards鹹陽之時,一騎快馬,如同離弦之箭,攜帶著足以讓整個秦國沸騰的消息,正沿著寬闊的馳道,以超越一切的速度,向著鹹陽宮的方向疾馳!
馬背上的信使,風塵仆仆,甲胄上還沾染著征塵,但他的臉上卻洋溢著無法抑製的激動與榮耀。他一邊奮力鞭策著口吐白沫的駿馬,一邊用已經沙啞的喉嚨,向著沿途所有試圖阻攔或詢問的人,發出那石破天驚的呐喊:
“大捷——!韓國已滅——!”
“大捷——!新鄭已下——!”
“韓王已降——!”
這呼喊聲,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瞬間點燃了從函穀關到鹹陽沿途所有聽聞此訊的秦人心中的狂喜!農夫扔下了鋤頭,工匠停下了鐵錘,商販忘記了叫賣……所有人都湧向馳道兩旁,看著那如風般掠過的信使,聽著那振奮人心的消息,隨即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大秦萬年!大王萬年!”
“滅了韓國!太好了!”
“我軍威武!”
消息如同野火,以比快馬更快的速度蔓延開來,整個關中大地都仿佛為之震顫!
當這匹承載著帝國首戰告捷榮耀的快馬,終於衝破鹹陽城門,沿著中央大道,一路毫無阻礙地直抵宮門,信使滾鞍下馬,幾乎是踉蹌著撲到宮前,用儘最後力氣將那封貼著三根雉羽、代表最高級彆捷報的密封銅管高高舉起時,整個鹹陽宮,仿佛被注入了沸騰的岩漿!
“報——!!!大王!前線大捷!內史騰將軍、王翦上將軍急報!我軍已攻克新鄭,韓王肉袒麵縛,銜璧牽羊,出城請降!韓國——已滅!!”
信使那嘶啞卻無比清晰的聲音,如同驚雷,炸響在鹹陽宮正殿那肅穆的穹頂之下!
原本正在進行的常規朝會,瞬間被這突如其來的狂喜所中斷、所淹沒!
“什麼?!韓國滅了?!”
“這麼快?!這才多少時日?!”
“天佑大秦!天佑大王啊!”
短暫的死寂之後,是如同山洪暴發般的喧嘩與激動!所有位列朝班的大臣,無論文武,無論派係,此刻都被這巨大的勝利消息所震撼,所鼓舞!他們相互對視,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喜悅,隨即紛紛轉向禦座方向,撩起袍袖,齊刷刷地躬身下拜,用最洪亮、最真摯的聲音高呼:
“臣等恭賀大王!東出首戰,一舉滅韓!揚我國威,震懾天下!此乃大王聖明,將士用命之功!大秦基業,必將萬世永昌!”
聲浪滾滾,充滿了揚眉吐氣的自豪感。東出戰略,這醞釀了多年,寄托了無數秦人夢想與野心的宏偉藍圖,其第一步,竟完成得如此乾淨利落,如此迅雷不及掩耳!這如何能不讓人欣喜若狂?
端坐於禦座之上的嬴政,在這一片喧囂的祝賀聲中,卻顯得異常平靜。他沒有立刻起身,也沒有放聲大笑。他隻是微微抬起手,示意殿內稍稍安靜。
一名內侍小跑著上前,恭敬地從信使手中接過那沉甸甸的銅管,檢查了封泥無誤後,小心翼翼地呈送到禦案之上。
嬴政伸出手,動作沉穩地打開銅管,取出裡麵由內史騰和王翦聯名簽署的捷報帛書。他的目光快速而專注地掃過上麵的每一個字:進軍路線、遭遇的抵抗寥寥數筆)、攻克新鄭的過程、韓王出降的細節、繳獲的圖籍府庫初步統計……
他看得非常仔細,臉上依舊沒有太大的表情波動,但若仔細觀察,會發現他那緊抿的嘴角,幾不可察地微微向上牽動了一下,勾勒出一絲冷峻而滿意的弧度。那雙深邃如同寒潭的眼眸中,也仿佛有火星濺入,驟然亮起,燃燒起一種名為“誌得意滿”的火焰。
“善。”
良久,他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捷報,隻吐出了這一個字。
但這一個字,卻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讓所有大臣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他的下文。
“內史騰、王翦,及所有參戰將士,用命得力,首戰功成!按《軍功爵律》,從優從速議定賞賜,不得延誤!”嬴政的聲音平穩而有力,開始了勝利後的賞功,“陣亡將士,厚加撫恤,錄其功,蔭其子!”
“臣等遵旨!”負責軍功爵祿和撫恤的官員連忙出列領命。
“韓國既滅,其地設為潁川郡!”嬴政繼續部署,思路清晰,“即刻選派得力乾員,赴韓地推行秦法,編戶齊民,安撫百姓,征調賦稅徭役!務必要使韓地,儘快化為我大秦穩固之疆土,東出之前沿!”
“臣等領命!”李斯及負責政務的官員躬身應道。
處理完這些常規的善後事宜,嬴政的目光落在了李斯身上,他看似隨意,實則蘊含深意地問了一句:
“李斯,韓地宗室俘虜,遷虜之事,進行得如何了?”
李斯立刻明白陛下所指,上前一步回道:“回陛下,依例正在進行。韓王安及其直係已啟程押往陳縣。其餘宗室貴族,亦分批遷往關中、巴蜀等地安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嬴政點了點頭,隨即,他仿佛不經意地,問出了那個他心中惦念已久的問題,語氣中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
“那……韓非呢?將至否?”
這個問題,讓李斯心中微微一凜,也讓一些細心的大臣感到了驚訝。陛下在歡慶滅國大捷之時,竟然如此關切一個韓國公子的行蹤?而且直呼其名,語氣中似乎帶著一種……期待?
李斯不敢怠慢,連忙回答:“據報,韓非已在押送來鹹陽途中,由專人護送,不日即將抵達。”
“嗯。”嬴政的臉上,那絲滿意的神色似乎更加明顯了一些,他甚至輕輕用手指敲擊了一下禦案,“此人,乃當世大才。其著作,朕已反複閱覽,深得其味。如此賢才,豈能埋沒於亡國之墟?朕,甚期待與之一見。”
這番話,清晰地表明,在嬴政心中,得到韓非這位思想巨匠的期待與喜悅,某種程度上,甚至不亞於滅韓的成功!這充分展現了這位年輕雄主的另一麵:他不僅要用武力征服土地,更要用思想、用人才來鞏固和構建他心目中的理想帝國。他對精神層麵、意識形態層麵的重視,與他進行軍事征服的決心同樣堅定!
滅韓的成功,如同推倒了第一塊關鍵的多米諾骨牌,產生了巨大的連鎖反應。它不僅為秦國增添了土地和人口,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種無可辯駁的方式,向天下宣告了秦軍的無敵威力和秦國東出決心的不可動搖!它極大地震懾了山東五國,尤其是那些還在醉生夢死或心存僥幸者。
同時,它也完美地驗證了尉繚“遠交近攻、分化離間”戰略的正確性,證明了李斯等人內部整頓、強化法令措施的有效性。整個秦國上下的信心,從未像此刻這般高漲!一種“天命在秦”的信念,在君臣心中油然而生。
嬴政緩緩站起身,再次走到那幅巨大的天下輿圖前。他的目光,如同兩把冰冷的刮刀,迅速掠過了剛剛被塗上玄黑色的、原屬韓國的區域,然後,毫不猶豫地、帶著更加強烈的侵略性,投向了北方——那片廣袤的、標注著“趙”字的土地。
趙國!這個曾經在長平之戰中與秦國結下血海深仇,如今雖顯頹勢,但底蘊猶存,且有名將李牧鎮守的北方強國,才是真正的硬骨頭,才是檢驗秦國是否真正具備一統天下能力的試金石!
首戰的輕鬆勝利,並未讓嬴政衝昏頭腦,反而激發了他更大的雄心與更強的警惕。他知道,接下來的對手,絕不會像韓國這般軟弱可欺。
朝堂之上的歡呼與喜慶氣氛尚未完全散去,但一種新的、更加凝重的戰意,已經開始在嬴政和核心重臣的心中醞釀。東出的號角已經吹響,並且取得了開門紅,接下來,該是啃硬骨頭的時候了。
而此刻,遠在趙國北境,那位被譽為趙國柱石的名將李牧,似乎也感應到了來自南方的、那越來越近的戰爭威脅,他麾下的邊軍,已然繃緊了神經。
喜歡天下一帝秦始皇請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