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銳氣逼人,代表著秦軍新一代將領的自信與魄力,他的方案高效、刺激,而且……很省錢省力!非常符合嬴政此刻誌得意滿、急於看到最終成果的心態。
連續碾壓式的勝利,確實讓嬴政生出了一種“秦軍不可戰勝”的輕敵情緒。他覺得,強大的楚國,或許真的已經外強中乾,不堪一擊了。李信的自信和“二十萬足矣”的論斷,如同一劑強心針,正中他下懷。
他終於笑了,那是屬於勝利者、俯瞰一切的微笑。他看向王翦,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調侃和……屬於年輕君王對老臣的某種微妙優越感:
“王將軍啊王將軍,”嬴政笑著搖了搖頭,“看來將軍確是年老矣,何其怯也!想當年將軍率軍攻趙伐燕,何其壯勇!如今麵對荊楚,竟需六十萬之眾?莫非真是歲月不饒人?”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李信,讚賞之意溢於言表:“李信將軍,果壯勇非凡,其言甚合朕意!楚地已如朽木,何須重錘?二十萬精兵,以雷霆之勢擊之,正當其時!”
這話一出,等於一錘定音!
王翦的身體微不可察地晃動了一下。他抬起眼簾,深深地看了嬴政一眼,那眼神複雜難明,有無奈,有失望,或許還有一絲早已預料到的了然。他沒有爭辯,也沒有憤怒,隻是緩緩地、極其鄭重地,對著禦座躬身一禮。
“老臣……年老體衰,近來頗感不適,恐難當伐楚之重任。懇請陛下,允準老臣……告老還鄉,歸隱頻陽,頤養天年。”
他的聲音平靜無波,卻帶著一種心灰意冷的決絕。
嬴政正在興頭上,見王翦主動請辭,雖然略感意外,但也覺得省去了安撫老臣的麻煩,便順水推舟道:“既然王將軍身體不適,朕亦不忍強求。準卿所請,歸養頻陽。賜金帛、田宅,以酬將軍往日之功。”
“謝陛下。”王翦再拜,然後緩緩直起身,轉身,步履略顯蹣跚地,在一片複雜的目光注視下,默默走出了鹹陽宮大殿。他的背影,在宏偉的宮殿映襯下,竟顯得有些蕭索。
沒有人知道,這位老將心中,是否已經預見到了那即將到來的、因輕敵冒進而導致的慘痛失敗。
“李信!蒙恬或蒙武)!”嬴政不再理會離去的老將,意氣風發地點將。
“末將在!”李信和另一位年輕將領可能是蒙恬或其父蒙武)激昂出列。
“命李信為主將,蒙恬為副,統兵二十萬,即日籌備,擇吉期南下伐楚!朕,在鹹陽等待爾等捷報!”
“末將遵旨!必不辱使命!”李信的聲音充滿了自信與激動。
朝會在一片對李信的期許和對勝利的憧憬中結束。
年輕的君王選擇了年輕的將領,選擇了銳意進取的方案。
老將的忠言被當成了怯懦,黯然離場。
帝國的戰車,在統一道路上的最後一個岔路口,選擇了那條看似捷徑、實則布滿了荊棘與陷阱的道路。
而在遙遠的南方,楚將項燕,或許已經嗅到了來自北方的殺氣,正在默默擦拭著他的長劍,準備迎接這場決定國運的生死之戰。
李信的二十萬大軍,即將踏上征途。
他們的銳氣,能像預期的那樣,輕易刺穿楚國的胸膛嗎?
答案,即將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揭曉。
喜歡天下一帝秦始皇請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