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緩緩走回禦座,卻沒有坐下。他背對著空蕩蕩的大殿,望著殿外鹹陽城灰暗的天空或許正如此刻他的心情)。
憤怒解決不了問題。帝王的責任,迫使他必須從個人情緒的泥沼中掙脫出來,麵對這前所未有的危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信之敗,後果極其嚴重!
首先,軍事上,二十萬生力軍的損失,對秦國的軍力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短期內難以彌補。楚國則士氣大振,項燕聲望如日中天,原本可以速戰速決的滅楚之戰,必將演變成一場更加艱苦、耗時更長的拉鋸戰。
其次,政治上,此敗極大地鼓舞了所有反秦勢力。那個在郢陳反叛的昌平君,會不會隻是一個開始?那些剛剛被征服、但內心並未完全臣服的韓、趙、魏故地,會不會因此蠢蠢欲動?甚至那個一直裝聾作啞、置身事外的齊國,態度會不會發生變化?
若不能迅速扭轉局麵,他辛辛苦苦奠定的大一統基業,可能真的會功虧一簣!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必須立刻采取行動!必須用一場更加輝煌、更加無可置疑的勝利,來洗刷這次的恥辱,來震懾所有潛在的敵人!
那麼,誰能擔此重任?誰能收拾這個爛攤子?誰能擊敗那個剛剛創造了奇跡的項燕?
一個名字,如同宿命般,浮現在他的腦海——王翦。
隻有王翦!那位被他斥為“老怯”、黯然歸隱頻陽的老將軍!隻有他那“非六十萬人不可”的穩妥到近乎笨拙的戰略,才有可能穩穩地壓垮項燕和楚國!
深夜召對:李斯的直言
嬴政沉默了很久,直到夜色籠罩了鹹陽宮。他終於開口,聲音沙啞而低沉:“傳,廷尉李斯。”
片刻之後,李斯匆匆入殿。他顯然也已經得知了敗訊,麵色凝重,步履比平時更加謹慎。他看了一眼滿地狼藉,心中了然,更加小心翼翼。
“臣,李斯,參見陛下。”
“平身。”嬴政的聲音依舊帶著疲憊,“李信敗了,你應該知道了。”
“臣……剛剛聽聞。”李斯謹慎地回答。
“說說看,如今之勢,該如何應對?”嬴政沒有轉身,依舊望著殿外的黑暗。
李斯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這是關鍵時刻,容不得半點含糊和私心。他整理了一下思緒,沉聲道:“陛下,李信之敗,確為憾事。然,當務之急,非追責懲處,而在迅速穩住局勢,重整旗鼓,以雷霆萬鈞之勢,挽回頹局,徹底平定荊楚!”
他頓了頓,觀察了一下嬴政的背影,見其沒有反應,便繼續道:“楚人新勝,氣焰正熾,項燕用兵老辣,非等閒可比。且昌平君反叛於後,楚地人心浮動。此刻,非以絕對優勢之兵力,行泰山壓頂之戰略,不足以摧垮其抵抗意誌,亦不足以震懾四方宵小。”
說到這裡,他停了下來,接下來的話,需要足夠的勇氣。
嬴政緩緩轉過身,目光如炬,盯著李斯:“依你之見,何人可當此任?需要多少兵力?”
李斯迎著嬴政的目光,知道無法回避,他深吸一口氣,一字一句地說道:“能穩操勝券,平定如此危局者,滿朝文武,唯有一人——老將軍王翦!而所需兵力……亦如王老將軍當初所言,非六十萬人不可!”
大殿內再次陷入死寂。
嬴政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李斯能感覺到,那平靜的表麵下,正翻湧著何等劇烈的波瀾。讓君王承認自己的錯誤,尤其是向一個被自己親自否定、並帶有譏諷意味地讓其退休的老臣低頭認錯,這無異於讓雄鷹自折羽翼,讓猛虎自斷爪牙!
這對嬴政那極度驕傲和自負的帝王心性,是前所未有的考驗和屈辱。
時間一點點流逝,殿內的燭火搖曳,映照著嬴政陰晴不定的臉龐。
李斯屏息靜氣,等待著皇帝的決斷。他知道,帝國的命運,就係於這沉默之後的下一道命令。
是繼續維護那脆弱的帝王尊嚴,任由局勢惡化?
還是放下身段,去完成那統一大業必須的、也是最艱難的一次請將?
嬴政的拳頭,在袖中悄然握緊,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喜歡天下一帝秦始皇請大家收藏:()天下一帝秦始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