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魏放下電話,立刻站起身,對在場的軍官命令道:
“將今晚所有的監控記錄,按規定流程進行封存處理。明天我再把這個情況彙報給軍區。”
說完,他不再停留,大步離開了監控室,將需要後續跟進的事務留給了副官。
侯明立刻開始執行指令。
基地的深夜,依舊籠罩在需要審慎平衡各方關係的複雜氛圍之中。
——
上午十點,吳魏在辦公桌上撥通了加密線路電話,聽筒裡傳來轉接的提示音。
“我是博岩基地負責人吳魏,請幫我接李上將!”
“好的,請稍等。”
片刻後,一個沉穩蒼老的聲音響起:“我是李慶業。”
“李上將,我部派去接應鄧國華先生兒子的小隊指揮官楊誌剛已返回基地。關於鄧炳的情況……”
吳魏用簡潔的語言,將楊誌剛彙報的情況客觀陳述了一遍。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隨即傳來指示:
“鄧先生兒子的事,由我親自與他溝通。楊誌剛的履曆我了解,是個好苗子。
這樣,先把他調到指揮部擔任閒職,低調處理。對外統一口徑,就說任務小隊未能接應到目標,途中遭遇重大損失。現在穩定壓倒一切。”
李上將頓了頓,語氣加重:
“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你們必須完成既定區域的幸存者搜救任務。軍區派出的運輸船會提前抵達接應。
核電站到備用糧倉的通道是生命線,必須不惜代價打通!彈藥方麵不必過分節省,首要任務是保障‘曙光之城’建設的電力供應,這是死命令!”
吳魏下意識地立正站好,儘管對方看不見:“是!保證完成任務!”
放下電話,吳魏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有了上層的明確指示,楊誌剛就不用再東躲西藏了,這讓他肩上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
與此同時,在距離軍事基地一百多公裡外的王家鎮。
鎮中學那棟三層辦公樓內,校長辦公室已被改造得麵目全非。
一個穿著半舊軍大衣、理著平頭、麵容精悍的中年男子坐在寬大的皮質座椅上,正對著一張手繪的區域地圖凝神思索。
他叫王川,是這片土地上近一百號幸存者事實上的掌控者。
末世前,王川並非等閒之輩。
他曾是沿海某大型工廠的生產主管,深諳管理和控製之道,也見識過權力的運作。
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資深的生存主義者,對末日論抱有執念,私下裡研究過大量關於災難生存、社區管理和基礎防禦的知識。
辭職回到湖西省老家承包糧食加工生意,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更方便地囤積物資,為想象中的“那一天”做準備。
病毒爆發時,他的準備派上了用場。
他迅速帶領家人和廠裡最信任的三十多名核心員工,利用緊鄰學校的便利,占領了這處易守難攻的據點。
學校有高牆,有獨立的水井,有足夠的空間,簡直是天然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