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飛改完了最後一道題,抬頭看了牆上的鐘。
離交卷還有一個半小時。
教室裡,大家還在低頭答題,很多人一半沒寫完。
孫文博還在苦思一道方劑加減的題,筆尖在幾個選項間移動。
夏飛站起來,直接走向講台。
他的腳步聲在教室裡挺明顯的。
劉主任正在台上看文件,見夏飛走過來,停下動作。
“交卷。”夏飛把卷子遞上去,聲音平靜。
劉主任接過卷子,下意識看了牆上的鐘一眼。
又盯了會兒夏飛,有些詫異,“你確定?”
“確定。”劉主任不再多問,在表上記下時間。
“1小時18分”這個數字讓他心裡一緊。
一個可能是草草寫完,一個可能是實力的體現。
夏飛走出教室時,大家的筆都停了。
不少人盯著這個實習生,琢磨他的底氣。
孫文博手裡的筆頓了一下,抬頭望著夏飛的背影,神色複雜。
提早交卷,總歸不是一般水平能做到的。
但題目難度很大,一般人很難提前完成。
教室氣氛一下子被打破,大家開始浮躁起來。
有幾個主治對視,各自心裡生起疑問。
實習生到底真有本事,還是裝樣子,沒有人能確定。
不管怎樣,這份試卷已經在他們心裡留了印象。
講台旁坐著省中醫藥大學的幾位退休教授。
他們的目光也落在劉主任手中的卷子上。
領頭的是白發的老錢教授,在中醫界名氣很高,培養學生無數。
這次他親自出題就是想再看看年輕醫生的水平。
錢教授接過試卷,戴上老花鏡,從頭看起。
開始時他神態平穩。
提前這麼多交卷,他原本以為卷子會做得不怎麼樣。
可繼續看下去,錢教授的眉頭逐漸舒展。
第一頁,全對。
第二頁,還是全對。
翻到第三頁,錢教授的手頓了頓。
那道關於治未病思想出處的題,他特意設了個陷阱。
很多人會下意識選擇扁鵲的典故,因為那是最早的實踐。
但題目問的是最早而且最係統,答案必須是《黃帝內經》。
這個考生選對了。
不僅選對了,還在旁邊空白處寫了一小段分析,清楚地解釋了為什麼扁鵲典故雖早。
但理論係統性不如《黃帝內經》。
錢教授的眼神亮了,繼續往下看,越看越覺得不可思議。
那道歸脾湯加減的題目,這個考生不僅選對了酸棗仁。
還在旁邊注明了為什麼不選遠誌、合歡皮和夜交藤的理由。
遠誌性溫燥,不適合心脾兩虛的患者。
合歡皮側重解鬱,不是這個證型的首選。
夜交藤雖然安神,但藥力相對溫和,不如酸棗仁直接。
這不是靠死記硬背能答出來的。
這是真正理解了方劑的配伍原理,懂得君臣佐使的關係,才能做到如此精準的分析。
錢教授把試卷往桌上一放,扭頭看向劉主任。
“這份卷子,是哪個考生的。”
劉主任低頭看了眼簽收表,“夏飛的。”
錢教授愣了愣,然後笑了,“好,好得很。”
他旁邊的另外兩位老教授也湊過來看,越看越驚訝。
“老錢,你這次出的題夠狠,我們幾個商量的時候,都覺得能拿到八十分就算優秀了,這份卷子怕是要滿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