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冉看著他那副有些受寵若驚的模樣,那雙總是帶著銳利和審視的眼睛裡,難得地流露出一絲溫和。
“快嗎?我不覺得。”
“夏飛,你要明白,協和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這裡彙聚了全國最頂尖的醫療人才,也麵對著全國最棘手的病例。”
“在這裡,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而比時間更寶貴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才。”
“你昨天在會議室和手術台上,已經證明了你的價值。”
“我給你特彆顧問的頭銜,不是為了給你壓力,而是為了給你權力,一個可以讓你自由發表意見,而不會被資曆和級彆所束縛的權力。”
陳墨冉的這番話,說得坦然而直接。
夏飛心中劇震。
他看著眼前的女人,腦海中忽然冒出一個有些不合時宜的念頭。
根據之前查到的資料,陳墨冉今年已經四十六歲了。
在這個年紀,許多醫生,哪怕身居高位,思維也難免會開始僵化。
會習慣於依賴過去的經驗和既定的規則,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會越來越低。
可是眼前的陳墨冉,完全沒有這種暮氣。
她的思維,比絕大多數年輕人還要敏銳,還要開放。
敢於打破常規,敢於在一個人身上壓下重注。
敢於為了一個天才的想法,去對抗整個體係的慣性。
這種心態,這種魄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大部分同齡的醫生。
甚至比許多銳意進取的年輕醫生,走得更遠,看得更透。
或許,認這樣一位老師,並不是一件壞事。
似乎是看穿了夏飛的心思,陳墨冉的語氣放緩了下來。
“當然,我也不是讓你現在就去獨當一麵。”
“張浩那樣的人,隻是擺在明麵上的,水麵之下,各種盤根錯節的關係和利益更多。”
“我給你這些名分,也是為了給你套上一層保護殼。”
“頂著我陳墨冉學生的名頭,又是我核心科研小組的成員,那些想找你麻煩的人,就得掂量掂量。”
“所以,你現在什麼都不用想。”
陳墨冉的目光帶著鼓勵:“在心內科的這幾個月,你就安下心來,好好學習,好好看。把這裡當成一個巨大的圖書館,儘可能地去吸收所有你想知道的知識,去接觸你想了解的病例。”
“你的青苗計劃輪轉周期是三個月對吧?”她像是想起了什麼,問道。
夏飛連忙點頭:“是的,老師。”
“嗯。”
陳墨冉點了點頭,“隻要你不捅出什麼重大的醫療事故,踏踏實實地學,三個月後,你就可以去下一個科室輪轉了。”
“協和的每一個科室,都有它的鎮科之寶,無論是技術還是專家,你都有機會去接觸。”
夏飛聽得心馳神往,心中的感激之情,更是無以複加。
陳墨冉這番話,看似隻是在介紹協和,實則是在用她的方式告訴夏飛。
她會利用自己的人脈和地位,為他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