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裡但凡傳出有人疑似陽性的消息,江引就嚇得渾身發顫。
疫情像場可怕的瘟疫,籠罩著每個人,也讓大家突然明白:活著已是最大的幸運。
江叮叮體質本就弱,她連門都不敢輕易開,總怕病毒順著門縫鑽進來傷了孩子。
每次看到女兒耳朵上那三顆小痣,心裡就湧起滿溢的母愛——隻要想到疫情可能威脅到孩子,她就怕得不行。
疫情之下,她常望著女兒在屋裡爬來爬去的小小身影,心裡冒出個念頭:要是能養隻小貓小狗陪孩子長大就好了,至少孩子不會這麼孤單。
可自從經曆過失去江小白的痛,她總忍不住放大擔憂,怕再次麵對失去,終究沒敢再養寵物。
好在疫情最嚴峻的日子裡,她和孩子所在的小區都平安無事。
媽媽嚴雪時常打電話來,還托運了n95口罩、消毒液和退熱用品。生死關頭,那些曾經在意的是非對錯,突然都變得微不足道了。
三月初,雲城解封,咖啡店房東免了到月底的租金,讓江引鬆了口氣。
更讓她暖心的是,疫情期間,江叮叮學會了喊“媽媽”,那咿咿呀呀的發音雖不清脆,卻是她聽過最動聽的聲音。
在疫情反反複複的日子裡,孩子漸漸長大了。到了上小班的年紀,報名那天,江引碰到個結婚早的老同學。
對方一見江叮叮,立刻露出喜愛的神情:“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呀?”
“我叫江叮叮。”
“呀,江叮叮長得真漂亮!”同學說著伸手想摸她的頭,江叮叮卻害羞地往江引身後躲了躲。江引看著女兒的小動作,心裡滿是寵溺。
過了幾天,那位同學突然拎著幾大包東西走進咖啡店:“江引,我給叮叮收拾了些衣服,好多還沒拆吊牌呢。孩子長得快,放著也是浪費。”
江引又驚又喜:“這太麻煩你了,真不好意思。”
“說啥呢,同學一場。”對方笑得爽朗。
從那以後,這位姐姐常來店裡,跟江引分享養娃經驗,細細講解孩子各階段的注意事項。
江引起初還有些防備,後來漸漸被她的真誠打動,也會主動說起江叮叮成長的趣事和煩惱。
江叮叮在幼兒園很快適應了新環境,聰明可愛的模樣很受老師和小朋友喜歡。
與此同時,“拾憶”咖啡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江引憑著精湛的手藝和用心經營,攢下了不少回頭客。
某天整理舊物時,江引翻到疫情期間拍的照片,看著照片裡那個在屋裡爬來爬去的小不點,突然感慨萬千。
那些艱難的日子不僅沒打垮她們,反而讓母女倆的心貼得更緊,也讓她們變得更堅強。
江叮叮上幼兒園後,性格越發討喜,膽子大得很,敢主動競選小組長,還總在學校活動中拿獎。
每天看著女兒興衝衝捧回來的小紅花,江引眼裡滿是自豪。
她知道,自己和女兒一起走過的這些日子,縱然布滿荊棘,卻步步都值得。
喜歡雲城以北請大家收藏:()雲城以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