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末的京北市。
某仁和醫院門診大廳,晚上十點,大廳裡不像白天那般人流如織。
這會兒除了急診區域有人往來,其他地方沒什麼人活動了。
江引又向上托了托懷裡的孩子,用額頭輕輕碰了碰江叮叮的臉蛋,感覺孩子臉上還是滾燙的,顯然還在發燒。
姑姑和姑父也在她身邊來回踱步,姑父楊遠說道:“我們這會兒買機票,明天一早就能趕回雲城。”
姑姑江雪梅白了姑父一眼,道:“在飛機上要是孩子出啥事了怎麼辦?”
他們在等一個電話,一個能幫小叮叮安排到床位的電話。
江雪梅來回走了幾圈後,用商量的口氣跟侄女說:“小引,要不,你給你媽媽打個電話,讓她幫忙問問其他醫院有沒有床位......”
“......”
江引沉默了許久,想把孩子遞給姑父抱會兒,可懷中的孩子始終摟著她的脖子不鬆手。
江叮叮眼睛緊閉,一張小臉紅撲撲的,額頭上還貼著一張退熱貼,用乾得起皮的小嘴嘟囔著:“媽媽,媽媽我想回家。”
姑姑見狀說道:“叮叮,奶奶抱好不好?你記不記得媽媽的手前天被刮傷了,讓奶奶抱好不好?”
懷裡的孩子這才鬆開箍得緊緊的雙臂,依依不舍地轉身撲進奶奶的懷裡。
姑父趕忙說道:“叮叮,喝口水好不好?”孩子不想說話,隻是一個勁地搖頭。
江引從衣服口袋裡掏出手機,在通訊錄裡查找備注為“媽媽”的電話號碼。
不到半分鐘,號碼便跳到手機的可撥打頁麵。
其實,即便不找,憑記憶她也不會忘了媽媽的電話,隻是這個電話於她而言,一直都是刻意回避的。江引始終沒有撥出媽媽的號碼。
這時,她的電話響起,她慌亂中接通電話,語氣中滿是期待與渴望:“喂,柯主任。”她的聲音有些顫抖。
“江引,剛才我跟一個學生打過電話,他所在的醫院床位沒那麼緊張,還有空位,你這邊馬上過去辦理住院手續。”
“好的,謝謝柯主任,這麼晚了還麻煩您!”她的語氣比接電話時緩和了不少。
“那行,我把他號碼發信息給你,你這會兒就過去。
還有,孩子得手足口病也不要太緊張,大概住個三四天院就沒啥大問題。”
“謝謝柯主任!真是太麻煩您了。”江引滿懷感激地向電話另一頭的柯主任道謝。
柯主任是江引奶奶前些年的主治醫生,當然,柯主任也是媽媽新任丈夫的人脈資源。
他人特彆好,奶奶當年在京北治病時,他幫了很多忙,儘管奶奶最後還是離世了。
在奶奶走後的這幾年,江引和姑姑逢年過節,仍會時不時寄些雲城特產給他,以表受助後的謝意。
這些特產,可比紅包更顯真情實意。
不大一會兒,江引打了個電話,對方知曉來意後很客氣。
江引表達了感謝,又問了對方醫院地址,便在手機上打車,往所說的醫院趕去。
估計是天色已晚,又或許是路況不太好,等車等了許久。
下午6點左右,江引和姑姑、姑父帶著江叮叮在一家川菜館吃飯。
江叮叮說她嘴巴痛,江引沒太在意,以為這是她又不想吃飯而找的借口。
後來姑姑喂飯的時候,發現江叮叮舌頭上有兩個潰瘍,又讓江叮叮張大嘴巴,才看到口腔裡也有紅色皰疹,再看手上也有紅色小斑點。
這時,大家才緊張起來,把原本晚些的行程改成了去醫院。
到了人民醫院,掛了兒科急診。經過一番檢查,醫生確診江叮叮是突發性手足口病,需要住院治療。
當江引去辦理住院手續時,卻被住院部告知暫時沒有空床位。
後來醫生先開了當天治療的處方,同時也通知他們去其他醫院看看。
江引近幾年來京北的時間不多,對京市的醫院也不太熟悉,之前的朋友最近也沒怎麼聯係。
後來她才想到柯主任,他是奶奶生前的主治醫生,醫德高尚、醫術精湛,他人也熱心
所以江引才主動麻煩他,看能不能介紹個醫院或者醫生,解決當下的燃眉之急。
至於姑姑江雪梅提到的媽媽,江引似乎不太想聯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