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不禁好奇,趙曉寧過得還好嗎?得知自己結婚生子,她會釋懷嗎?
嚴雪繼續說道:你小時候,我和你爸總吵架。後來你長大了,我們就儘量克製。每次看到他對著舊物發呆,我心裡就空落落的。你爸走後,我為什麼一定要離開老房子?因為那裡到處都是被忽視的青春。
她頓了頓,眼眶泛紅,後來我來京北工作,遇到了你趙叔叔。他尊重我、理解我。你奶奶生病時,是他四處奔走聯係專家。媽這輩子,雖然沒得到理想的愛情,但能遇到這樣的人,也算幸運。
江引也回憶起當年奶奶來京治病的情景。
在醫院的長廊裡,她曾看到許多人苦苦等待醫療資源,焦慮與疲憊寫在每個人臉上。
而她們,因為趙叔叔的幫忙,成了幸運的少數。
也許是後來媽媽幸運地遇到趙叔叔,她才漸漸明白感情的複雜。
人往往傾向於平視他人,同情弱勢群體,對在精神或物質上優越太多的人抱有戒心,不願相信其坦誠。
那些年,她也曾埋怨媽媽過早地在精神上拋棄爸爸。
“我從不在你麵前說你爸的不是,畢竟逝者為大。”
嚴雪繼續說道,“那些年我和你奶奶相處和睦,但是,她催著我們生二胎,而你爸又堅決反對,我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不過也從沒和奶奶紅過臉。婚姻啊,要是沒有雙向的喜歡,注定是一場煎熬。”
江引突然想到電影《無問西東》中,那個老師的妻子,她也是個悲劇人物,她的老公從不用她的杯子喝水。
電影初期,大家看到的都是老師老婆的無理取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曾經的她,也像那些片麵的群眾一樣,用不屑一顧的態度與媽媽對抗了很多年。
她覺得媽媽老是向往著外麵的世界,從來沒在爸爸身上多停留。多年以後,再聽到這些往事,她心中有些失落感。
她曾看過爸爸的藏書,有些書被爸爸用膠紙封過,好像是席慕蓉、餘秋雨他們的詩集。
那時,她想看,爸爸總說,那些是文言文,看不懂,主要是收藏用的。不過那些年,相比之下,她對言情小說更感興趣。
當媽媽今天說起這些,江引不再怪媽媽之前為何不說。
她明白,以自己當年的心智,根本不會聽媽媽對爸爸的“評價”,那些話在當年年輕氣盛的她看來,就是媽媽潑向爸爸的臟水。
那她呢?等她多年後向女兒說起孩子的爸爸時,會怎樣介紹自己當年愛過的人?或許也曾帶有恨意、夾帶著私怨……
不過現在,她都釋懷了,誰都不恨了。
她生了一個孩子,跟自己姓,孩子性格積極向上,也不怕事……這樣已經很好了。
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病房裡,母女倆的絮語仍在繼續。
那些被時光掩埋的委屈與釋然,在這一刻化作理解的紐帶,將兩顆心緊緊相連。
“那你,後麵有什麼打算?”嚴雪突然問道。
江引看著陰沉的天空,緩緩說道:“把江叮叮養大,讓她自由成長,隻要她本性善良,其它的我都不在意。”
說罷,她看向天空深處,冬天的天空,似是多雲。
喜歡雲城以北請大家收藏:()雲城以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