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這就對了嘛!倆孩子的好日子定下來,咱們就等著喝喜酒嘍。”
從李蘭家回來的第二天。
後院......
“先把這些破爛都清出去,該扔的扔,該賣的賣。”趙老太指揮著兒子,自己則拿起掃帚,一下下掃著地上的灰塵,嗆得她直咳嗽。
“這屋頂啥的都讓平安他倆收拾好了,隻不過這磚頭地,得再修補修補!”
她找來了村裡的泥水匠,把地麵重新鋪了,牆皮刷了塗料,門、窗也重新刷了油漆,特意選的棗紅色。
窗戶上還貼了層透亮的塑料紙,風一吹嘩啦啦響,倒有了點新氣象。
忙到傍晚,趙老太站在房門口,叉著腰打量著自己的成果:白牆亮窗,家具擺得整整齊齊。
娶親的日子選在十六,天還沒亮,趙老太家就熱鬨起來。
幫忙的鄰居搬桌子、搭棚子,廚子在院裡支起大鍋,燉肉的香味飄出老遠,引得村裡的孩子圍著灶台打轉,伸著脖子往裡瞅。
趙磊穿著身新買的中山裝,頭發梳得油亮,臉上帶著點緊張和興奮。
趙老太則忙著給幫忙的人遞煙倒水,嘴裡不停地念叨著:“都招呼好啊,彆怠慢了客人。”
東院的平安和秀玲這時也抱著孩子過來了。
“嬸子,秀玲她們來了,要不要給她們搬個凳子?”
趙老太皺了皺眉:“不用了,她們又不是沒長手,想坐自己搬。”
秀玲看趙老太那態度,心裡有點不是滋味,拉著平安站在角落裡,看著院裡的熱鬨,像個局外人。
趙老太其實並沒有通知他倆,趙磊今天結婚他還是聽鄰居說的。
平安起初不打算來,是秀玲一直勸他,要顧全大局!
轉眼間迎親的車隊到了,鑼鼓聲、鞭炮聲響成一片。
李蘭穿著紅嫁衣,蓋著紅蓋頭,被趙磊小心翼翼地扶著。
村裡的老人和孩子都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拜天地的時候,趙老太看著穿著紅嫁衣的李蘭,突然擺了擺手:“不用磕頭了,現在不興這個了,意思意思就行。”
敬茶的時候,趙老漢也沒有讓她洗杯子。李蘭端著茶杯,怯生生地喊了聲:“爹,娘。”
趙老太答應著,從兜裡掏出個紅包塞到李蘭手裡:“這是改口費,拿著,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秀玲站在角落裡看著這一切,悄悄拉著平安轉身回了家......
喜歡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請大家收藏:()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