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時鋼蛋給誌遠周圍的幾個老板散了一圈煙,說:“這是我兄弟,以後大家多照顧照顧啊。”
大家看到鋼蛋那滿身紋身,還有胳膊上的刀疤,都紛紛表態,一定好好照顧誌遠。
最後來的是蘇晴。
一天誌遠正在低頭研究新手機的功能,透過櫃台玻璃,看到前麵站著一個女人,抬頭一看,頓時一驚,是蘇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比記憶中消瘦了許多,但依然美麗。兩人對視良久,一時無言。
“聽說你開了店,我來看看。”蘇晴輕聲說。
誌遠擦了擦手,有些手足無措:“店裡亂,要不...去隔壁坐坐?”
誌遠讓鄰居幫著看會櫃台,和蘇晴兩人來到隔壁的小茶館。
誌遠把這幾年的事簡單回憶了一遍,蘇晴靜靜地聽著。
“對不起,”誌遠低下頭,“當年讓你失望了。”
蘇晴搖搖頭:“該說對不起的是我。那時候我太年輕,太在意彆人的眼光...”
蘇晴的眼圈紅了:“誌遠,我們...”
“都過去了。”誌遠打斷她,露出一個釋然的微笑,“我們現在都有各自的生活了。”
送走蘇晴後,誌遠站在店門口,望著川流不息的人群,心中百感交集。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錯過,就再也回不去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誌遠的生意越來越好。
這要歸功於他之前的一幫兄弟,特彆是黃毛和鋼蛋,要求手底下的兄弟隻要買手機、辦卡、哪怕貼個膜,都要去誌遠那。
誌遠找機會又租了一節櫃台,還找了個店員。秀玲和平安也終於可以喘口氣,不用那麼拚命了。
閒下來的時候,誌遠發現,好多人買了新手機,自己的舊手機都不知道怎麼處理,有好多人買了手機問誌遠要不要收自己的舊手機,或者是不是可以拿自己的舊手機加錢換新手機時,誌遠都給回絕了。
現在想想:二手機應該是個大趨勢,有些品牌手機新的特彆貴,有人買不起新的,買個性價比高的二手機一樣可以過過癮。
對於手機質量,有沒有維修,拆機這些基本的他現在倒是可以看出一二,可是這二手機回收的價格他卻搞不懂。
一天,商場裡來了個背包客,抄著一口廣東口音,進來就各個櫃台看,問有沒有二手機賣,有些櫃台裡有收來的二手機,都被這個人給打包了,當這個人走出商場後,誌遠立馬追了上去問道:
“你好大哥,請問你是收二手機的?”
“是的,你有?”中年男子應道。
“我是在商場專做二手機的,能不能留個聯係方式?以後有了手機我給你留著。”
“沒問題。”中年男子爽快答應。
誌遠假裝是個老手,突然問道:“老板,你這收的價格怎麼樣?之前我們商場有兩三個收二手機的,價格都很透明,他們都給我們一份報價單。”
“我這也有,給你一份,但是這個價格一個月左右就會變動一次,隻能作為參考,到時候有“硬貨”你可以給我打電話介紹手機成色,功能等,我來給你報價就是。”
“好的大哥,咱們第一次認識,我請你吃飯去。順便繼續交流交流。”
兩人一見如故,飯桌上誌遠又從這人嘴裡學到不少,特彆是一線品牌手機,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這些,還要分行貨和水貨。收的時候一定看仔細,然後從包裡拿出同樣的兩部手機,現場交誌遠區分。
回到店裡,誌遠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說乾就乾,不能等。
於是,他把新手機全部挪到店員那櫃台去賣,自己的櫃台重新立了塊牌子:“高價回收二手機。”
喜歡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請大家收藏:()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