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遠成了商場裡為數不多先吃到“蛋糕”的人。
當彆人還在為新手機的微薄利潤斤斤計較時,他已經靠回收二手機賺到了第一桶金。
他收的第一部二手機是一台諾基亞。那天,一個大學生模樣的男孩拿著手機猶豫不決地問:“老板,這個能收嗎?”
誌遠接過手機,像對待一件藝術品一樣,仔細檢查每一個細節。
先看外觀:機身有輕微劃痕,但整體成色不錯。
再查功能:他熟練地拆下電池,核對串號,裝上電池,開機、測試通話、檢查屏幕、按鍵、鈴聲……每一項都一絲不苟。
“這手機成色還行,就是劃痕有點多,我最多給你300。”誌遠報出了一個試探性的價格。
“老板,再加50吧,我這手機買的時候一千多呢,還挺新的。”男孩懇求道。
誌遠笑了笑,指著手機的劃痕說:“你看,這幾處劃痕很明顯。這樣吧,各退一步,我給你320,怎麼樣?”
男孩想了想,點頭同意了。
“這手機是你自己的吧?發票還在嗎?”
男孩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是我自己的,發票找不到了。”
“身份證帶了嗎?”誌遠學著其他人收手機的樣子問道。
“沒帶,我能背下身份證號。”
“那也行。”誌遠拿出記事本,認真登記了男孩的身份證信息,並讓他在收據上簽了字。
交易成功。誌遠當天就把這台諾基亞以650元的價格賣給了那個廣東背包客,一下就賺了330元!
初戰告捷,誌遠的信心大增。他開始主動出擊,見到人過來就在櫃台前吆喝:“高價回收二手機!”
他還推出了“以舊換新”的業務。
“哥,你這台舊手機我給你折價400,這部新手機本來賣1500,你隻需要補1100就行了,比你單獨買新手機劃算多了!”
這個模式讓顧客感覺自己的舊手機賣了高價,買新手機也撿了便宜,一時間吸引了大量顧客。
生意越來越好,誌遠的櫃台前總是人來人往。
然而,就在誌遠的生意如日中天的時候,危機悄然而至。
一天下午,商場裡突然來了幾位穿製服的警察。他們徑直走到誌遠的櫃台前。
“你是這家櫃台的老板嗎?”為首的警察問道。
“是的,我是。”誌遠心裡“咯噔”一下,但還是鎮定地回答。
警察指了指身後一個神色慌張的年輕人,說:“這個人說,他把一部偷來的手機賣給了你。現在失主找到了,我們需要核實一下。”
誌遠的腦子“嗡”的一聲,一片空白。
警察指著櫃台裡的一款愛立信t18二手機,對那個年輕人說:“是這一部嗎?”
年輕人怯怯地點了點頭。
誌遠的心沉到了穀底。他顫抖著手,把那台手機拿了出來。
不一會兒,警察帶來了失主。失主拿出購機發票,上麵清楚地印著手機的串號。警察打開手機電池蓋,核對無誤。
“你涉嫌收購贓物,請跟我們走一趟。”警察的聲音冰冷而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