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慢慢駛入車站,漫長的旅程結束,車廂裡頓時充滿了騷動,人們紛紛起身,收拾行李,準備下車。
誌遠和大麗也隨著人流下了車。
站台上人來人往,喧囂而忙碌。經過一夜的共處和那場意外的小插曲,兩人之間不再是最初的完全陌生,但也遠未到熟稔的地步。
“趙先生,這次真的非常感謝您。”大麗拖著行李箱,再次向誌遠道謝,臉上帶著真誠的笑容,“要不是您,我這次回家探親的開頭可就太糟心了。”
“彆客氣,大麗。叫我誌遠就行。”誌遠擺了擺手,語氣平和,“舉手之勞。你回家路上也注意安全。”
“嗯!你也是,誌遠哥。”大麗從善如流地改了稱呼,笑容更加明朗,“那我先去那邊坐公交車了。保持聯係!”
“保持聯係。”誌遠點了點頭。
大麗揮了揮手,拖著箱子,身影很快融入了湧動的人潮。
誌遠看著她離開的方向,心裡並沒有什麼特彆的波瀾,隻覺得這女孩挺大方,不扭捏。
他收回目光,提著簡單的行李,走向火車站的出口,他還要轉乘一列火車才能回到自己所在的縣城。
幾個小時後,誌遠終於踏進了自家手機店的門。
店員看到他回來,如釋重負,連忙彙報這幾天的情況。
誌遠放下行李,立刻投入了工作,那種熟悉的、被瑣事和責任填充的感覺又回來了。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從前的軌道。
隻是,偶爾在夜深人靜,或者店裡清閒下來的時候,誌遠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片遼闊的土地,想起紮西憨厚的笑容和熱烈的婚禮,也會……想起火車上那個叫大麗的女孩,想起她後怕又感激的眼神,和她那句“保持聯係”。
他們確實“保持”了聯係,但僅限於qq上偶爾的、淡淡的問候。
大多是大麗先發起。
“誌遠哥,店裡忙嗎?”附帶一個笑臉表情)
“這邊下雨了,你那邊天氣怎麼樣?”
“看到一張很美的照片,發給你看看。”
誌遠的回複通常很簡潔。
“還好。”
“晴天。”
“嗯,很漂亮。”
他並不是刻意冷淡,隻是性格使然,也覺得和這個僅有一麵之緣的女孩,並沒有太多可聊的。
大麗似乎也並不介意,依舊會隔三差五地發來一些問候或者分享,像一陣輕柔而持續的風,偶爾拂過他平靜或者說沉寂)的生活水麵,漾開一絲幾不可察的漣漪。
與此同時,蘇晴那邊,生活也的確如誌遠所“願”,恢複了正常,甚至可以說是平靜無波。
劉軍事件後,她在學校的處境反而更好了,無論是同事還是領導,對她都多了幾分尊重和客氣。
工作順心,父母安康,一切都顯得那麼按部就班。
隻是,她的心,卻無法真正地“平靜”下來。
誌遠那次雷霆萬鈞的出手相助,以及事後徹底的沉默,像兩個極端,同時刻在她心裡。
她感激他,更深感愧疚,同時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他們之間,真的已經隔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她嘗試著接受父母安排的相親,見過幾個條件不錯的男士,有的溫文爾雅,有的風趣幽默,但每次見麵,她總是不自覺地拿他們和誌遠比,比來比去,隻覺得索然無味,心裡那片空地,始終無人能夠填補。
她也都以“感覺不對”、“還想以工作為重”等理由婉拒了。父母無奈,也隻能由著她。
一天晚上,蘇晴批改完學生的作業,習慣性地點開了誌遠的qq空間。他的空間幾乎沒有什麼動態,一片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