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總在不經意間降臨。
鎮上的大集,總是熱鬨非凡。
一個秋高氣爽的上午,馬永貴提著籃子,想去買點種子和日用品。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他看到一個賣土布鞋墊的老太太,正費力地想將攤開的攤子卷起來,似乎是要收攤,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馬永貴是個熱心腸,見狀便上前搭了把手:“大妹子,我幫你。”
那老太太抬起頭,連聲道謝。
她看起來比馬永貴稍小幾歲,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穿著素淨但很乾淨,眉眼間帶著一種經曆過風霜後的平和。
她攤子上的鞋墊納得密實,花樣也樸實好看。
兩人一邊收著攤,一邊隨口聊了幾句。
馬永貴誇她鞋墊做得好,老太太笑著說:“自己瞎琢磨的,閒著也是閒著,換幾個零花錢。”
聊天中馬永貴得知她姓何,叫何玉芬,是隔壁鎮張家莊的,老伴走了十幾年了,孩子都在外地,也是一個人過。
簡單的交談,卻讓兩個孤獨的老人莫名感到一絲親切。
回去後,馬永貴和桂蘭說到了此事。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桂蘭又把這事告訴了杜安泰,杜安泰也不傻,自然明白馬永貴說這話的意思。
這種事他隻能“找秀玲”!
晚上,他來到秀玲家,表現得神神秘秘,秀玲問道:“大姐夫,你這是咋了,這麼神秘?有什麼事趕緊說。”
杜安泰似笑非笑的,想說又不知道怎麼開口。這可把平安和秀玲急壞了。
過了半天,杜安泰才調整過來:“我跟你們說啊,永貴哥早上去鎮上趕集遇到了位老太太,聽他跟桂蘭說,好像對那老太太有好感。”
“啊?”秀玲和平安都驚了。
“真的,我也是不知道怎麼辦,這不才來找你倆,你倆在這方麵可是有兩下子的!”
“哪個村的?知道嗎?”
“隔壁鎮張家莊的,趕集賣手工鞋墊的,聽說老伴早去世了,孩子們都在外地,家裡就她一個人了。”
“張家莊?”秀玲一愣。
“我們餐廳裡有個同事倒是張家莊的,我明天上班去打聽打聽,看她認識這個賣鞋墊的嗎。”
說來也巧,何玉芬,竟然真的和秀玲在學校的同事有點關係。而且還是她一家子的嬸子。
秀玲聽同事說起這位嬸子,人勤快,性子好,就是一個人孤單。
秀玲心裡一動,她沒有直接出麵,而是先跟馬桂蘭和杜安泰透了透氣。
馬桂蘭一聽,很是上心:“我大哥苦了半輩子,要是真能找個知冷知熱的人,那敢情好!”杜安泰也支持:“永貴哥人是真好,值得有個好伴兒。”
於是,趁著周末,恰巧又逢集,在秀玲和她同事“不經意”的安排下,馬永貴和何玉芬再一次“偶遇”了。